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562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伴随着手机行业的飞速发展,客户所需求的不仅仅是高解析度画面,还对手机外观有具体的要求,比如窄边框的液晶显示器,甚至无边框的液晶显示器。目前液晶显示器的边框极限可以做到0.8;原有的通过远离光源端框体设置卡槽与增光片设置凸耳的卡合限位方式,很容易产生顶部边缘亮线现象,降低可视区的光学显示品质,同时也会在震动等机械实验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增光片移位,不利于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有效的解决了增光片移位以及顶部亮线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FPC(3)、增光片(2)、双面胶,增光片(2)设于导光板的上端,FPC(3)设于导光板的上端及增光片(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增光片(2)光源侧短边的两侧设有两个凸耳(21),FPC(3)两侧设有可容纳对应凸耳(21)的卡槽(31)。
[0006]优选的,所述凸耳(21)外侧边与所述增光片(2)长边重合。
[0007]优选的,所述凸耳(21)的宽度小于光源(4)与框体(I)之间的最小距离。
[0008]优选的,所述凸耳(21)与所述的卡槽(31)形状一致,所述凸耳(21)的形状不定。
[0009]优选的,所述卡槽(31)的深度小于光源(4)至增光片(2)之间的距离。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FPC与框体设置卡槽及增光片的凸耳共同对增光片卡位,同时增加双面胶对FPC和增光片产生粘贴固定作用,有效的改善窄边框卡位漏光、运输和震动等机械实验过程中增光移位及边缘亮线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FPC(3)、增光片(2)、双面胶,增光片(2)设于导光板的上端,FPC(3)设于导光板的上端及增光片(2)的一侧,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A的局部放大图,由图2可知,增光片(2)光源(4)侧短边的两侧设有两个凸耳(21),FPC(3)两侧设有可容纳对应凸耳(21)的卡槽(31)0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凸耳(21)外侧边与所述增光片(2)长边重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凸耳(21)的宽度小于光源(4)与框体(I)之间的最小距离。
[0017]进一步的,所述凸耳(21)与所述的卡槽(31)形状一致,所述凸耳(21)的形状不定。
[0018]进一步的,所述卡槽(31)的深度小于光源(4)至增光片(2)之间的距离。
[0019]本实施中,所述凸耳与所述卡槽的形状均为矩形,所述双面胶覆盖所述FPC及所述FPC卡槽部分,通过凸耳与卡槽的配合进行增光片限位,同时双面胶进行粘贴固定,避免增光片移位的可能,同时,由于固定结构设置在光源端靠近发光区,双面胶内侧,属于可视区范围之外从根源上避免了可视区亮线问题。
[0020]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及结构,但本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FPC(3)、增光片(2)、双面胶,增光片(2)设于导光板的上端,FPC(3)设于导光板的上端及增光片(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增光片(2)光源侧短边的两侧设有两个凸耳(21),FPC(3)两侧设有可容纳对应凸耳(21)的卡槽(31),所述双面胶覆盖所述FPC( 3)及FPC卡槽(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21)外侧边与所述增光片(2)长边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21)的宽度小于光源(4)与框体(I)之间的最小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21)与所述的卡槽(31)形状一致,所述凸耳(21)的形状不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1)的深度小于光源(4)至增光片(2)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体(1)、导光板、FPC(3)、增光片(2)、双面胶、光源(4),增光片(2)设于导光板的上端,其光源侧短边的两侧设有两个凸耳(21),FPC(3)设于导光板的上端及增光片(2)有凸耳(21)的一侧,所述FPC(3)还设有可容纳两个凸耳(21)的卡槽(31),双面胶设于FPC(3)的上端并覆盖所述卡槽(31)及凸耳(2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槽(31)对增光片的卡位以及双面胶对FPC和增光片的粘贴固定作用,有效的改善窄边框卡位漏光、运输和震动等机械实验过程中增光移位及边缘亮线等问题。
【IPC分类】G02F1/1333, G02F1/13357, G02F1/1335
【公开号】CN205247016
【申请号】CN201521045392
【发明人】刘柱军, 徐小康
【申请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