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94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配光图案切换为例如近光束用配光图案(会车用配光图案)和远光
束用配光图案(行驶用配光图案)并向车辆前方照射的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用前照灯以往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60414号公报)。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进行说明。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支架、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支架上的可动反射器、安装在支架上的光源、以及使可动反射器倾斜运动的螺线管。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作用进行说明。若点亮光源,且驱动螺线管而使可动反射器倾斜运动,则切换为会车光束和行驶光束。 而且,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构成为可动反射器通过板簧的作用不会向前后摇晃。这样,在这种车辆用前照灯中,需要可动反射器对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的的耐震性(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需要可动反射器的耐震性。 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是具备托架、分别可旋转地保持在托架上的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固定保持在托架上的光源、以及使第一可动反射器和第二可动反射器同步地分别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而切换配光图案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保持在托架上的驱动源;以及在托架中相对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及光源保持在侧方的位置,而且设在驱动源与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之间,并且将在驱动源中产生的驱动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使第一可动反射器和第二可动反射器分别反方向旋转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另外,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可动反射器的质量与第二可动反射器的质量相等或大致相等,从第一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与从第二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或大致相等。 而且,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源和驱动力传递机构的连接部与托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在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或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的状态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停止的场合,使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返回到第一位置。 另外,本发明(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驱动装置的驱动源借助于托架直接固定保持在散热部件上。
而且,本发明(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可动反射器或第二可动反射器的
任意一个为虚拟部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通过驱动驱动装置,使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从而能够切换配光图案。 而且,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若车辆行驶时的振动作用于第一
反射器及第二反射器,从而在第一反射器及第二反射器上产生某一方向的加速度,则在使
第一可动反射器和第二可动反射器分别向反方向旋转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中,各个反方向的
力作用而相互抵消,使第一可动反射器和第二可动反射器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本发明(方
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第一反射器及第二反射器的耐震性高,第一反射器及第二
反射器的耐久性高。 另外,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第一可动反射器的质量和第二可动反射器的质量相等或大致相等,而且从第一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与从第二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或大致相等,因此在驱动力传递机构中分别反方向作用的力相等或大致相等,能够相互完全或大致完全抵消。由此,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第一反射器及第二反射器的耐震性更高,第一反射器及第二反射器的耐久性更高。 还有,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在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或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的状态时,若驱动装置的驱动停止,则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返回第一位置。因此,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失效保护功能。例如,在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时,得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另一方面,在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时,得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的场合,能够从远光束用配光图案切换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 而且,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将复位弹簧设在相对第一可动反
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及光源保持在侧方的位置上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侧,而且设在托架与
驱动装置之间,所以复位弹簧的弹力不会直接作用于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
因此,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对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
不会施加复位弹簧的弹力的偏离的负载,因此在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上难以
产生扭曲等歪斜,其结果,难以产生配光的变化,由此能高精度地控制配光。 还有,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源和驱动
力传递机构的连接部与托架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因此能够对驱动装置的驱动源和驱动力传
递机构的连接部直接作用复位弹簧的弹力(复位转矩)。由此,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
车辆用前照灯能够用复位弹簧的较小的弹力(复位转矩)借助于驱动力传递机构使第一可
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自动返回到第一位置,所以能够实现复位弹簧的小型轻量化。 而且,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将复位弹簧设在托架与驱动
装置之间,所以能够将复位弹簧配置在从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的旋转保持位
置远离的位置上。由此,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能够使第一可动反射器
及第二可动反射器的旋转保持位置的构造体变小,由此能够提高美观。 另外,本发明(方案4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驱动装置的驱动源借助于托架直接固定保持在散热部件上,因此能够将在驱动源驱动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部件向外部放射(散热)。由此,本发明(方案4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其驱动装置的驱动源的耐热性提高,驱动装置的驱动源的耐久性提高。
而且,本发明(方案5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通过将第一可动反射器或第二可动反射器的任意一个作为虚拟部件,在第一可动反射器或第二可动反射器的任意另一个上设置反射面即可。因此,本发明(方案5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使可动反射器的反射面的配光设计和配光控制变得简单。


图1表示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例,是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固定反射器、托架、散热部件及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主要部分
的立体图。 图8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0是同样表示上侧可动反射器及下侧可动反射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光路的图9中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光路的图10中的XII-XII线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半导体型光源的能量分布的图9中的XI-XI线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半导体型光源的能量分布的图10中的XII-XII线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省略了上侧可动反射器、下侧可动反射器及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
立体图。 图16是同样表示省略了上侧可动反射器、下侧可动反射器及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中的XVII-XVII线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发光芯片的中心与反射面的基准焦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说明立体图。 图19是同样表示发光芯片的中心与反射面的基准焦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说明俯视图。 图20是表示设置由第四区段构成的第一反射面及由第五区段构成的第二反射面
5的范围的说明主视图。 图21是表示在反射面的点PI得到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在反射面的点P2、 P3得到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在反射面的点P4、 P5得到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在由第四区段构成的第一反射面得到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组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在由第五区段构成的第二反射面得到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组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具有倾斜截止线和水平截止线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远光束用配光图案的说明图。
图中 1-车辆用前照灯,2U-上侧反射面,2D-下侧反射面,3-固定反射器,4_发光芯片,U-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D-下侧半导体型光源,6-托架,7-散热部件,8-窗部,9-无反射面,10-基板,11-密封树脂部件,12U-上侧反射面(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12D-下侧反射面(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13U-上侧可动反射器(第一可动反射器,)13D-下侧可动反射器(第二可动反射器),14-驱动装置,15-马达(驱动源),16-驱动力传递机构,17-透孔,18-檐部,19-复位用的弹簧,21-第一区段(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22-第二区段(近光束用反射面,第三反射面),23-第三区段(近光束用反射面,第三反射面),24-第四区段(近光束用反射面,第一反射面),25-第五区段(近光束用反射面,第二反射面),26-第六区段(近光束用反射面,第三反射面),27-第七区段(近光束用反射面,第三反射面),28-第八区段(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29-第九区段(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20-第十区段(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30-中托架,31-上托架,32-下托架,33-容纳孔,34-容纳开口部,35-支撑部,36-容纳开口部,37-支撑部,38-旋转轴,39-轴承,40-小齿轮,41-齿条,42U-上侧正齿轮,420-下侧正齿轮,43-小齿轮的旋转轴,44-驱动轴,45-后侧部分的圆棒部,46-中间部分的圆棒部,47-第一齿条部,48-第二齿条部,49-齿条轴承,50-止动机构,5卜止动部,52-第一接触部,53-第二接触部,E-拐点,CLl-倾斜截止线,CL2-水平截止线,LP-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1-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案,HP1-第一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2-第二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3-第三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L-HR-屏幕的左右水平线,VU-VD-屏幕的上下垂直线,0-成为点对称的点,01-发光芯片的中心,F-固定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基准焦点,Fl-可动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基准焦点,X-水平轴,Y-铅直轴,Z-固定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基准光轴,Z7-可动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基准光轴,Pl-第四区段与第五区段的边界,P2-第三区段与第四区段的边界,P3-第五区段与第六区段的边界,P4-第二区段与第三区段的边界,P5-第六区段与第七区段的边界,Il-边界Pl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12-边界P2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13-边界P3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14-边界P4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15-边界P5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Zl-从发光芯片的中心经度角为±40°以内的范围,Z2-发光芯片的能量分布的范围,Z3-高能量的范围,Z4-根据第一反射面的配光范围,Z5-根据第二反射面的配光范围,Z6-根据第三反射面的配光范围,Ll-用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放射的光,L2-用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反射的反射光,L3-用近光束用反射面反射的反射光,L4-用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反射的反射光,L5-用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反射的反射
6光,A-上侧可动反射器的旋转方向,B-下侧可动反射器的旋转方向,C-上侧可动反射器的旋转方向,D-下侧可动反射器的旋转方向,G-齿条的移动方向,H-齿条的移动方向,MU-上侧可动反射器的重心,MD-下侧可动反射器的重心,RU-从上侧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RD-从下侧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例。而且,通过该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在附图中,标记"VU-VD"表示屏幕的上下垂直线。标记"HL-HR"表示平面的左右水平线。图24、图25是表示用电脑模拟得到的屏幕上的发光芯片的反射图像组的说明图。另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的范围中,"上、下、前、后、左、右"是将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安装在车辆(汽车)上时的车辆的"上、下、前、后、左、右"。另外,在图15、图16、图17中,为了明确发明的结构,省略了上侧可动发射机13U、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及驱动装置14的图示。而且,在图7、图8、图9、图10中,省略了散热部件7的翅片形状的图示。
实施例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中,标记1是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汽车用前照灯)。上述车辆用前照灯1切换图26所示的会车用配光图案(近光束用配光图案)、即以拐点E为界在行驶车线侧(左侧)具有倾斜截止线且在相对车线侧(右侧)具有水平截止线CL2的近光束(口 一 e — A )用配光图案LP和图27所示的行驶用配光图案(远光束用配光图案)、即第一远光束(八< e — ^ )用配光图案HP1、第二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2、第三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3及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1并向车辆前方照射。而且,上述倾斜截止线CL1与屏幕的水平线HL-HR所成的角度大约为15° 。
上述车辆用前照灯1包括具有由抛物线系的自由曲面(NURBS曲面)构成的上侧反射面2U及下侧反射面2D的固定反射器3 ;具有同样由抛物线系的自由曲面(NURBS曲面)构成的上侧反射面12U的上侧可动反射器(第一可动反射器)13U及具有下侧反射面12D的下侧可动反射器(第二可动反射器)13D ;具有平面矩形形状(平面长方形)的发光芯片4的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 ;托架6 (壳体);散热部件7 ;驱动
装置14 ;以及未图示的灯壳体及灯透镜(例如,透明的外透镜等)。 上述托架6形成具有上固定面和下固定面的板形状。上述托架6例如由热导率高的树脂部件或金属部件构成。上述散热部件7形成在上部具有上固定面的梯形形状,而且,从中间部直到下部呈翅片形状。上述散热部件7例如由热导率高的树脂部件或金属部件构成。 上述固定反射器3、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上述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上述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上述托架6、上述散热部件7及上述驱动装置14构成灯单元。即,上述固定反射器3固定保持在上述托架6上。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绕水平轴X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托架6上。上述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固定保持在上述托架6的上固定面。上述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固定保持在上述托架6的下固定面。上述托架6固定保持在上述散热部件7的上固定面。上述驱动装置14固定保持在上述托架6及上述散热部件7的上固定面。 上述灯单元3、5U、5D、6、7、13U、13D、14例如借助于光轴调整机构配置在由上述灯壳体及上述灯透镜划分的灯室内。而且,在上述灯室内,除了上述灯单元3、 5U、 5D、6、 7、 13U、13DU4以外,有时还配置有雾灯、汽车转向灯、标识灯、方向指示灯等其他灯单元。
如图l所示,上述托架6由中托架30、上托架31、下托架32构成。在上述中托架30的中央设有容纳孔33。在上述上托架31的中央到前侧的部分,设有容纳开口部34。在上述上托架31的前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反U字形状的支撑部35。在上述下托架32的中央到前侧的部分设有容纳开口部36。在上述下托架32的前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U字形状的支撑部37。 上述托架6的上述中托架30、上述上托架31和上述下托架32相互层叠并固定保持在上述散热部件7的上固定面。在上述中托架30的上固定面和下固定面上,分别固定保持上述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和上述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 在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左右两侧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左右两侧,沿上述水平轴X方向一体地分别设有旋转轴38。上述旋转轴38借助于轴承39分别绕水平轴X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上托架31的上述支撑部35及上述下托架32的上述支撑部37上。其结果,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绕水平轴X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托架6上。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质量与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质量相等或大致相等。而且,从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重心MU到旋转中心X的距离RU与从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重心MD到旋转中心(水平轴X)的距离RD相等或大致相等。 上述驱动装置14如图1 图6所示,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5、驱动力传递机构16以及可动反射器复位用的弹簧19。上述马达15例如使用带刷CD马达、无刷DC马达、步进马达等。上述马达15容纳保持在上述托架6、即上述中托架30的上述容纳孔33、上述上托架31的上述容纳开口部34及上述下托架32的上述容纳开口部36中,且直接固定保持在上述散热部件7的上固定面上。由此,能够将在上述马达15通电时产生的热用上述散热部件7向外部放射(散热)。 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6保持在上述托架6之中相对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上述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及上述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侧方(在该例子中为右侧)的位置上。而且,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6设在上述马达15与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之间。 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6使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相对上述托架6,绕上述水平轴X在第一位置(图1、图2、图4、图7、图9、图11、图13所示的状态的位置)与第二位置(图3、图5、图8、图10、图12、图14所示的状态的位置)之间旋转。而且,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6将在上述马达15中产生的旋转力(驱动力、转矩)分别传递给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使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和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分别向反方向旋转。即,如图2所示,在使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和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旋转时,使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向箭头A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另一方面,使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向箭头B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如图3所示,在使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和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时,使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向箭头C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另一方面,使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向箭头D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6包括小齿轮40、齿条41、上侧正齿轮(直齿圆柱齿轮)42U 及下侧正齿轮(直齿圆柱齿轮)42D。在上述小齿轮40上固定旋转轴43。上述小齿轮40 的旋转轴43同心上固定在上述马达15的驱动轴(旋转轴)44上。而且,上述上侧正齿轮 42U、上述下侧正齿轮42D分别固定在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 右侧的旋转轴38上。 上述齿条41包括后侧部分的圆棒部45、中间部分的圆棒部46、设在上述后侧部分 的圆棒部45和上述中间部分的圆棒部46之间的上面上的第一齿条部47、以及设在前侧部 分的上下两面上的第二齿条部48。上述齿条41借助于齿条轴承49保持在上述托架6上。 即,上述齿条41的上述后侧部分的圆棒部45及上述中央部分的圆棒部46不能旋转且向图 2及图4中的箭头G方向及图3及图5中的箭头H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上述齿条轴承49 上。上述齿条轴承49用于限制上述齿条41的运动,而且减轻摩擦负载。另外,上述齿条的 移动方向G、H与正交于上述水平轴X的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上侧反射面2U、上述下侧 反射面2D的基准光轴(虚拟光轴)Z及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上述上侧反射面12U、上 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上述下侧反射面12D的基准光轴(虚拟光轴)Z7平行。
在上述托架6与上述驱动装置14之间,设有将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 侧可动反射器13D制动在上述第一位置及上述第二位置的止动机构50。上述止动机构50 包括一体地设在上述齿条41的后端部的止动部51、一体地设在上述中托架30上的上述第 一位置制动用的第一接触部52、以及一体地设在后侧的上述齿条轴承49上的上述第二位 置制动用的第二接触部53。如图4所示,在上述止动部51与上述第一接触部52接触时,上 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制动在上述第一位置。而且,如图5所 示,在上述止动部51与上述第二接触部53接触时,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 动反射器13D制动在上述第二位置。 上述弹簧19设在上述托架6与上述驱动装置14之间。S卩,上述弹簧19的一端固 定在上述中托架30上。另一方面,上述弹簧19的另一端安装在上述驱动装置14的驱动源 的上述马达15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6的连接部、即上述小齿轮40的上述旋转轴43 (或 上述马达15的上述驱动轴44)上。上述弹簧19在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 动反射器13D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或者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 13D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旋转时,被拉伸而保持拉伸力。因此,在上述上侧可动 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或者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 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旋转时,若上述马达15的驱动 停止,则使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或者 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旋转的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 13D返回上述第一位置。 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上侧反射面2U、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上述上侧反 射面12U及上述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构成上述发光芯片4的发光面朝向铅直轴Y方向的 上方的上侧单元。而且,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下侧反射面2D、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 的上述下侧反射面12D及上述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构成上述发光芯片4的发光面朝向铅 直轴Y方向的下方的下侧单元。上述上侧单元2U、5U、 12U、 13U与上述下侧单元2D、5D、 12D、 13D如图16所示,配置成以点0为中心的点对称的状态。而且,上述上侧反射面2U、12U的
9反射面设计与上述下侧反射面2D、12D的反射面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点对称(翻转)。
上述固定反射器3例如由不透光的树脂部件等构成。上述固定反射器3形成以通 过上述点对称的点0的轴为旋转轴的大致旋转抛物面形状。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前侧大致 以圆形开口。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前方侧的开口部的大小为直径约100mm以下,最好是约 50mm以下。另一方面,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后侧封闭。在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封闭部的中 间部,设有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窗部8。在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窗部8插入上述托架 6。上述固定反射器3在封闭部的外侧(后侧)固定保持在上述托架6上。
在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封闭部的内侧(前侧)之中上述窗部8的上侧及下侧,分别 设有上述上侧反射面2U及上述下侧反射面2D。由抛物线系的自由曲面(NURBS曲面)构成 的上述上侧反射面2U及上述下侧反射面2D具有基准焦点(虚拟焦点)F及基准光轴(虚 拟光轴)Z。在上述上侧反射面2U与上述下侧反射面2D之间,且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封闭 部的内侧(前侧)之中上述窗部8的左右两侧,设有无反射面9。 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上侧反射面2U及上述下侧反射面2D包括形成上述近 光束用配光图案LP及上述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1的近光束用反射面;以及形成上述第 一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及上述第二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2的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及第二 远光束用反射面。 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例如由不透光的树脂部件等 构成。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形成以通 过上述点对称的点0的轴为旋转轴的大致旋转抛物面形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上述上侧 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前侧大致以圆形开口。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 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前方侧的开口部的大小即开口面积比上述固定反射器3 的前方侧的开口部的大小(直径约100mm以下,最好是约50mm以下)即开口面积还小。
在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中央部,分别设有半园 形的透孔17。而且,在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周边部的中 间部,分别一体地设有长方形的檐部18。在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 器13D的与上述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及上述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相对的一侧的面上,分 别设有上述上侧反射面12U及上述下侧反射面12D。由抛物线系的自由曲面(NURBS曲面) 构成的上述上侧反射面12U及上述下侧反射面12D具有基准焦点(虚拟焦点)Fl及基准光 轴(虚拟光轴)Z7。 上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上述上侧反射面12U及上述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上 述下侧反射面12D由形成上述第三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3的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构成。
上述半导体型光源5U、5D包括基板10、设在上述基板10上的上述发光芯片4以 及密封上述发光芯片4的薄的长方体形状的密封树脂部件11。上述发光芯片4如图18、图 19所示,将5个正方形的芯片沿水平轴X方向排列而成。而且,也可以使用一个长方形的芯 片。 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01位于上述反射面2U、2D、12U、12D的基准焦点F、F1或其 近旁,而且位于上述反射面2U、2D、12U、12D的基准光轴Z、 Z7上。而且,上述发光芯片4的 发光面(与上述基板10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朝向铅直轴Y方向。S卩,上述上侧半导体 型光源5U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发光面朝向铅直轴Y方向的上方。另一方面,上述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发光面朝向铅直轴Y方向的下方。而且,上述发光芯片4 的长边平行于与上述基准光轴Z、Z7及上述铅直轴Y正交的上述水平轴X。上述水平轴X通 过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01或其近旁(从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01到上述发光芯片4的 后方侧的长边之间,在该例子中为上述发光芯片4的后方侧的长边上),或者通过上述反射 面2U、2D、12U、12D的基准焦点F、 Fl或其近旁。 上述水平轴X、上述铅直轴Y和上述基准光轴Z、Z7构成以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 Ol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X-Y-Z直角坐标系)。在上述水平轴X中,在上述上侧的单元2U、 5U、 12U的场合,右侧为+方向,左侧为_方向,在上述下侧的单元2D、5D、 12D的场合,左侧为 +方向,右侧为_方向。在上述铅直轴Y中,在上述上侧的单元2U、5U、 12U的场合,上侧为+ 方向,下侧为_方向,在上述下侧的单元2D、5D、12D的场合,下侧为+方向,上侧为_方向。 在上述基准光轴Z、 Z7中,在上述上侧的单元2U、5U及上述下侧的单元2D、5D的场合,均是 前侧为+方向,后侧为-方向。 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反射面2U、2D及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的上述反射面 12U、12D由抛物线系的自由曲面(NURBS曲面)构成。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反射面2U、 2D的基准焦点F与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的上述反射面12U、12D的基准焦点Fl —致或 大致一致,并且位于上述基准光轴Z、Z7上的从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0到上述发光芯片4 的后方侧的长边之间,在该例子中位于上述发光芯片4的后方侧的长边上。而且,上述固定 反射器3的上述反射面2U、2D的基准焦点距离为约10 18mm,比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 的上述反射面12U、12D的基准焦点距离Fl还大。 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反射面2U、2D的基准光轴Z与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上述可 动反射器13U、13D的上述反射面12U、12D的基准光轴Z7 —致或大致一致,并与上述水平轴 正交,而且,通过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Ol或其近旁。另外,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的上 述反射面12U、12D的基准光轴Z7从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01或其近旁朝向前方,相对上 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反射面2U、2D的基准光轴Z朝上。 在上述可动反射器13U、 13D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如图11所示,从上述发光芯片4 向上述固定反射面3的上述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放射的光Ll及用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 述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反射的反射光L2被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遮蔽。其结果,用上述 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反射的反射光L3作为图26所示的上述近光束用配光 图案LP(会车用配光图案)向车辆前方照射。 在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如图12所示,用上述可动反射 器13U、13D的上述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上述反射面12U、12D)反射的反射光L4作为图27 所示的上述第三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3,而且,用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第一远光束用反 射面及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反射的反射光L5、 L2作为图27所示的上述第一远光束用配光 图案HP1、上述第二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2,而且用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近光束用反射 面反射的反射光L3作为图27所示的上述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1,分别向车辆前方照 射。如图27所示,由上述第一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上述第二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2、上述 第三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3及上述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1形成远光束用配光图案(行 驶用配光图案)并向车辆前方照射。 在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如图12所示,从上述发光芯片4向上述固定反射器3的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放射的一部分光被上述可动反射器13U、13D 遮蔽,而且,用上述可动反射器13U、 13D的上述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上述反射面12U、 12D) 作为反射光L4反射。S卩,来自上述发光芯片4的一部分光从上述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案 LP1替换为上述第三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3。因此,图27所示的上述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 案LP1的光量比图26所示的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光量还小。另一方面,在上述可动 反射器13U、 13D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被上述可动反射器13U、 13D遮蔽了的来自上述发光 芯片4的光作为上述第一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及上述第二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2利用。 此时,如图14所示,可动反射器13U、13D的上述反射面12U、12D位于上述发光芯片4的能 量分布Z2中的高能量的范围Z3。其结果,综合地看,图27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行驶 用配光图案)HP1、 HP2、 HP3、 LP1的光量比图26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会车用配光图 案)LP的光量大。 上述反射面2U、2D延铅直轴Y方向分割成八个,而且由中央的两个延水平轴X方 向分别分割成两个的区段21、22、23、24、25、26、27、28、29、20构成。中央部及周边部的第二 区段22、第三区段23、第四区段24、第五区段25、第六区段26、第七区段27构成上述近光束 用反射面。而且,两端的第一区段21、第八区段28构成上述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而且,中 心部的第九区段29、第十区段20构成上述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 而且,在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上,中央部的第四区段24构成第一反射面。而且,中 央部的第五区段25构成第二反射面。而且,端部的第二区段22、第三区段23、第六区段26、 第七区段27构成第三反射面。 中央部的第一反射面的上述第四区段24及第二反射面的上述第五区段25设在图 16中的两根纵向的粗实线之间的范围Z1的图20中的用格子斜线表示的范围Z1内,即从上 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01到经度角±40° (图19中的士e。)以内的范围Z1内。而且, 端部的第三反射面的上述第二区段22、上述第三区段23、上述第六区段26、上述第七区段 27设在上述范围Zl以外的图20中的空白的范围内,即从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Ol经度角 ±40°以上的范围内。 以下,对上述反射面2U、2D之中在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的各区段22 27得到的 平面矩形形状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屏幕照片),参照图21、图22、图23进行说 明。即,在第四区段24与第五区段25的边界P1,如图21所示,相对屏幕的水平线HL-HR, 得到斜度为约O。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1。而且,在第三区段23与第四区段24 的边界P2,如图22所示,相对屏幕的水平线HL-HR,得到斜度为约20°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 反射图像12。另外,在第五区段25与第六区段26的边界P3,如图22所示,相对屏幕的水 平线HL-HR,得到斜度为约20。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3。而且,在第二区段22与 第三区段23的边界P4,如图23所示,相对屏幕的水平线HL-HR,得到斜度为约40。的上述 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4。还有,在第六区段26与第七区段27的边界P5,如图23所示, 相对屏幕的水平线HL-HR,得到斜度为约40°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5。
其结果,在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的上述第四区段24中,得到从图21所示的斜度为 约0°的反射图像I1到图22所示的斜度为约20。的反射图像I2的反射图像。而且,在上 述近光束用反射面的上述第五区段25中,得到从图21所示的斜度为约0°的反射图像II 到图22所示的斜度为约20。的反射图像I3的反射图像。另外,在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的
12上述第三区段23中,得到从图22所示的斜度为约20°的反射图像12到图23所示的斜度 为约40°的反射图像I4的反射图像。而且,在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的上述第六区段26中, 得到从图22所示的斜度为约20。的反射图像I3到图23所示的斜度为约40。的反射图像 15的反设图像。还有,在上述近光束用反射面的上述第二区段22和上述第七区段27中,得 到斜度为约40。以上的反射图像。 在这里,从图21所示的斜度为约0°的反射图像II到图22所示的斜度为约20° 的反射图像I2、I3的反射图像是适合形成包含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倾斜截止线CL1 的配光的反射图像。即,这是因为容易使从斜度为约O。的反射图像I1到斜度为约2(T 的反射图像I2、I3的反射图像沿着斜度为约15。的倾斜截止线CL1。另一方面,包括图23 所示的斜度为约40。的反射图像I4、I5的斜度为约20。以上的反射图像是不适合形成包 括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倾斜截止线CL1的配光的反射图像。即,这是因为,若使斜 度为约20°以上的反射图像沿着斜度为约15°的倾斜截止线CL1,则配光在上下方向上变 厚,成为导致过度的近方配光(即,远方的可见性降低的配光)的结果。
另外,倾斜截止线CL1上的配光担当远方可见配光。因此,在倾斜截止线CL1的配 光上,需要形成高光度带(高能量带)。因而,中央部的第一反射面的上述第四区段24及 第二反射面的上述第五区段25如图17所示,容纳在上述发光芯片4的能量分布(朗伯分 布)Z2中的高能量的范围Z3内。而且,在图13、图14、图17中,省略了下侧半导体型光源 5D的能量分布的图示。 根据以上内容,适合形成倾斜截止线CL1上的配光的反射面由抛物线系的自由曲 面的反射面中得到斜度为20。以内的反射图像I1、I2的范围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5U、5D的 能量分布(朗伯分布)的相对关系决定。其结果,适合形成倾斜截止线CL1上的配光的反 射面、即上述第四区段24和上述第五区段25在从上述发光芯片4的中心01经度角±40° 以内的范围Zl,设置在相当于可得到斜度为在上述倾斜截止线CL1的倾斜角度(约15° ) 上加上约5。的角度(约20。)以内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1、 12的范围,且上述 发光芯片4的能量分布(朗伯分布)Z2中的高能量的范围Z3内。 由上述第四区段24构成的上述第一反射面如图24、图26所示,是由以如下方式 在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中的范围Z4对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2进行配光控 制的自由曲面构成的反射面,即、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2不会从上述倾斜截止线 CL1以及上述水平截止线CL2突出,而且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1、 12的一部分与上 述倾斜截止线CL1以及上述水平截止线CL2大致相接。 另外,由上述第五区段25构成的上述第二反射面如图25、图26所示,是由以如下 方式在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中的含有范围Z4的范围Z5对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 像11、13进行配光控制的自由曲面构成的反射面,即、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3不 会从上述倾斜截止线CL1以及上述水平截止线CL2突出,而且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 11、13的一部分与上述倾斜截止线CL1以及上述水平截止线CL2大致相接,另外,上述发光 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3组的密度比由上述第四区段24构成的上述第一反射面形成的上 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2组的密度低,而且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3组含 有由上述第四区段24构成的上述第一反射面形成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2组。 还有, 一个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2的密度与一个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13的密度相同或大致相同。 再有,由上述第二区段22、上述第三区段23、上述第六区段26、上述第七区段27构 成的上述第三反射面如图26所示,是由以如下方式在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中的含有 范围Z4、 Z5的范围Z6对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4、 15进行配光控制的自由曲面构成 的反射面,即、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4、 15大致被容纳在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 内,并且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4、I5组的密度比由上述第四区段24构成的上述第一 反射面形成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2组以及由上述第五区段25构成的上述第 二反射面形成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3组低,而且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 14、 15组含有由上述第四区段24构成的上述第一反射面形成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 像II、 12组以及由上述第五区段25构成的上述第二反射面形成的上述发光芯片4的反射 图像I1、I3组。 以下,该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以下,对其作用进行 说明。 首先,使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第一位置(图1、图2、图 4、图7、图9、图11、图13所示的状态的位置)。即,断开对驱动装置14的马达15的通电, 则通过由弹簧19的弹力引起的复位作用及止动机构50的止动作用(止动部51与第一接 触部52接触的状态),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第一位置。此时,使 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的发光芯片4点亮发光。于是,从上侧半导 体型光源5U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的发光芯片4放射光。 该光的一部分、即放射到固定反射器3的第一远光束用反射面(第一区段21及第 八区段28)的光L1如图6所示,被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遮蔽。而且, 该光的一部分、即用固定反射器3的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第九区段29及第十区段20)反 射的反射光L2如图6所示,被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遮蔽。还有,剩 余的光L3如图11所示,用固定反射器3的上侧反射面2U及下侧反射面2D的近光束用反 射面(第二区段22、第三区段23、第四区段24、第五区段25、第六区段26、第七区段27)反 射。该反射光L3作为图26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向车辆前方照射。另外,来自上侧 半导体型光源5U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的发光芯片4的直射光(未图示)被上侧可动反 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尤其是檐部18遮蔽。而且,在图11中,省略了固定反射器 3的下侧反射面2D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下侧反射面12D上的光路的图示。
S卩,来自由反射面2U、2D的第四区段24构成的第一反射面的反射光被配光控制在 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中的范围Z4,以防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2从倾斜截止线CL1及 水平截止线CL2突出,而且使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2的一部分与倾斜截止线CL1及 水平截止线CL2大致接触。 另外,来自由反射面2U、2D的第五区段25构成的第二反射面的反射光被配光控制 在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中的含有范围Z4的范围Z5,以防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3从 倾斜截止线CL1及水平截止线CL2突出,而且使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3的一部分与 倾斜截止线CL1及水平截止线CL2大致接触。并且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3组的密度 比由第四区段24构成的第一反射面引起的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1、I2组的密度还低,而 且,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1、13组含有由第四区段24构成的第一反射面引起的发光芯片
144的反射图像I1、I2组。 而且,来自由反射面2U、2D的第二区段22、第三区段23、第六区段26、第七区段27 构成的第三反射面的反射光被配光控制在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中的含有范围Z4、 Z5的范 围Z6,以使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14、 15大致容纳在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内,并且发光芯 片4的反射图像14、 15组的密度比由第四区段24构成的第一反射面引起的发光芯片4的 反射图像II、 12组及由第五区段25构成的第二反射面引起的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3组还低,而且,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4、I5组含有由第四区段24构成的第一反射面引 起的发光芯片4的反射图像II、 12组及由第五区段25构成的第二反射面引起的发光芯片 4的反射图像I1、I3组。 如上所述,图26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向车辆前方照射。
接着,使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第二位置(图3、图5、图 8、图10、图12、图14所示的状态的位置)。即,对驱动装置14的马达15通电而使马达15 驱动。于是,小齿轮40借助于马达15的驱动轴44及小齿轮40的旋转轴43而旋转。此时, 伴随着小齿轮40的旋转轴43的旋转,弹簧19被拉伸并巻绕在旋转轴43上,弹力增加。通 过该小齿轮40的旋转,齿条41借助于第一齿条部47与小齿轮40的旋转同步向图3及图5 中的箭头H方向移动。通过该齿条41的移动,借助于第二齿条部48,上侧正齿轮42U与齿 条41的移动同步向图3中的箭头C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且下侧正齿轮42D与齿条41的 移动同步向图3中的箭头D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随之,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 射器13D分别向反方向同步旋转。这样,按照小齿轮40的齿数与上侧正齿轮42U的齿数及 下侧正齿轮42D的齿数的比,马达15的旋转被减速,并传递到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 可动反射器13D。 如图5所示,在止动机构50的止动部51与第二接触部43接触之后,上侧可动反 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而位于第二位置。而且,在上 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第二位置时,马达15处于通电状态。此时, 使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的发光芯片4点亮发光。于是,从上侧半 导体型光源5U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的发光芯片4放射光。 作为该光的一部分的放射到固定反射器3的上侧反射面2U及下侧反射面2D的近 光束用反射面(第二区段22、第三区段23、第四区段24、第五区段25、第六区段26、第七区 段27)的一部分光如图12所示,用可动反射器13U、13D的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反射面 12U、12D)反射,其反射光L4作为图27所示的第三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3向车辆前方照射。 而且,作为放射到固定反射器3的上侧反射面2U及下侧反射面2D的近光束用反射面(第 二区段22、第三区段23、第四区段24、第五区段25、第六区段26、第七区段27)的光的未入 射到可动反射器13U、13D的第三远光束用反射面(反射面12U、12D)的剩余的光如图12所 示,用固定反射器3的近光束用反射面(第二区段22、第三区段23、第四区段24、第五区段 25、第六区段26、第七区段27)反射,其反射光L3作为图27所示的减光近光束用配光图案 LP1被照射到车辆的前方。还有,在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第一位 置时被该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遮蔽的放射到固定反射器3的第一远 光束用反射面(第一区段21及第八区段28)的光Ll如图12所示,用固定反射器3的第一 远光束用反射面(第一区段21及第八区段28)反射,其反射光L5作为图27所示的第一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被照射到车辆的前方。而且,在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 器13D位于第一位置时被该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遮蔽的来自固定反 射器3的第二远光束用反射面(第九区段29及第十区段20)的反射光L2如图12所示,通 过位于第二位置的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透孔17,作为图27所示 的第二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2被照射到车辆的前方。而且,在图12中,省略了固定反射器 3的下侧反射面2D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下侧反射面12D上的光路的图示。
如上所述,图27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 HP2、 HP3、 LP1被照射到车辆的前 方。 然后,在将位于第二位置的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切换到第 一位置的场合,断开对马达15的通电。于是,通过弹簧19的弹力,小齿轮40的旋转轴43 旋转。伴随着该旋转轴43的旋转,小齿轮40旋转。通过该小齿轮40的旋转,齿条41借助 于第一齿条部47与小齿轮40的旋转同步向图2及图4中的箭头G方向移动。通过该齿条 41的移动,借助于第二齿条部48,上侧正齿轮42U与齿条41的移动同步向图2中的箭头A 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下侧正齿轮42D与齿条41的移动同步向图2中的箭头B的逆时针 方向旋转。随之,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和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分别向反方向同步旋转。如 图4所示,在止动机构50的止动部51与第一接触部42接触之后,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 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而位于第一位置。 然后,在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或者上 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的状态时,在对马达 15的电源被断开的场合,失效保护功能起作用。即,在对马达15的电源被断开时,对马达 15的通电被断开,所以如上所述,通过弹簧19的弹力,小齿轮40的旋转轴43旋转。伴随着 该旋转轴43的旋转,小齿轮40旋转。通过该小齿轮40的旋转,齿条41借助于第一齿条部 47与小齿轮40的旋转同步向图2及图4中的箭头G方向移动。通过该齿条41的移动,借 助于第二齿条部48,上侧正齿轮42U与齿条41的移动同步向图2中的箭头A方向的顺时针 方向旋转,而且,下侧正齿轮42D与齿条41的移动同步向图2中的箭头B方向的逆时针方 向旋转。随之,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和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分别向反方向同步旋转。如图4 所示,在止动机构50的止动部51与第一接触部42接触之后,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 可动反射器13D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并位于第一位置。其结果,图27所示的远光束 用配光图案HP1、 HP2、 HP3、 LP1,或者处于切换到图27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 HP2、 HP3、LP1的状态的配光图案切换到图26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由此,失效保护功能 起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及作用,以下,对其效果进行 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在车辆行驶时的振动作用于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 反射器13D时,在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上产生某一方向的加速度,例如图2及 图3中的粗实线箭头的下方向的加速度或虚线箭头的上方向的加速度。于是,在上侧反射 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上作用图2及图3中的粗实线箭头的旋转转矩或者虚线箭头的旋 转转矩。上侧反射器13U的上侧正齿轮42U和下侧反射器13D的下侧正齿轮42D对齿条41 的第二齿条部48作用相互相反方向的力,即图2及图3中的粗实线箭头方向的力和虚线箭头方向的力。其结果,对齿条41分别向反方向作用的力彼此相互抵消,使上侧反射器13U及 下侧反射器13D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上侧反射器13U及 下侧反射器13D的耐震性高,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的耐久性高。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由于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质量和下侧可动 反射器13D的质量相等或大致相等,而且从上侧可动反射器13U的重心MU到旋转中心X的 距离与从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重心MD到旋转中心X的距离RD相等或大致相等,因此在 驱动力传递机构16中分别向反方向作用的力相等或大致相等,能够相互完全或大致完全 抵消。由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的耐震性 更高,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的耐久性更高。 还有,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在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位于第 二位置的状态或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的状态时,若驱动装置14的驱动、即对马达15 的供电断开,则通过复位用的弹簧19的作用,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返回第一 位置。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l具有失效保护功能。即,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 照灯1在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位于第一位置时,得到图26所示的近光束用配 光图案,另一方面,在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位于第二位置时,得到图27所示的 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HP2、HP3、LP1,所以能够从图27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HP2、 HP3、 LP1切换到图26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将复位用的弹簧19设在相对上侧反射器13U、 下侧反射器13D、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保持在侧方(右侧)的位置 上的驱动力传递机构16侧,而且设在托架6与驱动装置14之间,所以复位用的弹簧19的 弹力不会直接作用于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 灯1由于对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不会施加复位用的弹簧19的弹力的偏离的 负载,因此在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上难以产生扭曲等歪斜,其结果,难以产生 配光的变化,由此能高精度地控制配光。 还有,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由于在驱动装置14的马达15的驱动轴44和 驱动力传递机构16的小齿轮40的旋转轴43的连接部与托架之间设置复位用的弹簧19,因 此能够对驱动装置14的马达15的驱动轴44和驱动力传递机构16的小齿轮40的旋转轴 43的连接部直接作用复位用的弹簧19的弹力(复位转矩)。由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 照灯1能够用复位用的弹簧19的较小的弹力(复位转矩)借助于驱动力传递机构16使上 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自动返回到第一位置,所以能够实现复位用的弹簧19的小 型轻量化。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由于将复位用的弹簧19设在托架6与驱动装 置14之间,所以能够将复位用的弹簧19配置在从上侧反射器13U及下侧反射器13D的旋 转保持位置远离的位置上。由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使上侧反射器13U及 下侧反射器13D的旋转保持位置的构造体变小,由此能够提高美观。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由于驱动装置14的马达15借助于托架6直 接固定保持在散热部件7上,因此能够将在马达15驱动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部件7向外部 放射(散热)。由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其驱动装置1的马达15的耐热性提高, 驱动装置的驱动源的耐久性提高。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通过将上侧反射器13U或下侧反射器13D的 任意一个作为虚拟部件,在上侧反射器13U或下侧反射器13D的任意另一个上设置上侧反 射面12U或下侧反射面12D即可。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使可动反射器的反 射面的配光设计和配光控制变得简单。 还有,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前照灯1由于使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 器13D的旋转中心X位于发光芯片4的中心01或其近旁,因此使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 侧可动反射器13D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上侧反射面12U及下侧反射面12D的配光设计和配光 控制变得简单。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 也可以是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以外的配光图案,例如高速公路用配光图案、雾灯用配光图 案等,以拐点为界,在行驶车线侧具有倾斜截止线,而且在相对车线侧具有水平截止线的配 光图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左侧行驶车线用的车辆用前照灯1进行了说明。但是, 在本发明中,也能够适用于右侧行驶车线用的车辆用前照灯。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由上侧反射面2U、 12U及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构成的上 侧单元和由下侧反射面2D、12D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构成的下侧单元配置成点对称的状 态的车辆用前照灯1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仅由由上侧反射面2U、12U及 上侧半导体型光源5U构成的上侧单元构成的车辆用前照灯,或者是仅由由下侧反射面2D、 12D及下侧半导体型光源5D构成的下侧单元构成的车辆用前照灯。该场合,弱将上侧反射 器13U或下侧反射器13D的任意一个作为虚拟部件,则如上所述,可动反射器的耐震性提 高。
权利要求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切换配光图案并向车辆前方照射,其特征在于,具备托架;分别可旋转地保持在上述托架上的第一可动反射器及第二可动反射器;固定保持在上述托架上的光源;以及,使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和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同步地分别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而切换配光图案的驱动装置,上述驱动装置包括保持在上述托架上的驱动源;以及在上述托架中相对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及上述光源保持在侧方的位置,而且设在上述驱动源与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及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之间,并且将在上述驱动源中产生的驱动力分别传递给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及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使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和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分别向反方向旋转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的质量与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的质量相等或大致相等, 从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与从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的重心到 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或大致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驱动源和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连接部与上述托架之间设有 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在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及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 状态或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旋转的状态时,在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停止的场 合,使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及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返回到上述第一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驱动源借助于上述托架直接固定保持在散热部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可动反射器或上述第二可动反射器的任意一个为虚拟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前照灯。本发明的课题是提高可动反射器的耐震性。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托架(6)、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光源(5U、5D)和驱动装置(14)。驱动装置(14)由马达(15)和驱动力传递机构(16)构成。驱动力传递机构(16)使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和下侧可动反射器(13D)分别向反方向旋转。其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上侧可动反射器(13U)及下侧可动反射器(13D)的耐震性。
文档编号F21S8/10GK101725880SQ20091016860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安部俊也 申请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