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灯罩、背光源背板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91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源灯罩、背光源背板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灯罩、背光源背板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优点,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液晶电视、电脑、手机、PDA等。其中,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用于为液晶显示器工作时提供光源,并且背光源在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成本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降低背光源的成本成为各个制造厂商不断竞争的目标之一。如图1所示,常用的液晶模组包括背光源模组和液晶面板I(Panel),为了固定液晶面板1,需要在背光源模组的背板设置框架2 (Mold frame),并将液晶面板1放置在框架 2上,并且通过图中的边框5(Bezel)将所述液晶面板1和背光源模组固定在一起。从图1 中可以看出框架2主要起到支撑液晶面板1和限制液晶面板1移动的作用,其中图1中的 Fl示意出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力,F2示意出限制液晶面板1移动的作用力。另外,框架2 还需要起到支撑边框5的作用,其中F 3示意出支撑边框5的支撑力。现有的背光源模组中灯罩3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中的灯罩3主要起保护灯管及给灯管散热的功能。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背光源中,由于框架单独设计,模具开发成本较高,同时,背光源的零件也较多,使得背光源的组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源灯罩、背光源背板及液晶模组,取消现有技术液晶模组中的框架即减少一个零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灯罩,背光源灯罩包括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一侧且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一边设有一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包括限制液晶面板在支撑板上移动的第一转折部、以及支撑边框的第二转折部。一种背光源背板,用于容置导光板,背光源背板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的侧边处用于容置背光源灯罩,背光源背板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侧边顶端设有阶梯结构,阶梯结构包括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部、以及限制液晶面板在支撑部上移动的限位部。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导光板、液晶面板和边框;还包括背光源灯罩,背光源灯罩包括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一侧且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一边设有一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包括限制液晶面板在支撑板上移动的第一转折部、以及支撑边框的第二转折部;背光源背板,背光源背板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的侧边处用于容置所述背光源灯罩,并且背光源背板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侧边顶端设有阶梯结构,阶梯结构包括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部、以及限制液晶面板在支撑部上移动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灯罩、背光源背板及液晶模组。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灯罩结构,背光源灯罩除了继续保有保护灯管及给灯管散热的功能以外,新增加的一处折弯机构,对液晶面板进行支撑和限位,并支撑边框,从而替代了现有技术原先框架起到的主要功能。背光源灯罩结构变化后,由于背光源灯罩仅容置于背光源背板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的侧边处,而在背光源背板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侧边未对液晶面板完全限位,所以将背板的结构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增加了用于补充限位液晶面板的阶梯结构。因此,只要采取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即可完全替代原有框架的功能,从而节省了液晶模组中一个主要的零件框架,简化了组装过程,同时节约了框架的模具开发费用,大幅度的节约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由于框架的取消,改用灯罩直接支撑和限位液晶面板,导致液晶模组的整个厚度的减少,这样同样有利于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模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灯罩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模组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一侧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源灯罩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加布线凹槽后背光源灯罩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加垫片后液晶模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模组未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一侧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灯罩,如图3和图4所示,背光源灯罩3除了继续保有保护灯管及给灯管散热的功能以外,背光源灯罩3还包括了安装在导光板4出光面一侧的支撑板31,支撑板31直接支撑液晶面板1,图3中的F1’示意出支撑板31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力;在支撑板31的一边新增加一处折弯机构,折弯机构的第一转折部32向图3的上方弯折,从而通过该第一转折部32限制液晶面板2在支撑板31的移动,图3中的F2’示意出第一转折部32限制液晶面板1移动的作用力;折弯机构还包括向图3中水平方向弯折的第二转折部33,并通过该第二转折部33直接支撑边框5,图3中的F3’示意出支撑边框5的作用力。图3的Fl’、F2’、F3’就与图1的Fl、F2、F3分别对应,从而图3中的灯罩4就替代了图1中原先框架2起到的限位功能。因此,改进了灯罩结构后,背光源灯罩除了继续保有保护灯管及给灯管散热的功能以外,新增加的一处折弯机构,对液晶面板进行支撑和限位, 并支撑边框,从而替代了现有技术原先框架起到的主要功能。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转折部33延伸出依次连接的第一保护板34和第二保护板 35,所述第一保护板34与导光板4入光面42相对,所述第二保护板35安装在导光板4出光面41相对的一侧。利用第一保护板34、第二保护板35可使整个灯罩3稳固的置于背光源模组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保护板34上设有至少一个凹向所述入光面的凹槽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凹槽的具体位置,除了图4中所示凹槽的设置位置外,还可以按照如图5所示方式进行设置,即在第一保护板上34增设凹槽3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凹槽36、凹槽37均可用于布线。如图6所示,为了调整液晶面板与背光源的适当距离,可以通过在灯罩上粘贴适当厚度的垫片9 (如硅胶片)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垫片9也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垫片9 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厚度,但从整体上说,由于框架的取消,将导致液晶模组的整体厚度的减少,有利于整个液晶模组的轻薄化。背光源灯罩朝向导光板入光面一侧的表面可以粘贴反射片。也可以如图3所示, 在导光板4和灯罩3之间,朝向导光板入光面的一侧设有绕曲在光源周围的反射片6,以形成一封闭的光域,以便更有效地利用灯罩3中的光源。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了一种背光源背板,如图3和图7所示,背板7用于安装背光源灯罩3,但由于背光源灯罩3仅容置于背光源背板7与导光板4的入光面对应的侧边处,而在背光源背板7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3的侧边未对液晶面板1完全限位,所以将背光源背板7 的结构也做了相应的改进,背光源背板7包括位于背光源灯罩3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侧边顶端的阶梯结构,阶梯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液晶面板1的支撑部71,限制液晶面板1在支撑部71上移动的限位部72。支撑部71直接支撑液晶面板1,F1”示意出支撑液晶面板1的作用力;限位部72限制液晶面板1在支撑部7的移动,即F2”示意出防止液晶面板1移动的作用力;图3的Fl”、F2”就与图1的Fl、F2分别对应,背光源背板7就替代了图1所示的框架2起到的部分限位功能。这样,背光源灯罩3和背光源背板7就完全替代了图1中的框架2,从而节省了液晶模组中一个主要的零件框架,简化了组装过程,同时节约了框架的模具开发费用,大幅度的节约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另外,可在背光源背板上与背光源灯罩相邻的侧边的外侧设有灯管走线槽,灯管走线槽的一端延伸到所述背光源灯罩,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背光源背板的背面。这样,就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的在框架上走线的方式。与图6中的垫片功能相同,可以在背光源背板的支撑部上支撑液晶面板的一面设有垫片,这样就可以通过粘贴适当厚度的垫片来调整液晶面板与背光源的适当距离。此外, 垫片也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了一种液晶模组,如图3和图7所示,包括导光板4、液晶面板1和边框5 ;还包括背光源灯罩3,背光源灯罩3包括位于导光板4出光面一侧且用于支撑液晶面板1的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一边设有一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包括限制液晶面板在支撑板31上移动的第一转折部32、以及支撑边框5的第二转折部;背光源背板7,背光源背板 7与导光板4的入光面对应的侧边处用于容置所述背光源灯罩3,并且背光源背板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3的侧边顶端设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支撑液晶面板1的支撑部71、以及限制液晶面板在所述支撑部上移动的限位部72。因此,背光源灯罩3和背光源7完全替代原有框架的功能,从而节省了液晶模组中一个主要的零件框架,简化了组装过程,同时节约了框架的模具开发费用,大幅度的节约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由于框架的取消,改用灯罩直接支撑和限位液晶面板,导致液晶模组的整个厚度的减少,这样同样有利于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轻薄化。现有技术的液晶模组,背光源背板、边框分别与框架卡合,由于取消了框架,背光源背板7就可以直接与所述边框3相互卡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源灯罩可以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背光源背板可以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于液晶电脑、液晶电视、手机、PDA等设备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源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灯罩包括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一侧且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边设有一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包括限制液晶面板在所述支撑板上移动的第一转折部、以及支撑边框的第二转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折部延伸出依次连接的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与导光板入光面相对,所述第二保护板安装在导光板出光面相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凹向所述入光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源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支撑液晶面板的一面设有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源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灯罩朝向导光板入光面的一侧设有绕曲在光源周围的反射片;或者所述背光源灯罩朝向导光板入光面一侧的表面粘贴有反射片。
6.一种背光源背板,用于容置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背板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的侧边处用于容置背光源灯罩,所述背光源背板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侧边顶端设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部、以及限制液晶面板在所述支撑部上移动的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光源背板上与所述背光源灯罩相邻的侧边的外侧设有灯管走线槽,所述灯管走线槽的一端延伸到所述背光源灯罩,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背光源背板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支撑液晶面板的一面设有垫片。
9.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导光板、液晶面板和边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源灯罩,所述背光源灯罩包括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一侧且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边设有一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包括限制液晶面板在所述支撑板上移动的第一转折部、以及支撑边框的第二转折部;背光源背板,所述背光源背板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的侧边处用于容置所述背光源灯罩,并且所述背光源背板上未容置背光源灯罩的侧边顶端设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部、以及限制液晶面板在所述支撑部上移动的限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背板直接与所述边框相互卡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灯罩、背光源背板及液晶模组。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框架单独设计,造成模具开发成本较高,使得背光源的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通过改进灯罩结构,增加了一处折弯机构,对液晶面板进行支撑和限位,并支撑边框,从而替代了现有技术原先框架起到的主要功能。同时,背板的结构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增加了用于补充限位液晶面板的阶梯结构。从而完全替代了现有技术原先框架所起到的功能,取消了传统液晶模组的框架即减少了一个零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于液晶电脑、液晶电视、手机、PDA等设备上。
文档编号F21V7/00GK202032460SQ201120023860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韩锐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