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868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CD (液晶显示器)中背光结构的发展的趋势是轻型化、薄型化、广色域、高亮度、低功耗。通用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由设置在背板4上方的光学膜片1、导光板2、反射片3构成,结构示意图见附图1。在导光板2与反射片3之间经常会产生静电,造成静电吸附,从而引起膜片I褶皱,对液晶显示的画面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的消除因导光板与反射片静电吸附造成的膜片褶皱不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射片,包括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背板上的本体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设置在背板上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反射涂层,所述反射涂层具有一用于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的导电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内的导电粒子层,所述反射涂层通过一导电带与所述导电粒子层配合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粒子层由均匀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中的多个导电粒子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粒子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球体结构;包覆在所述球体结构外表面的导电金属层。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金属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球体结构外表面的、至少包括镍的第一金属层;包覆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外表面的、至少包括金的第二金属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反射片。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电粒子层配合将反射片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引到背板上的导电带,所述导电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一侧,另一端可与背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带为导电胶带。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胶带的宽度等于与所述导电胶带的一端连接的所述反射涂层的一侧的边缘的长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电结构的设置,将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的静电导出,消除静电吸附,解决因静电吸附导致的膜片褶皱不良。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表不本实用新型反射片结构不意图;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导电粒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反射片,包括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背板上的本体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设置在背板上的基板31;设置在所述基板31上的反射涂层32,所述反射涂层32具有一用于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的导电结构。通过导电结构的设置,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即将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的静电导出,消除静电吸附,解决因静电吸附导致的膜片褶皱不良。所述导电结构的结构形式、以及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上述导电结构的结构形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只要所述导电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静电导出即可,所述导电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32的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32的 内部,例如:所述导电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32靠近导光板的一面的导电薄膜,所述导电薄膜通过一导电带将反射片上的静电导出。优选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32内的导电粒子层,所述反射涂层通过一导电带与所述导电粒子层配合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优选的,所述导电粒子层由均匀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中的多个导电粒子33形成。所述多个导电粒子33均匀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32中,保证有效的将反射片本体结构中的静电全部导出,从而消除静电吸附,即有效的消除因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的静电引起的静电吸附,解决由静电吸附带来的导光板上的膜片褶皱不良。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导电粒子33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球体结构301 ;包覆在所述球体结构301外表面的导电金属层。优选的,所述导电金属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球体结构外表面的、至少包括镍的第一金属层302 ;包覆在所述第一金属层302外表面的、至少包括金的第二金属层303。采用由上述结构形式的导电粒子33构成的导电粒子层,可以有效的将反射片上的静电导出,制作简单、且不会影响反射片本身的性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反射片。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电粒子层配合将反射片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引到背板上的导电带5,所述导电带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32—侧,另一端可与背板4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带5为导电胶带。选用导电胶带的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时,只需将导电胶带的一端粘附在所述反射涂层32的一侧,另一端粘附在背板上即可。当然,所述导电带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例如:所述导电带可以为贴附在反射片本体结构一侧的导电薄膜,所述导电薄膜的一端与所述反射涂层32连接,另一端与背板连接;或者,所述导电胶带为涂覆在所述反射片本体结构一侧的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32的一端与所述反射涂层连接,另一端与背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胶带的宽度等于与所述导电胶带的一端连接的所述反射涂层32的一侧的边缘的长度。为了有效的将反射片本体结构中的静电全部导出,所述导电胶带的宽度等于与所述导电胶带的一端连接的所述反射涂层32的一侧的边缘的长度,即所述导电胶带完全覆盖所述反射涂层32的一侧的边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反射片,包括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背板上的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包括: 设置在背板上的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反射涂层,所述反射涂层具有一用于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的导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内的导电粒子层,所述反射涂层通过一导电带与所述导电粒子层配合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粒子层由均匀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中的多个导电粒子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粒子包括: 由塑料制成的球体结构; 包覆在所述球体结构外表面的导电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层包括: 包覆在所述球体结构外表面的、至少包括镍的第一金属层; 包覆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外表面的、至少包括金的第二金属层。
6.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射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电粒子层配合将反射片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引到背板上的导电带,所述导电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射涂层一侧,另一端可与背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为导电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带的宽度等于与所述导电胶带的一端连接的所述反射涂层的一侧的边缘的长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反射片包括设置在背光模组中背板上的本体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设置在背板上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反射涂层,所述反射涂层具有一用于将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静电导出到背板上的导电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电结构的设置,将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的静电导出,消除静电吸附,解决因静电吸附导致的膜片褶皱不良。
文档编号F21V7/22GK203052534SQ2012207407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朱昆鹏, 贾智帅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