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导光板与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417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导光板与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导光板与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外壳、框架以及显示模组。框架接合于外壳。显示模组包括背盖、导光板、承载元件、显示面板以及光学膜片组。背盖接合于框架。导光板承载于背盖上且具有出光面和相对于出光面的底面。导光板至少邻近于两侧的背面胶合于背盖。导光板的材质为玻璃。承载元件承载于导光板上。显示面板承载于承载元件上。光学膜片组配置于显示面板与导光板之间。复合式导光板包括第一及第二子导光板。第二子导光板叠合于第一子导光板上并结合第一子导光板,第一与第二子导光板的厚度的比值是落在大于等于0.2且小于等于5的范围内。
【专利说明】复合式导光板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将显示模组的背板设计为外观件的显示装置,以及一种复合式导光板与具有复合式导光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半导体产业及相关电子产业日益发达,移动电话(mobile phone)、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数字摄影机(digital video camera)、笔记本电脑(notebook)、桌上型电脑及平面电视等数字化工具无不朝向更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方向发展。在使用这些产品时,显示荧幕是不可或缺的界面,透过上述产品的显示荧幕将可以为使用者的操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已成为显示荧幕的主流。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装置下方必须设置光源,以提供显示画面时所需光线。
[0003]以笔记本电脑而言,显示模组组装于显示装置的后盖与前框之间。近年来,已有部分厂商推出薄型笔记本电脑。在采用薄型设计的状况之下,一般来说,已知的作法之一为将显示模组的框架与后盖整合在一起,用以减少零组件的堆叠。在此种设计方式之下,为了避免后盖翘曲而挤压显示模组,且为了避免后盖承受外力时直接压迫结构强度较弱的导光板,显示模组与后盖之间需留有较大的间隙,造成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不易薄化。此外,后盖作为显示装置中结构强度的主要来源,故后盖势必不能太薄,也限制了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另外,一般导光板的材质为树脂材料,容易因受热或吸收湿气而膨胀,若导光板的多侧都进行胶合固定于显示模组的框架,导光板膨胀时会因膨胀方向受限而产生结构变形并导致显示画面异常,所以已知导光板仅单侧进行胶合固定,但此设计将使显示模组具有较差的结构强度。
[0004]中国专利第CN101936509号揭露一种背光模组结构及制造方法,其导光板采用光学玻璃板,以增加背光模组结构强度。中国专利第CN102354014号揭露一种于导光板的非入光侧上设置支撑肋的显示模组。中国台湾专利第TWM429116号揭露一种导电化学强化玻璃制造一体成型背光模组,其结构通过一体成型来达到薄型化的优点。中国台湾专利第TWM342603号揭露一种复合式导光结构。中国台湾专利
【发明者】萧淳中, 陈世璋, 萧增科, 李政宗 申请人: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