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0415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



背景技术:

城市路灯照明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目前只能满足道路照明需要不能够实现对单灯的控制:白天检修须全路段亮灯,夜间修灯主要靠维护人员开车在市里巡视,对重要节点的维护驻留时间长,各路段坏灯维修不及时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照明事业的发展,对路灯照明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完成对城市路灯的定时开关,维修维护等工作。目前国内外传统的路灯,不仅能耗很高,而且基础设施利用价值很低,无法为现代智慧城市(村镇)建设和通信覆盖提供可用的基础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包括服务器、智能能源管理器、路灯集中控制器、单灯控制箱、灯具和灯杆,所述服务器通过物联网连接智能能源管理器,所述智能能源管理器连接路灯集中控制器,所述路灯集中控制器与单灯控制箱无线连接,所述服务器和智能能源管理器安装在监控中心,所述路灯集中控制器安装在每个路段街口路灯电器箱内,所述单灯控制箱安装在灯杆上部,所述灯具安装在灯杆顶部,所述灯杆按35-45米一个布置在街道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灯控制箱包括:2.4G无线射频模块、智能电源模块、物联网综合传感器和单灯节点控制器,所述2.4G无线射频模块、智能电源模块、物联网综合传感器和单灯节点控制器分别独立安装在单灯控制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联网综合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模块、光照度传感模块、电流传感模块、电压传感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光照度传感模块、电流传感模块、电压传感模块分别集成在物联网综合感器主板上并安装在单灯控制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联网综合传感器还包括光照度传感器探头、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湿度传感器探头,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湿度传感器探头安装在灯具内;所述光照度传感器探头安装在灯杆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接受远程单灯或多灯的开关、调光、检测、管理等控制,达到高效运营、节约成本、降低能耗、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同时自动采集路灯的电压、电流、温度、照度等信息,为远程灯状态诊断、故障报警等提供依据。

2.实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设施,包括:安防监控、交通监控、环境气候监测、城镇(乡村)无线覆盖、多媒体信息传播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具、2-2.4G无线射频模块、3-物联网综合传感器、4-单灯节点控制器、5-灯杆、6-智能电源模块、7-单灯控制箱、8-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湿度传感器探头、9-光照度传感器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包括服务器、智能能源管理器、路灯集中控制器、单灯控制箱7、灯具1和灯杆5,服务器通过物联网连接智能能源管理器,智能能源管理器连接路灯集中控制器,路灯集中控制器与单灯控制箱7无线连接,服务器和智能能源管理器安装在监控中心,路灯集中控制器安装在每个路段街口路灯电器箱内,单灯控制箱7安装在灯杆5上部,灯具1安装在灯杆5顶部,灯杆5按35-45米一个布置在街道两侧;单灯控制箱7包括:2.4G无线射频模块2、智能电源模块6、物联网综合传感器3和单灯节点控制器4,2.4G无线射频模块2、智能电源模块6、物联网综合传感器3和单灯节点控制器4分别独立安装在单灯控制箱7内;物联网综合传感器3包括:温湿度传感模块、光照度传感模块、电流传感模块、电压传感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光照度传感模块、电流传感模块、电压传感模块分别集成在物联网综合感器3主板上并安装在单灯控制箱内7;物联网综合传感器3还包括光照度传感器探头9、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湿度传感器探头8,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湿度传感器探头8安装在灯具1内;光照度传感器探头9安装在灯杆5顶部。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无线网络服务,能够接收通过手机或电脑控制传来的服务器信息,同时反馈路灯本身的电压、电流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实时数据资料,实现对路灯本身的实时控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