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灯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471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面板灯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板灯灯具。



背景技术:

面板灯是一款高档的室内照明灯具,其外边框由金属材料经喷漆或电镀而成,整个灯具设计美观简洁、大气豪华,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面板灯设计独特,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而不失明亮,可有效缓解眼疲劳。面板灯还能防辐射,不会刺激孕妇、老人、儿童的皮肤。目前的面板灯灯壳为组合式,采用背板和面环两套结构,通过上下挤压固定反光纸、导光板、扩散板等光学组件,该传统的面灯结构较为复杂,模具成本高,且两套结构件在固定时存在接触热阻,散热较差;安装比较麻烦,而且散热性能不是很好,为了满足安全的需要,电源大都采用隔离电源,这种隔离电源在相同功率情况下,电源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电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电源效率较高的面板灯灯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面板灯灯具,包括面板、光学组件、光源组件、背板、电源组件;所述的面板的底面固接在背板上,光学组件安装在面板与背板之间,光源组件设置在面板与背板之间且位于光学组件的下方;所述的面板与背板皆由塑料材料制成,电源组件安装在背板的中部且位于光学组件的下方。

所述的面板中部为通孔,光学组件安装在面板与背板之间且覆盖面板的中孔。

所述的背板上部具有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卡接在面板的中孔内壁上;所述的光源组件为灯带,呈环状,其设置在背板环形凸缘的内壁上。

所述的光学组件由扩散板、导光板、反光纸构成,扩散板、导光板、反光

纸自上而下依次叠合在一起。

所述的电源组件为非隔离电源。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面板与背板皆由塑料材料注塑或压铸成型,具有较好的绝缘性,故可采用绝缘性能较差但体积较小、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非隔离电源。本实用新型光学组件和驱动组件采用正装方式装配,通过扩散板与主体结构件卡扣固定,将导光板固定在灯具腔内,固定方式更加简便可靠,采用一套模具成型,固定基板的侧边更薄,且不存在接触热阻,易与面板灯侧边空气对流换热,整体散热效果更佳,若需做大功率,还可以用金属或者内部加嵌件的方式,把散热件缩减成一件或两件,采用自动化工艺方式装配小面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沿P-P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面板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面板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面板灯灯具,包括面板1、电源组件2、光学组件3、光源组件4、背板(散热件)5。

所述的面板1中部为通孔,面板1的底面通过卡接的方式固接在背板5上,光学组件3安装在面板1与背板5之间且覆盖面板1的中孔。所述的背板5上部具有环形凸缘51,该环形凸缘51卡接在面板1的中孔内壁上;所述的光源组件3为灯带,呈环状,其设置在背板5环形凸缘51的内壁上,且位于光学组件3的下方。所述的电源组件2为非隔离电源,该电源组件2安装在背板5的中部且位于光学组件3的下方。所述的面板1与背板5皆由塑料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学组件3由扩散板31、导光板32、反光纸33构成,扩散板31、导光板32、反光纸33自上而下依次叠合在一起。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装配方式,包括电源组件2’、光学组件3’、光源组件4’、背板5’,其主要不同就在于将光学组件3’、光源组件4’、背板5’先装配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其装配方法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