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光模块上自动嵌置光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031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在背光模块上自动嵌置光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背光模块贴附导光板的后组装光条的技术,特别有关一种在背光模块上自动嵌置光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例如行动电话或掌上型电脑(PDA)等都装配有背光模块,在其产制过程中,必须于背光模块的槽框中贴附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并且组装光条(Light Bar)。

其中,为了避免光条组装过程去影响导光板贴附时的平整合格率,一般都会在背光模块的槽框内先贴附导光板,而后再于槽框的一侧端边嵌置安装光条。

由于光条及背光模块待嵌置光条的端边之间具有跺口状(或称凹凸齿状)的特征轮廓需相互嵌接配合,实务上,由于光条为软性的排状物件,因此光条的嵌接组装必须具有巧劲的,通常都仰赖人工进行组装;截至目前,并未见有以自动化设备对背光模块槽框中的光条进行嵌接组装,乃至于影响背光模块的组装暨产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善传统仰赖人工来嵌置光条的作业方式,造成背光模块的组装暨产制效率欠佳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背光模块上自动嵌置光条的装置,其技术手段包括:一第一转台,其周边设有多个工作区站,该第一转台的台面配置有多个对应所述工作区站的第一治具,该背光模块定位于第一治具中;一第二转台,邻近配置于该第一转台一侧,该第二转台的台面配置有一第二治具,该第二治具坐落于所述多个工作区站的其中之一,该光条容置于第二治具中;一撷取器,坐落于该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之间且具有双轴向的移动能力,该撷取器能撷取第二治具中的光条在一轴线方向进行二维移动进而嵌置于第一治具中的背光模块上。

在进一步实施中,所述多个工作区站包含一嵌置区站,该第二转台的第二治具坐落于嵌置区站内。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撷取器包含一驱动单元,该撷取器经由驱动单元的带动而撷取该光条进行二维移动。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撷取器包含一基座上内埋多个能产生负压吸力的吸嘴。其中该基座底部形成一平面,所述多个吸嘴内埋于该平面内,该光条被吸嘴吸附时接触该平面。所述多个吸嘴沿该轴线方向而呈一直线排列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技术效果在于:将背光模块上嵌置光条的作业自动化,以取代传统仰赖人工来嵌置光条的作业方式,能有效的提升背光模块的组装暨产制效率。

除此之外,有关本实用新型可供据以实施的相关技术细节,将在后续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图式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背光模块、导光板与光条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撷取器的侧视图;

图3a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至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转台;11第一治具;12定位槽;121凹槽;13第一弧形路径;20第二转台;21第二治具;22容置槽;23第二弧形路径;30撷取器;31基座;32平面;33吸盘;40驱动单元;41滑台;42滑轨;43伺服马达;44螺杆;50背光模块;51槽框;60导光板;70光条;71歧部;81定位区站;811第一吸附器;82贴附区站;821第二吸附器;83嵌置区站;84压合区站;84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揭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在背光模块上自动嵌置光条的装置,包括一第一转台10、一第二转台20及一撷取器30,其中:

该第一转台10能经由马达的驱动而于等圆周路径上的若干个特定角度之间进行精确定位及旋动位移之间歇性动作。该第一转台10周边设有多个工作区站,所述工作区站包含一定位区站81、一贴附区站82、一嵌置区站83及一压合区站84,该第一转台10的台面上配置有多个对应所述工作区站的第一治具11,该第一治具11经由第一转台10的带动而沿一第一弧形路径13依序旋移至定位区站81、贴附区站82、嵌置区站83及压合区站84。进一步的说,该第一治具11内形成有一定位槽12,该背光模块50是容置于定位槽12内而定位于第一治具11中。

该第二转台20是邻近配置于第一转台10的一侧,该第二转台20能经由马达的驱动而于等圆周路径上的若干个特定角度之间进行精确定位及旋动位移之间歇性动作。该第二转台20上配置有一第二治具21,该第二治具21形成有至少一对应光条70轮廓形状的容置槽22,该第二治具21凭借容置槽22来容置光条70,该第二治具21经由第二转台20的带动而沿一水平的第二弧形路径23进行间歇性的位移及停止,使第二治具21旋移至嵌置区站83内。进一步的说,所述容置槽22的数量可为三,能增加第二治具21放置光条70的数量,减少操作人员放置光条70至第二治具21的次数及时间,进而提升本装置在嵌置光条70时的作业效率。在具体实施上,该光条70是以平行于一轴线方向的方式而容置于第二治具21中,该轴线方向在实施上是指平行于Y轴向的方向,但不以此型态为限。

该撷取器30是坐落于第一转台10与第二转台20之间,该撷取器30能撷取第二治具21中的光条70嵌置于第一治具11中的背光模块50上,该撷取器30包含一具双轴向移动能力的驱动单元40上,该撷取器30经由驱动单元40的带动进而移动光条70。进一步的说,该驱动单元40包括一滑台41,该撷取器30是配置于滑台41上,该滑台41是滑设于一水平向的滑轨42上,该滑台41能经由滑轨42而沿X轴向往复位移,该滑台41上固设有一伺服马达43,该伺服马达43经由一螺杆44与撷取器30相连结,使该撷取器30能经由伺服马达43的驱动而沿Z轴向往复位移。更进一步的说,该撷取器30在撷取光条70移动进而嵌置于背光模块50上的过程中,该光条70是维持与上述轴线方向平行的状态,也就是说该撷取器30在移动光条70的过程中,只需要进行二维移动,不用对光条70进行旋转或翻转等动作,因此能简化用来带动撷取器30移动的驱动单元40的结构复杂度。

请合并参阅图1、图3及图3a,说明该撷取器30包含一长条状的基座31,该基座31内埋有多个能产生负压吸力的吸嘴33,该撷取器30是经由所述多个吸嘴33以吸附的方式撷取光条70,所述多个吸嘴33在实施上是呈现出一直线间隔排列状且平行于上述的轴线方向,能便于吸嘴33吸附光条70。进一步的说,该基座31底部形成有一平面32,所述多个吸嘴33是内埋于该平面32内,凭借该光条70被吸嘴33吸附时接触该平面32,使为软性的排状物件的光条70能平整的嵌置于背光模块50内。

请参阅图2,说明该背光模块50形成有一槽框51,先将导光板60贴附于背光模块50的槽框51内,再将光条70嵌置于槽框51内具有跺口状(或称凹凸齿状)的特征轮廓的一侧端边,进而完成于背光模块50上嵌置光条70的作业。进一步的说,该光条70一侧端边延伸形成有一具有特殊轮廓形状的歧部71,该歧部71在实施上是用来电连接一控制单元(未绘示),凭借该控制单元控制光条70发光。此外,由于光条70一侧端边延伸形成有歧部71的关系,因此第一治具11的定位槽12的端边形成有用来容置该歧部71的凹槽121(如图4所示)。

请依序参阅图4至图7,说明该第一治具11经由第一转台10的带动而旋移至定位区站81内(如图4所示),凭借第一吸附器811将背光模块50置入第一治具11中,利用该第一治具11来定位背光模块50,以利于背光模块50接受后续的加工作业;接着,该第一治具11经由第一转台10的带动而旋移至贴附区站82内(如图5所示),凭借第二吸附器821将导光板60贴附于第一治具11中的背光模块50的槽框51内;然后,该第一治具11经由第一转台10的带动而旋移至嵌置区83内(如图6所示),该第二治具21经由第二转台20的带动而旋移至嵌置区站83内,该撷取器30凭借驱动单元40的带动而撷取第二治具21内的光条70进而嵌置于背光模块50的槽框51内;最后,该第一治具11经由第一转台10的带动而旋移至压合区站84内(如图7所示),凭借压板841将光条70紧密的压合背光模块50的槽框51内,使背光模块50、导光板60及光条70结合为一体,进而完成本次光条70嵌置于背光模块50上的作业。

以上实施例仅为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