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7215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顶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新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顶灯。



背景技术:

汽车在晚上行驶时,难免会出现会车的情况,现有的汽车车顶灯由于其亮度过高,如果照射到对面车辆时,会使车辆驾驶人员出现暂时性失明,这对于开车的驾驶员来说是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的,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新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顶灯,通过检测对面车辆灯光和环境灯光自动对车顶灯进行调节亮度,以保证在环境足够亮时车顶灯不需要改到最大亮度,有效保证会车时的行驶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顶灯,包括车顶灯,车顶灯上设有灯珠与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通过微电脑连接于灯珠,车顶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顶板、上顶珠、上顶珠扣、下连接柱、下顶珠扣、下底板、下顶珠、固定螺丝、连接器、吸盘压扣、吸盘连接柱与吸盘,上顶板上部固定连接于车顶灯上,下部连接于上顶珠扣,上顶珠配合设于上顶珠扣内,上顶珠连接于下连接柱,下连接柱连接于连接器,连接器连接于下顶珠扣,下顶珠配合设于下顶珠扣内,下顶珠扣连接于下底板,下底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吸盘一侧,吸盘压扣通过吸盘连接柱固定于吸盘另一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车顶灯整体采用L型结构设置,车顶灯由灯罩、灯架、灯座与端部固定板对应连接组成,灯罩上设有连接固定板,灯珠与光学传感器分别设于灯架上,灯座固定连接于固定装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灯架设于灯罩与灯座之间,灯罩与灯座两端分别通过端部固定板固定。

进一步而言,所述灯架上设有若干灯孔,灯珠对应设置于灯孔内,光学传感器设于若干灯孔之间位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灯架通过嵌入块连接于灯罩上。

本新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光学传感器来检查外在光线,经微电脑进行计算当时的亮度是否合适,然后对灯珠的亮度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避免了会车时的危险,另外,固定装置采用吸盘结构设置,简化了传统的安装方式,无须对车体进行改造,且具有多方位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新实用新型车顶灯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图。

1.上顶板;2.上顶珠;3.上顶珠扣;4.下连接柱;5.下顶珠扣;6.下底板;7.下顶珠;8.固定螺丝;9.连接器;10.吸盘压扣;11.吸盘连接柱;12.吸盘;20.车顶灯;21.灯罩;22.灯架;23.灯座;24.端部固定板;30.固定装置;40.灯珠;41.灯孔;42.嵌入块;50.连接固定板;60.光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新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车顶灯,包括车顶灯20,车顶灯20上设有灯珠40与光学传感器60,光学传感器60通过微电脑连接于灯珠40,车顶灯2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30。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光学传感器60来检查外在光线,再经过微电脑进行计算当时的亮度是否合适,然后对灯珠40的亮度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避免了会车时的危险。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先在微电脑上设定亮度对比预案。

更具体而言,所述固定装置30包括上顶板1、上顶珠2、上顶珠扣3、下连接柱4、下顶珠扣5、下底板6、下顶珠7、固定螺丝8、连接器9、吸盘压扣10、吸盘连接柱11与吸盘12,上顶板1上部固定连接于车顶灯20上,下部连接于上顶珠扣3,上顶珠2配合设于上顶珠扣3内,上顶珠2连接于下连接柱4,下连接柱4连接于连接器9,连接器9连接于下顶珠扣5,下顶珠7配合设于下顶珠扣5内,下顶珠扣5连接于下底板6,下底板6通过固定螺丝8固定于吸盘12一侧,吸盘压扣10通过吸盘连接柱11固定于吸盘12另一侧。传统车顶灯的安装方式是以打螺丝固定,对车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改变了传统的安装方式,以无损的方式快速拆装,同时适用于所有车型,具有万向方向调节的功能。

更具体而言,所述车顶灯20整体采用L型结构设置,车顶灯20由灯罩21、灯架22、灯座23与端部固定板24对应连接组成,灯罩21上设有连接固定板50,灯珠40与光学传感器60分别设于灯架22上,灯座23固定连接于固定装置30。灯罩21上设有连接固定板50的作用在于预留了传统安装方式模块,取代了传统单一的安装方式。采用L型结构有效检查前方120度角度的范围。

更具体而言,所述灯架22设于灯罩21与灯座23之间,灯罩21与灯座23两端分别通过端部固定板24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有效起到保护灯架22的作用,提高其使用寿命。

更具体而言,所述灯架22上设有若干灯孔41,灯珠40对应设置于灯孔41内,光学传感器60设于若干灯孔41之间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光学传感器60与灯珠40的电连接。

更具体而言,所述灯架22通过嵌入块42连接于灯罩21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进一步固定灯架22,保护的同时便于安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新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新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新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新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