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066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成为每个家庭生活必须品,汽车不仅仅是传统的代步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时尚个性展示的载体,汽车迎宾投影灯应运而生,当车门打开时,迎宾投影灯会投射出个性化图案,例如“welcome”等图案。

众所周知,夜间车辆停靠在路边时,由于漆黑,停靠车辆后面的行车由于看不清道路前方是否有停车,很容易撞到前方的停靠车辆上,造成追尾等事故,这样就给夜间的行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汽车迎宾投影灯除了能够成为人们时尚个性展示的载体外,还能给夜间行车带来一定的警示作用,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通过专利检索,中国专利号:2016103739067,申请日:2016年05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安装于车辆上的地毯灯,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安装于车辆上的地毯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申请案中的地毯灯包括灯部件、聚光镜和图案镜片,灯部件位于聚光镜的下方,图案镜片位于聚光镜的上方,图案镜片上设有图案,灯部件发出的光线通过聚光镜聚光后,经由图案镜片发射出去。该申请案通过将灯部件、聚光镜和图案镜片安装到车辆的两侧,灯部件发出的光线通过聚光镜聚光后,经由图案镜片发射出去,发射出去的光线打到地面上,打到地面上的光线图案可以通过图案镜片设定,即使漆黑状态下,后方的行车或自行车也可以看到道路前方停靠车辆两侧打出的光线,起到警示作用,确保后方行车和自行车的正确行驶,避免了由于天黑看不清道路前方停靠车辆带来的安全隐患。但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申请案中的地毯灯不能在地面上形成照度均匀的照明,且地面上形成的光线图案不能满足边缘清晰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夜间漆黑而导致停靠车辆看不清,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地面上难以形成照度均匀的照明,以及边缘清晰度差等不足,提供了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停靠车辆周身形成照度均匀的光线图案,且形成的光线图案能够满足边缘清晰度要求,进而解决因夜间漆黑而导致停靠车辆看不清问题,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包括灯部件和设置于灯部件一侧的微反射镜阵列,该灯部件发出的光线经微反射镜阵列反射出去形成光线图案。

进一步地,还包括积分棒和增亮膜,其中,所述的积分棒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的增亮膜设置在出射面上,上述的灯部件设置在入射面的一侧,上述的微反射镜阵列设置在出射面的一侧,灯部件发出的光线依次通过入射面、反射面、出射面和增亮膜后形成与积分棒的中轴线相平行的入射光线,该入射光线经微反射镜阵列反射出去形成反射光线,且该入射光线与微反射镜阵列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部件沿积分棒的中轴线到微反射镜阵列的距离为5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反射镜阵列至少由一个微反射镜单元构成,该微反射镜单元的控制参数包括尺寸、旋转角度、倾斜角度和离轴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反射镜阵列由200x200个微反射镜单元构成,每个微反射镜单元的尺寸均为125x125um。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射面沿入射面至出射面的方向依次包括一开口逐渐扩大的喇叭形段和一等截面开口段,两段一体成型,且两段的中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板,上述的灯部件和积分棒均安装于驱动板上且位于驱动板的同一侧,所述的驱动板与灯部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体,上述的灯部件和微反射镜阵列均设置于保护壳体内,且该保护壳体上设置有供反射光线通过的透明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部件为led灯。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能够在停靠车辆周身形成照度均匀的光线图案,且形成的光线图案能够满足边缘清晰度要求,进而解决因夜间漆黑而导致停靠车辆看不清问题,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本发明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其积分棒的反射面沿入射面至出射面的方向依次包括一开口逐渐扩大的喇叭形段和一等截面开口段,两段一体成型,且两段的中轴线相重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该反射面的结构设计使得出射面的截面尺寸大于入射面的截面尺寸,从而能够扩大经反射的光线的光斑截面尺寸,有利于减小光线角度,改善光线的均匀性,避免光斑能量集中,因此,本发明中积分棒的设置可使地面上形成照度均匀的光线图案。同时,通过在积分棒的出射面上设置增亮膜,使得灯部件发出的光线经积分棒射出后得到的入射光线相互平行,从而保证灯部件发出的光线均能打到微反射镜阵列上,实现对光线的充分利用,提高光线图案的亮度。

(3)本发明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其微反射镜阵列由200x200个微反射镜单元构成,每个微反射镜单元的尺寸均为125x125um。该微反射镜单元所选取的个数及尺寸,使得在根据不同的光线图案设计微反射镜阵列时,既不会增加微反射镜阵列的加工难度,同时还能满足光线图案的边缘清晰度要求。而微反射镜单元的旋转角度、倾斜角度和离轴高度,直接决定光线图案的形状,本发明通过同时控制旋转角度、倾斜角度和离轴高度,使得到的光线图案与目标图案最接近。

(4)本发明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其入射光线与微反射镜阵列之间的夹角为30-60°,该夹角的取值范围使得安装于底盘任意位置上的警示灯,都能使光线图案落在汽车周身的合理位置,保证警示效果;灯部件沿积分棒的中轴线到微反射镜阵列的距离为50mm,该50mm的距离取值使得地面上形成的光线图案既满足亮度要求,又满足尺寸要求,从而进一步保证警示效果。

(5)本发明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其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灯部件旋转前后对应的光线图案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灯部件同轴移动前后对应的光线图案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驱动板;2、灯部件;3、积分棒;4、增亮膜;5、微反射镜阵列;6、保护壳体;7、透明部件;8、反射光线;9、入射光线;10、光线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如图1所示,包括灯部件2和设置于灯部件2一侧的微反射镜阵列5,该灯部件2发出的光线经微反射镜阵列5反射出去形成光线图案10。本发明中灯部件2可以为任何能够发出肉眼可视光线的光源。申请人在选取时,考虑到由于led灯发光节能、体积小、稳定性强、颜色多变,故本实施例中的灯部件2选led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灯部件2为多个led灯构成的led阵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光学器件明显减少,进而成本降低,且通过微反射镜阵列5得到的光线图案10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该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还包括积分棒3和增亮膜4,其中,积分棒3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增亮膜4设置在出射面上,灯部件2设置在入射面的一侧,微反射镜阵列5设置在出射面的一侧,灯部件2发出的光线依次通过入射面、反射面、出射面和增亮膜4后形成与积分棒3的中轴线相平行的入射光线9,该入射光线9经微反射镜阵列5反射出去形成反射光线8。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积分棒3的反射面沿入射面至出射面的方向依次包括一开口逐渐扩大的喇叭形段和一等截面开口段,两段一体成型,且两段的中轴线相重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该反射面的结构设计使得出射面的截面尺寸大于入射面的截面尺寸,从而能够扩大经反射的光线的光斑截面尺寸,有利于减小光线角度,改善光线的均匀性,避免光斑能量集中,因此,本发明中积分棒3的设置可使地面上形成照度均匀的光线图案10。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光线9与微反射镜阵列5之间的夹角为30-60°,该夹角的取值范围使得安装于底盘任意位置上的警示灯,都能使光线图案10落在汽车周身的合理位置,保证警示效果。灯部件2沿积分棒3的中轴线到微反射镜阵列5的距离为50mm,针对现有高度的底盘汽车,该50mm的距离取值使得地面上形成的光线图案10既满足亮度要求,又满足尺寸要求,从而进一步保证警示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积分棒3的出射面上设置增亮膜4,使得灯部件2发出的光线经积分棒3射出后得到的入射光线9相互平行,从而保证灯部件2发出的光线均能打到微反射镜阵列5上,实现对光线的充分利用,提高光线图案10的亮度。

前述提到的微反射镜阵列5至少由一个微反射镜单元构成,该微反射镜单元的控制参数包括尺寸、旋转角度、倾斜角度和离轴高度。本实施例中的微反射镜阵列5由200x200个微反射镜单元构成,每个微反射镜单元的尺寸均为125x125um。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微反射镜单元的个数及尺寸,直接影响到光线图案10的边缘清晰度,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微反射镜单元的个数及尺寸的选取,使得在根据所需要的不同光线图案10设计微反射镜阵列5时,既不会增加微反射镜阵列5的加工难度,同时还能满足光线图案10的边缘清晰度要求。而微反射镜单元的旋转角度、倾斜角度和离轴高度,直接决定光线图案10的形状,本发明通过同时控制旋转角度、倾斜角度和离轴高度这三个参数,使得到的光线图案10与目标图案最接近。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还包括驱动板1,灯部件2和积分棒3均安装于驱动板1上且位于驱动板1的同一侧,其中,驱动板1与灯部件2电连接。本发明中驱动板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向灯部件2发送驱动信号,驱动灯部件2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为灯部件2和积分棒3提供安装点。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警示灯还包括保护壳体6,灯部件2和微反射镜阵列5均设置于保护壳体6内,且该保护壳体6上设置有供反射光线8通过的透明部件7。

如图2所示,通过旋转灯部件2,可改变入射光线9与微反射镜阵列5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得地面上形成的光线图案10位于不同的位置。综上所述,针对同一高度底盘的汽车,通过调节入射光线9与微反射镜阵列5之间的夹角,使得底盘上不同位置处的警示灯经微反射镜阵列5反射出去形成的光线图案10位于同一位置(该位置即为上述所说的合理位置),因此可以通过在底盘上增加警示灯的数量已达到提高光线图案10的亮度,同时还能克服警示灯安装位置受限制的不足。

如图3所示,通过同轴移动灯部件2,可改变灯部件2沿积分棒3的中轴线到微反射镜阵列5的距离,从而使得地面上形成的光线图案10尺寸不同,进而亮度也不同。综上所述,针对同一高度底盘的汽车,通过控制灯部件2沿积分棒3的中轴线到微反射镜阵列5的距离为定值,就可以保证地面上形成的光线图案10尺寸、亮度一致。

通过将本发明中介绍的警示灯安装于汽车底盘两侧,可在停靠车辆的两侧地面上形成照度均匀且边缘清晰度高的光线图案10,确保在漆黑状态下,后方的行车也可以看到道路前方的停靠车辆,进而起到警示作用,使得后方行车能够正确行驶,从而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