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26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射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大功率LED高杆灯普遍功率偏小,业内做到200W的功率就很优秀了,而且大都采用铝基板或者铜镀银的基板,在散热方面也严重不良,对灯体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散热严重不良的具有很大安全隐患,另外,一般的高杆灯的高度在20-45M之间,照射范围在3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之间,那么安装在20米高的地方灯具配光的角度就相对来说大很多,相对45米的高度来说,目前市场上的LED灯具无法现实变角度的调光,具有特定调光的价格非常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包括灯体、散热器、电器盒、灯体支架和安装在灯体内的多个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COB灯组件、安装片和反射杯,COB灯组件固定在安装片内,反射杯设置在安装片的正面上,散热器安装在灯体的底部,并且安装片的背面抵接在散热器上,散热器的背面具有多个散热翅片,电器盒安装在散热器的底部,所述的灯体支架的两端铰接在灯体上;电器盒包括连接架、上盖和底盖,连接架安装在散热器的底部,底盖安装在连接架上,底盖和上盖形成电池容纳腔;COB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及一体化封装于所述基板的印刷电路中的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驱动模块和发光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贴片电阻及贴片电容,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个裸晶LED并构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至少一个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挡墙,发光模块位于所述挡墙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器包括由铝合金框架和并列组合安装在铝合金框架内的若干块毛细散热板组合而成;所述的毛细散热板内设有一腔室,腔室包括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及工作流体;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相连;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和所述腔室共同形成一蒸汽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器元件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裸晶LED、裸晶IC芯片,四个裸晶整流二极管、三个贴片电阻及两个贴片电容,所述三个贴片电阻分别为第一贴片电阻及两个外部贴片电阻,其中,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贴片电阻及贴片电容构成驱动模块;所述多个裸晶LED构成发光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模块通过点胶或喷涂胶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至少一个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COB光源组件还包括反射杯压圈,反射杯压圈罩在反射杯上,并且反射杯压圈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灯体包括面框和灯壳,面框内装有透光玻璃,面框与灯壳形成容纳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散热能力强,不易出现灯壳体内部热量积聚的现象,同时采用铝合金框架组合散热板的方式也大大增加了灯具内部受力时的抗挤压、抗变形能力,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较高的安装高度时,一方面通过灯体支架来实现变角度的调光,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将发光模块划分为独立的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可实现光源色温调节,达到冷色温白光、暖色温白光,冷暖光源混合后中间色温段的高质量白光等多种色温光源转换,经济适用性强、控制简单,可有效提高光源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中毛细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COB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COB光源的工作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壁灯,包括灯体12、散热器、电器盒、灯体支架和安装在灯体12内的多个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COB灯组件3、安装片4和反射杯2,COB灯组件3固定在安装片4内,反射杯2设置在安装片4的正面上,散热器安装在灯体12的底部,并且安装片4的背面抵接在散热器上,散热器的背面具有多个散热翅片6,电器盒安装在散热器的底部,所述的灯体支架2的两端铰接在灯体12上;电器盒包括连接架10、上盖8和底盖9,连接架10安装在散热器的底部,底盖9安装在连接架10上,底盖9和上盖8形成电池容纳腔7;COB光源组件6包括基板及一体化封装于所述基板的印刷电路中的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驱动模块和发光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贴片电阻及贴片电容,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个裸晶LED并构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至少一个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挡墙,发光模块位于所述挡墙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的表面覆盖有导热绝缘不透明材料,可有效避免光辐射对裸晶IC芯片及裸晶整流二极管正常性能的影响,所述导热绝缘不透明材料优选为高导热不透明硅胶。当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的安放位置与所述挡墙的位置相对应时,所述挡墙将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的表面覆盖,所述挡墙为导热绝缘不透明材料,此方案将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与LED发光模块封装在一体,可以减小COB光源的体积;当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的安放位置与所述挡墙的位置不对应(即,所述挡墙不覆盖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时,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的表面单独覆盖有导热绝缘不透明材料,所述挡墙可以不为导热绝缘不透明材料,此方案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远离LED发光模块,可减少LED发光模块的散热问题。

所述电器元件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裸晶LED(LED)、裸晶IC芯片(IC),四个裸晶整流二极管(2a,2b,2c,2d)、三个贴片电阻(R1,RCSI,RCS2)及两个贴片电容(C1,C2),所述三个贴片电阻(R1,RCSI,RCS2)分别为第一贴片电阻R1及两个外部贴片电阻(RCSI,RCS2)。其中,所述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2a,2b,2c,2d)、贴片电阻(R1,RCS1,RCS2)及贴片电容(C1,C2)构成驱动模块;所述多个裸晶LED构成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通过点胶或喷涂胶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至少一个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

具体地,所述基板为导热绝缘材料基板,优选为高导热、高耐压的陶瓷基板。封装时,根据布线图将导电材料印刷、烧结、电镀至基板上形成印刷电路,并将相应裸晶LED、裸晶IC芯片、裸晶整流二极管(2a,2b,2c,2d)、贴片电阻(R1,RCSI,RCS2)及贴片电容(C1,C2)一体化封装到所述基板上的印刷电路中。其中,所述印刷电路中交流电母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裸晶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经四个裸晶整流二极管(2a,2b,2c,2d)所形成的直流电正极连接所述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中裸晶LED的正极,并通过第一贴片电阻R1接入裸晶IC芯片的供电端口VIN;所述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中裸晶LED的负极分别接入裸晶IC芯片的恒流输出端口OUT1/OUT2;所述裸晶IC芯片的恒流输出电流值设置端口(CS1,CS2)分别连接两个外部贴片电阻(RCSI,RCS2)的一端,所述两个外部贴片电阻(RCSI,RCS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裸晶IC芯片的电源端口VCC/VDD外接两个贴片电容C1/C2的一端,所述两个贴片电容C1/C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散热器包括由铝合金框架11和并列组合安装在铝合金框架11内的若干块毛细散热板5组合而成;所述的毛细散热板5内设有一腔室,腔室包括一第一侧面56和一第二侧面54,第一侧面56和所述第二侧面55上分别设有第一毛细结构53、第二毛细结构52及工作流体51;所述第一毛细结构53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52相连;第一毛细结构53的一侧和所述腔室共同形成一蒸汽通道55;

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径向延伸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腔室的内壁圆周的一半,第一毛细结构的径向延伸范围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径向延伸范围;

所述工作流体51由气态转换为液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毛细散热板5的蒸汽通道55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53向所述第二毛细结构52扩散,并且所述第二毛细结构52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53的体积,减少了气态的工作流体51在扩散时的压力作用,增加了所述工作流体51的循环效率,工作流体51将热量传递至远离热源的位置处进行散热,使得靠近热源的位置处不会累积过多的热量,提高了灯壳的散热效率;同时采用铝合金框架组合的方式也大大增加了灯具内部受力时的抗挤压、抗变形能力;

COB光源组件还包括反射杯压圈1,反射杯压圈1罩在反射杯2上,并且反射杯压圈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器上;

灯体12包括面框15和灯壳14,面框15内装有透光玻璃16,面框15与灯壳14形成容纳腔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COB光源组件设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散热能力强,不易出现灯壳体内部热量积聚的现象,同时采用铝合金框架组合散热板的方式也大大增加了灯具内部受力时的抗挤压、抗变形能力,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较高的安装高度时,一方面通过灯体支架来实现变角度的调光,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将发光模块划分为独立的冷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及暖色温高显色性光源区域,可实现光源色温调节,达到冷色温白光、暖色温白光,冷暖光源混合后中间色温段的高质量白光等多种色温光源转换,经济适用性强、控制简单,可有效提高光源品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