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罩以及制备所述灯罩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365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灯罩以及制备所述灯罩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灯罩以及制备所述灯罩的模具。



背景技术:

灯罩是设在光源外围或灯泡上用以散光,防尘和美观的罩体。目前的灯罩大多采用塑料制成,而塑料灯罩大多采用吹塑工艺制造。而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智能部件大量地应用到灯具上,要求灯罩要便于安装上述的智能部件,这就需要在灯罩上开设一个凹槽。而传统的吹塑工艺由于模具限制无法制作出这种凹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罩,其顶部具有凹槽,方便安装智能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灯罩的模具,其可以制备出具有凹槽的灯罩。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灯罩,其包括灯罩本体,所述灯罩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槽本体以及连接槽本体与灯罩本体的颈部,所述槽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颈部的宽度。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灯罩的模具,该灯罩包括灯罩本体,所述灯罩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槽本体以及连接槽本体与灯罩本体的颈部,所述槽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颈部的宽度;所述制备灯罩的模具包括上模、中模、柔性模芯以及下模;所述上模的底部开设有上模腔,所述中模包括第一中模以及与第一中模相配合的第二中模,所述第一中模上开设有第一中模腔,所述第二中模上开设有第二中模腔,所述第一中模与第二中模合模后形成所述中模,所述第一中模腔与第二中模腔共同形成中模腔;所述柔性模芯的形状与所述凹槽部的形状相同,所述柔性模芯位于所述上模腔内并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下模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中模腔、上模腔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模芯与所述上模卡扣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上对应于所述上模腔的中部设有卡扣块,所述柔性模芯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卡扣块相配合的卡扣槽,所述卡扣块容设于所述卡扣槽内,以卡扣连接所述上模与所述柔性模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机座、设于所述机座上的导柱、中模滑板、第一中模油缸、第二中模油缸、上台板以及上模油缸,所述下模设于所述机座的中部,所述中模滑板设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第一中模、第二中模分别由所述第一中模油缸、第二中模油缸驱动移动并与所述中模滑板滑动连接,所述上台板位于所述中模滑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柱连接,所述上模油缸设于所述上台板上,所述上模由所述上模油缸驱动朝向接近或远离所述中模滑板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台板与所述中模滑板之间的上模板,所述上模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上模油缸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定位板以及定位柱,所述定位板跨设于所述中模滑板上,所述定位柱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沿所述定位孔滑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灯罩,包括灯罩本体,在灯罩本体的顶部开设了一凹槽部,将智能部件安装在上述凹槽部内,使用方便;

制备所述灯罩的模具,采用上模、中模以及下模结合在一起,外加柔性模芯,制造出具有凹槽结构的灯罩,其设备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制备所述灯罩的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述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柔性模芯与上模分离;

图4是图2所述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述模具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制备灯罩的模具在制备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制备灯罩的模具在制备过程中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罩100,包括灯罩本体10,灯罩本体10 的底部开口设置,使得该灯罩100可以罩在灯具上,灯罩本体10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部12,该凹槽部12可以放置智能部件,使用起来很方便。该凹槽部12 包括槽本体13以及颈部14,槽本体13的尺寸大于颈部14的尺寸,使得智能部件放进凹槽部12内后不会轻易掉出。

请参照图2与图3,制备上述灯罩100的模具200,包括上模20、中模30、柔性模芯40以及下模50,上模20的底部开设有上模腔21,中模30包括第一中模31以及与第一中模31相配合的第二中模32,第一中模31上开设有第一中模腔33,第二中模32上开设有第二中模腔34,第一中模31与第二中模32合模后,第一中模腔33与第二中模腔34共同形成中模腔35,中模腔35与上模腔 21共同形成模腔,模腔的形状与灯罩本体100的外形形状相同。柔性模芯40的形状与凹槽部12的形状相同,柔性模芯40位于上模腔21内并与上模20连接。下模50上开设有进气孔51,该进气孔51与中模腔35、上模腔21连通,使得空气由进气孔51吹入中模腔35与上模腔21。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模芯40与上模20卡扣连接,具体是:上模20上对应于上模腔21的中部设有卡扣块22,柔性模芯40的顶部设有与该卡扣块22相配合的卡扣槽41,卡扣块22容设于该卡扣槽41内,以卡扣连接上模20与柔性模芯40。以上所述是盖模具200的结构原理。柔性模芯40可由硅胶、pvc等柔性材料制成。

请参照图4与图5,上述模具200的设备结构是:该模具200还包括机座60、设于机座60侧边处的导柱61、中模滑板70、第一中模油缸80、第二中模油缸 81、上台板90以及上模油缸91。在本实施例中,导柱61数量为四个,分别设在机座60的四个拐角处。下模50设于机座60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下模50 为一柱状体。中模滑板70设于下模50的上方,与导柱61连接,起到固定作用。第一中模31、第二中模32分别由第一中模油缸80、第二中模油缸81驱动朝向接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且第一中模31、第二中模32分别与中模滑板70 滑动连接,第一中模31、第二中模32通过滑动结合在一起或者彼此远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模油缸80、第二中模油缸81通过一连接件82连接在中模滑板70的侧面。上台板90位于中模滑板70的上方并与导柱61连接,上模油缸 91设于上述的上台板90上,上模20由上述上模油缸91驱动朝向接近或远离中模滑板70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油缸91由上台板90的中部向下延伸并与上模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模具200还包括位于上台板90与中模滑板70之间的上模板92,上模20固定在上模板92上,上模板92与导柱61滑动连接并与上模油缸91连接,上模油缸91驱动上模板92移动,上模板92带动上模20移动。

该模具200还包括定位板93以及定位柱94,定位板93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板93跨设于中模滑板70上,定位柱94的一端与上模板92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定位孔内沿该定位孔滑动,以与定位板93滑动连接。

请参照图6与图7,采用上述模具200制备上述灯罩100的工艺为:初始状态,上模、中模、下模以及柔性模芯分离,然后将柔性模芯装在上模上,将加热软化的塑料板加到下模上,中模合模,上模向下移动至接近中模处将塑料板夹紧,通过下模的进气孔51往模腔内加气,使塑料板膨胀,上模继续向下进行合模,将塑料板压制成型,预设时间后定型并开模,将柔性模芯取出灯罩,带有凹槽的灯罩吹塑完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