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式Led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821发布日期:2018-06-19 22:5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链式Led灯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链式Led灯条。



背景技术:

Led发光技术自上世纪初henry joseph round发现碳化硅通电发光以来,已经发展了百年之余,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照明领域依旧是大众最熟知led技术的应用之一,相比于传统灯具,Led环保,可靠性高等特点让其在照明领域大放异彩。目前,Led技术在照明领域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室内与家居照明(如桌面台灯,吸顶灯,隐藏式灯条,商店与博物馆展台),2.室外工作环境照明(汽车车头灯,各种型号手电)。

现有的led照明设备其本身多为硬质结构,在便携性和效果之间相互制衡,常见的具有便携性的照明设备为手电筒,其有效照明范围有限,只能满足很小范围内的照明需求,同时这些设备不能在一些狭小复杂的情况下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而对于市面上存在的一些柔性led照明设备(如:led灯条)都需要外接220v市电,完全不能随身携带,同时其质量参差不齐,并不能承受使用者随意的弯曲折叠,同时还有漏电、短路等危险。而且发出的光,散射范围广,远不能达到较远范围的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链式Led灯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模块化设计,便携,适用于各种对照明设备尺寸需求不同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链式Led灯条,由多个照明单元连接而成,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发光主体、上圆形转轮、下圆形转轮、micro USB公口、micro USB母座,所述上圆形转轮和下圆形转轮分为上下两层套在发光主体上,所述micro USB公口固定在上圆形转轮上,所述micro USB母座固定在下圆形转轮上,所述发光主体内设有Led贴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主体包括圆形底板、Led贴片、锥形匀光桶、柔光板、匀光透镜,所述Led贴片设于圆形底板正中,所述锥形匀光桶的小口端正对Led贴片,锥形匀光桶的大口端正对柔光板,柔光板上方设有匀光透镜,所述圆形底板的底部嵌有万能胶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单个照明单元的控制电路包括型号为STC15F104E的单片机、与micro USB母座相连的输入端、与micro USB公口相连的输出端,输入端包括VCC电源档,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以及GND接地档,输入端的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分别与单片机的P3.0和P3.1两个I/O端口相连,单片机的P3.2口输出PWM信号,单片机的P3.2口和Led贴片之间连接一个三极管,输出端同样包括了VCC电源档、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以及GND接地档,一一与输入端的对应端口连接;整条链式Led灯条设有一个总控制电路,包括控制接口,所述控制接口的档位1与电源相连,档位1作为总闸,档位2、3与单个照明单元的输入端的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相连,档位2设有调档按钮,档位4为接地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圆形转轮和下圆形转轮的接触面上设有180齿的齿轮,上圆形转轮的上方设有用于使上圆形转轮和下圆形转轮紧密接触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链式Led灯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意改变灯条长度,来满足各种场合的照明需求。同时该设计大大增强了空间利用率,允许使用者可以将其拆分随身携带。

2.供电系统外置,使其结构更加小型化,且每个照明单元之间都由micro USB接口相连接,保证了不管灯条的最后一节是哪个单元,都可以用micro USB接口外接电源,进而提升了灯条的泛用性。

3.透射光线柔和均匀,照明效果好。

4.因其柔性且自由组合的特点,能深入各种不规则地形,胜任多种复杂环境下的照明、补光任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个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个照明单元连接成灯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圆形转轮和下圆形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照明单元的控制电路。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条链式Led灯条的总控制电路。

其中:1. micro USB母座、2. micro USB公口、3. 上圆形转轮、4. 下圆形转轮、5. 匀光透镜、6. 柔光板、7. 锥形匀光桶、8. Led贴片、9.万能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链式Led灯条,由多个照明单元连接而成,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发光主体、上圆形转轮3、下圆形转轮4、micro USB公口2、micro USB母座1,所述上圆形转轮3和下圆形转轮4分为上下两层套在发光主体上,所述micro USB公口2固定在上圆形转轮3上,所述micro USB母座1固定在下圆形转轮4上,所述发光主体内设有Led贴片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主体包括圆形底板、Led贴片8、锥形匀光桶7、柔光板6、匀光透镜5,所述Led贴片8设于圆形底板正中,所述锥形匀光桶7的小口端正对Led贴片8,锥形匀光桶7的大口端正对柔光板6,柔光板6上方设有匀光透镜5。

所述圆形底板的底部嵌有美国Fixate的Fixate Gel Pads万能胶垫9,这种胶垫利用物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能够使照明单元牢牢贴在各种材质的物体上,灯条便不会出现脱落或者松动影响照明效果。

进一步的,柔光板为圆形,直径为2.5cm,是由2-3层柔光纸叠加而成,柔光纸的材料为纯白色硫酸纸。柔光板的作用为:在光线从led贴片发出后,将不均匀的光线通过漫反射原理,整合成一道均匀,柔和的光线,便于解决传统照明设备在使用时投射出的光线较暗的问题。

进一步的,匀光透镜底面为圆形,底面直径为3cm,整体类似平凸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凸透镜材料选用无色透明的光学树脂。匀光透镜的作用为:将原本经由柔光板较为分散的光线变得更加集中且均匀,使最终投射出的光线能形成均匀、柔和、较为平行的光柱。

在本实施例中,上圆形转轮的内径半径为15.125mm,下圆形转轮的内径半径为14.875mm,上面的转轮比下面的转轮稍微大一点,是为了便于给micro USB母座的外壳留出空间以及结构的美感。所述上圆形转轮和下圆形转轮的接触面上设有180齿的齿轮,上圆形转轮的上方设有用于使上圆形转轮和下圆形转轮紧密接触的弹簧。在转动转轮时,将两个转轮分别上下拔开,这样齿轮分开不咬合,转轮可自由旋转,当灯珠组合形状确定后,将转轮靠拢。上圆形转轮上方的弹簧将两个轮转压紧,两个转轮接触面上的齿轮咬合,摩擦力增大,则转轮无法旋转,锁死转轮,固定灯珠组合,使其难以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在micro USB母座接口上留有一小块区域,在上面粘有3M公司生产的磁力胶贴,胶贴厚度仅有0.5mm,胶贴的两面一面贴在母座上的空白区域,一面具有磁力能够吸住公口与母座连接后公口与空白区域,使照明单元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单个照明单元的控制电路包括型号为STC15F104E的单片机、与micro USB母座相连的输入端、与micro USB公口相连的输出端,该控制电路设于发光主体内。输入端包括VCC电源档,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以及GND接地档,输入端的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分别与单片机的P3.0和P3.1两个I/O端口相连,单片机的P3.2口和Led贴片之间连接一个三极管,通过三极管的打开闭合控制LED的闪烁,单片机的P3.2口输出PWM信号,通过调节占空比控制LED的亮度,输出端同样包括了VCC电源档、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以及GND接地档,一一与输入端的对应端口连接;如图6所示,整条链式Led灯条设有一个总控制电路,包括控制接口,所述控制接口的档位4为接地端,档位1与电源相连,档位1作为总闸,通过它完成整个灯条的通断电,档位2、3与单个照明单元的输入端的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相连,档位2设有调档按钮,通过对该按钮的操作,该控制电路将控制信号传达至单个照明单元的输入端,输入端的亮度调节加档、亮度调节减档接收来自于控制电路的信号,将其传送到单片机程序中,通过程序调节PWM波形的占空比,从而实现Led多档亮度。单个照明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与相邻照明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将控制电路的信号传递出去。

在使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micro USB公口2、micro USB母座1将多个小的照明单元连接成灯条,连接后的灯条通过上圆形转轮3和下圆形转轮4之间的转动就能在水平面内调节相邻照明单元的位置,具有高度灵活性,整个灯条可以在平面内任意弯曲,使灯条在墙角等不规则平面上都可以得到应用。灯条的长度也完全可以由照明单元的多少来决定。当使用者连接好灯条后,可以将灯条末端的micro USB母座与总控制电路相连,从而向灯条供电,并且控制灯条亮度。Led贴片8通电发亮后,光线先通过锥形匀光桶7进行初步匀光,之后,光线再穿过柔光板6进一步柔化光线,最后经由匀光透镜5转变为平行光线射出。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