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式厂房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1290发布日期:2018-12-11 19:5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管式厂房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厂房采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管式厂房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厂房大都采用卤素灯、无极灯或LED灯来照明,这些灯具不仅投资大,消耗能源多,维修费用高,使用寿命短,所以一些厂房通过导管式的采光进行照明,但是现有技术自然光采光照明效率及效果不高,且防水和连接结构设计上存在不足,会在部件结合处以及墙壁结合处产生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式厂房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自然光采光照明效率及效果不高,且防水和连接结构设计上存在不足,会在部件结合处以及墙壁结合处产生渗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管式厂房照明装置,包括厂房、导光管结构、漫射器和采光罩,所述厂房顶部插接有导光管结构,所述导光管结构底部内侧安装有漫射器,所述导光管结构顶部设置有采光罩,所述导光管结构由导光管、安装板、固定件、连接件、螺丝、防水帽和防水密封圈组成,所述导光管底部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导光管顶部通过螺栓与固定件相插接,所述连接件下端内侧通过螺丝与防水帽相插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固定件顶部,所述连接件和防水帽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所述采光罩设置于安装板内侧,所述导光管插接于厂房顶部,所述防水帽底部插接入厂房顶端内部,所述采光罩由罩体、第一齿状结构、第二齿状结构和第三齿状结构组成,所述罩体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齿状结构,所述罩体内部中端设置有第二齿状结构,所述罩体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三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由两个中空的圆柱组成T型结构,且下端圆柱的外侧直径与导光管内侧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漫射器为封堵在安装板内端的透明平板,且漫射器的内表面为磨砂面,用于阳光所发出的光线,且磨砂面能够提高反射效率。

优选的,所述导光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直管,且内表面为反光面,能够更好的进行反射光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状结构、第二齿状结构和第三齿状结构沿罩体的环周连续分布,且齿尖朝向罩体的底端,能够大大的提高采光效率,使得更多的光线通过罩体进入导光管,提高了厂房内的照明强度及整体光环境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状结构、第二齿状结构和第三齿状结构的斜度均不同,且斜度由上到下减小,有利于提高不同时段光线的传递效率,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采光罩的采光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导管式厂房照明装置,通过设置了导光管结构,防水帽与导光管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固定件设置于在防水帽顶部上,且防水帽底部设置在厂房顶端内部,保证了导光管的防水特性,解决了部件结合处以及墙壁结合处产生渗水的问题,通过设置了采光罩,由于三个齿状结构的斜度不同,适应不同时段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变化,提高采光罩的采光能力,解决了自然光采光照明效率及效果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管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采光罩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和第二齿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厂房-1、导光管结构-2、漫射器-3、采光罩-4、导光管-21、安装板-22、固定件-23、连接件-24、螺丝-25、防水帽-26、防水密封圈-27、罩体-41、第一齿状结构-42、第二齿状结构-43、第三齿状结构-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导管式厂房照明装置,包括厂房1、导光管结构2、漫射器3和采光罩4,厂房1顶部插接有导光管结构2,导光管结构2底部内侧安装有漫射器3,导光管结构2顶部设置有采光罩4,导光管结构2由导光管21、安装板22、固定件23、连接件24、螺丝25、防水帽26和防水密封圈27组成,导光管21底部焊接有安装板22,导光管21顶部通过螺栓与固定件23相插接,连接件24下端内侧通过螺丝25与防水帽26相插接,连接件24设置于固定件23顶部,连接件24和防水帽26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27,采光罩4设置于安装板22内侧,导光管21插接于厂房1顶部,防水帽26底部插接入厂房1顶端内部,采光罩4由罩体41、第一齿状结构42、第二齿状结构43和第三齿状结构44组成,罩体41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齿状结构42,罩体41内部中端设置有第二齿状结构43,罩体41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三齿状结构44,固定件23由两个中空的圆柱组成T型结构,且下端圆柱的外侧直径与导光管21内侧直径相同,漫射器3为封堵在安装板22内端的透明平板,且漫射器3的内表面为磨砂面,用于阳光所发出的光线,且磨砂面能够提高反射效率,导光管21为中空的圆柱体直管,且内表面为反光面,能够更好的进行反射光线,第一齿状结构42、第二齿状结构43和第三齿状结构44沿罩体的环周连续分布,且齿尖朝向罩体41的底端,能够大大的提高采光效率,使得更多的光线通过罩体41进入导光管21,提高了厂房内的照明强度及整体光环境效果,第一齿状结构42、第二齿状结构43和第三齿状结构44的斜度均不同,且斜度由上到下减小,有利于提高不同时段光线的传递效率,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采光罩的采光能力。

本专利所述的:漫射器3是指某种装置可用以反射、或散射光源所发出之光线,通常主要可藉由漫射完成。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导光管21安装于厂房1顶部,且将防水帽26插入厂房1顶端内部,采光罩4通过菲涅尔透镜技术弥补早晚光线不足,通过第一齿状结构42、第二齿状结构43和第三齿状结构44具有斜度不同的分段结构设计,可以使罩体41适应不同时段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变化,进一步的提高采光罩4的采光能力,采集更多光线,且降低正午直射光线的入射,使整个白天厂房内光线能保持在一定的亮度范围内,达到更佳的光环境效果,解决了自然光采光照明效率及效果不高的问题,阴雨天时,雨水顺着采光罩4流至连接件24和防水帽26上,防水帽26底部插接入厂房1顶端内部,落在防水帽26上的雨水流到厂房1外部上,避免了雨水的积聚产生渗水现象,并且防水密封圈27能够阻隔连接件24和防水帽26之间的水分渗透,保证了导光管的防水特性,解决了部件结合处以及墙壁结合处产生渗水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