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239发布日期:2019-12-03 18:0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灯具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现有灯具除了具有原有单一的照明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警示灯、装饰灯使用,并且光源的颜色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在为单一的颜色,甚至可以通过调节来进行不同颜色的变化,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

一般的气球灯通常采用气球内部设置灯体的手段进行装饰照明,一般采用橡胶等软性材料制作,需要使用时对气球进行充气,灯体连接电源点亮气球灯。灯体通常需要导线引出气球,气球在充气之后容易在导线引出位置发生漏气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整体照明装饰效果,并且工作时需要先用风机将气球吹成一定大小的球形,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噪音,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体验。目前市面上也有无需充气的球灯,这样的球灯常采用一体式的球体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这样的球体在制造时的成本较高,而且限于结构,一般难以实现防尘防水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灯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灯具包括上壳、下壳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一端固定于下壳的内底部,另一端与上壳连接固定并将上壳与下壳连接为一体。凭借设置于上下壳内部的固定组件,将上下壳从内部连接成一体,使灯具从外观上更加简洁美观,同时也保证了灯具结构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包括至少两侧臂,侧臂的末端固定于下壳的内底部,支架的另一端为一连接杆。固定组件的一端多个侧臂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固定组件与下壳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形成供光源安放的空间。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光源模块,光源模块设置于侧臂构成的空间内,光源模块包括led灯组、灯组支架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固定于下壳的内底部,灯组支架设置于控制模块上端,led灯组均匀布设于灯组支架上。光源模块的设置利用了支架形成的空间,充分利用了空间,使灯体内部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和下壳的内底部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凭借环形凹槽的设置可以在安装时根据需要安放密封圈。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壳和下壳为半球状的塑料外壳,下壳的末端包括一弯折部,上壳的末端具有伸出部,伸出部覆盖弯折部。凭借上下壳的伸出部和弯折部的设置,可以保证上下壳配合后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伸出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伸出部和纵向伸出部,纵向伸出部与弯折部的末端耦合且伸出尺寸大于弯折部的末端尺寸。凭借伸出部的尺寸设置,可以更好的保证灯具防水防尘的功能。

在一些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钢圈和卡扣,钢圈嵌套于弯折部形成的凹槽内并通过卡扣固定。凭借钢圈的设置可以保证塑料下壳末端不易变形,从而提升整个灯具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握持部,握持部固定于上壳的顶部,握持部包括把手和把手底座,把手底座和上壳的顶端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凭借该配置,可以使灯具具有便携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个密封圈,密封圈被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内。凭借密封圈的设置,使灯具具有更加良好的防水防尘的性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三个支撑件,支撑件固定于下壳的外底部。支撑件的设置,能够使灯具平稳的放置于工作区域。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接头和电线,防水接头设置于下壳底部,电线穿过防水接头与控制模块连接。防水接头与电线的配合既保证了防水性也能保证电线不易被拉断。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电线上设置有防水开关,电线的端部设置有插头和插座,插座上设置有防尘盖。凭借插头和插座的配置,可将多个灯具串联起来,拓展了灯具的实用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三角支架和转接头,灯具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转接头固定于三角支架顶端后与连接座固定。三角支架的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灯具的高度,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在灯具内部的固定组件将灯具的上下壳连接为一体,通过上壳末端的伸出部结构将下壳末端的弯折部覆盖,将光源模块设置于固定组件形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灯具的内部空间,在保证灯具的美观的同时又保证了灯具结构的稳定性,密封圈的设置使灯具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底部结构的可拓展性使灯具即可以利用脚件放置于地面又可以外接三角支架实现高度调节,适应各种场景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上下壳连接部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灯具与三角支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灯具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该灯具包括上壳1、下壳2、固定组件3、光源模块4、握持部5、支撑件6、电线7和三角支架8。固定支架3设置与灯具内部,将上壳1和下壳2固定连接为一体,光源模块4固定于灯具内部下壳2的底部,握持部5固定于上壳1的顶部,支撑件6固定于下壳2的外底部,电线7连接光源模块4穿过下壳2延伸至灯具的外部,三角支架8与下壳2连接固定。凭借固定组件从内部将上下壳连接为一体,使灯具整体结构更为简单美观,同时也保证了灯具结构的稳定性,握持部5、支撑件6、三角支架8的配置提升了灯具的便携性和使用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壳1和下壳2的为半球形结构,二者通过固定组件3连接成一球状结构,可替代的,上壳1和下壳2可以有除了半球形结构之外的其他结构,例如圆柱状或椭球形等结构,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进行外壳形状的选择。上壳1和下壳2为塑料材质,在灯具使用的时候无需使用风机,不会产生噪音。优选的,上壳1和下壳2使用pe材质制成,相对于现有气球灯的布制外壳更加坚硬,稳定性更强,且pe外形可根据使用需要制作合适的外形,具有多变性。应当认识到,上壳1和下壳2的材质可以依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户外使用的情况下,材质可优选pe材质,抗冲击性稳定性更强,室内等场景可选用pc等材质,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上下壳连接部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上壳1的末端具有横向伸出部11和纵向伸出部12,下壳2的末端具有弯折部21,在上壳1和下壳2配合时,横向伸出部11和纵向伸出部12将弯折部21完全覆盖,且纵向伸出部12的伸出尺寸大于弯折部21在相同方向上的尺寸。该结构可以保证上壳1和下壳2连接为一体后灰尘或水无法进入灯具的内部。在弯折部21形成的凹槽内设置有钢圈22,钢圈22用于支撑下壳2末端的圆形结构,防止下壳2变形而影响灯具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水防尘性能,钢圈22可以通过卡扣固定于弯折部21内,也可在弯折部21内设置卡槽使钢圈嵌合在卡槽内放置钢圈22脱落。

应当认识到,上壳1和下壳2连接部除了使用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利用在上下壳连接部设置凹槽和密封圈的形式,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具体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壳2底端的侧臂32和与上壳连接的连接杆31,侧臂32设置有两根固定于下壳2直径方向上的两端,两侧臂32构成一倒u型结构,连接杆31一端与倒u型结构的中部固定,上壳1顶部设置有连接孔,连接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穿过连接孔通过螺母将上壳1与下壳2连接为一体。仅通过上壳1顶部的螺母将上壳1和下壳2连接,灯具结构非常简单,灯具的安装和拆卸也极为简单方便。

虽然在图中将侧臂32示为两根,但是它们也可以具有更多数量,沿下壳2底部的圆周均匀分布。可提升灯具结构的稳定性,根据实际灯具的大小和使用需求进行设定,可以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握持部5包括把手51和把手底座52,把手51固定于把手底座52上,把手底座52中部与上壳1顶部的连接孔对应设置有通孔,固定组件3的连接杆31穿过连接孔和通孔,通过螺母将上下壳连接为一体的同时把手底座52固定于上壳1顶部,灯具的结构更加合理,无需单独为握持部5的安装额外设置孔位。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把手底座52和上壳1配合的其中一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用以保证握持部5和上壳1配合后灰尘或水无法进入灯具内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4具体包括led灯组41、灯组支架42和控制模块43,光源模块4放置于侧臂32形成的空间且固定于下壳2的内底部上,控制模块43作为底座与下壳2的内底部固定连接,灯组支架42设置于控制模块43上端,led灯组41均匀布置在灯组支架42上。凭借光源模块4的合理设置,可以使灯具的发光角度达到300°以上,具有更好的照明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3和下壳2内底部配合的其中一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进一步保证灯具的防水防尘效果。

虽然在图中将led灯组41按圆柱形布设,但是它们也可以具有其他布设形式,例如三角柱、方形柱等形式。根据实际灯具发光的角度和亮度进行设定,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灯具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以脚件的形式固定于下壳2的底部,沿下壳2外底部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脚件的数量至少为3个,脚件的材质可以是塑料、铝合金等材质。脚件的结构可根据灯具的结构设置成流线型等结构,保证支撑稳定性的同时也使灯具的外形更加美观。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线7上设置有防水接头71、防水开关72、插头73和插座74,防水接头71设置于下壳2的底部,电线7穿过防水接头71与光源模块4的控制模块43连接,防水接头71的设置既可以防止水沿着电线7进入灯具内部,又可以防止电线7拉扯时对控制模块43造成破坏。防水开关72设置于电线7的中部,通过防水开关72控制光源模块4的工作。插头73和插座74设置于电线7的末端,可以通过插头73与插座74的配合,实现多个灯具之间的串联,提升了灯具使用性能。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插头73上设置有接地线,可以避免因外接插座无地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插座74上设置有防尘盖,在无需多灯串联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灰尘或水进入插座74而影响灯具的使用。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灯具与三角支架连接示意图,其中可以看出,下壳2的外底部设置有一连接座23和固定螺帽22,三脚支架8包括转接头81和三角支架本体82,转接头81上部与连接座23相耦合,下部为连接杆,连接杆端部具有螺牙,三角支架本体82顶杆中心对应有螺纹孔,转接头通过连接杆与顶杆的螺纹配合的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螺帽22将转接头81有连接座23固定连接从而将三角支架8与灯具下壳2固定。三角支架8具有可调高度的顶杆,凭借三角支架8与灯具的连接,可使灯具能够在一定高度进行照明工作,使灯具的使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利用固定组件从内部将灯具的上下壳连接为一体,并且通过上壳和下壳末端的伸出部和弯折部的合理设置,保证了上下壳连接后的防水防尘效果,充分利用灯具的内部空间,将光源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形成的空间内,在保证灯具的美观的同时又保证了灯具结构的稳定性,下壳底部结构的脚件和连接座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灯具平稳放置于地面,另一方面又可以外接三角支架实现高度调节,适应各种场景的使用需求。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以该方式,如果这些修改和改变处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涵盖这些修改和改变。词语“包括”不排除未在权利要求中列出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某些措施记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简单事实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被用于获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当被认为限制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