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098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对这些电子装置的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外形上需要产品越来越薄、也希望产品在结构强度上能有一定保障。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在边框设计时,采用将边框(通常为一胶框)上设置卡口,而相应的膜材在对应位置设置延伸片,使这些延伸片容置在相应的卡口中,以对这些膜材进行有效的定位。
[0003]为满足产品薄的需求,边框等元件的厚度已经很小。而为了满足尽可能地增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边框的宽度也越来越小。如此导致原有的膜材定位方式不再适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缺陷。首先,因边框越来越薄,再设置卡口则该处边框太薄,极易折断,背光模组掉落实验根本无法通过,或是轻微晃动就已经断裂,难以满足产品的强度要求。再者,因边框开设卡口,该处太窄,显示装置的光容易穿透边框而产生漏光现象,从而使电子装置的机壳出现亮点。同时,边框卡口处也容易使得显示屏的边缘上出现亮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既可符合目前电子产品的薄、窄边框的发展趋势,又能满足相关膜材的定位,以及电子产品的强度要求。
[0005]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边框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和遮光胶,所述上增光膜的侧边延伸与遮光胶部分重叠而使上增光膜与遮光胶粘接,所述下增光膜的至少一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的相应侧边形成下增光膜固定部,所述扩散膜的至少一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的相应侧边形成扩散膜固定部,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与扩散膜固定部均与遮光胶粘接。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包括一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继续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凸耳部,所述扩散膜固定部所在的扩散膜的侧边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所在的侧边对应,且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与所述凸耳部相错。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耳部为两个,分别形成在主体部的两端,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位于两个凸耳部之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的主体部的位置对应,且延伸超过所述主体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耳部延伸至与边框的一侧边相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固定部延伸至与边框的一侧边相接。
[0011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和遮光胶均呈矩形,且所述遮光胶的内边沿延伸至边框的内边沿之内,遮光胶的外边沿位于边框的内边沿与边框的外边沿之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增光膜呈矩形,且上增光膜的四个侧边沿均延伸进入遮光胶的内边沿与外边沿之间,所述上增光膜的面积小于边框的内边沿围设的面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的任意一侧边的厚度均匀,宽度也均匀。
[00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将各膜材以不同形状的设计,使各膜材可同时借助遮光胶粘接固定,如此可避免边框上开卡口,因此即使边框作超薄、窄的设计,亦能保障边框的强度,同时膜材也均能正常定位,不但满足了背光模组的强度要求,也为背光模组的组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部分元件组装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圈中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遮光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上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下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边框10、电路板20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和遮光胶60。
[0026]所述边框10及遮光胶60均呈框状,所述遮光胶60的内边沿围设的区域为该背光模组的透光区域100。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出的光可先后透过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并从透光区域100射出。
[0027]该背光模组作为一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可组装在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0028]该边框10呈框状,具有四个首尾连接的侧边101、102、103、104。在一实施例中,该边框10围成的形状呈矩形,其中侧边101与侧边102相对,侧边103与侧边104相对,且相较侧边103、104而言,侧边101、102具有相对的较长的长度。该边框10作为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等相关模材以及电路板20的载体,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遮光胶60将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均与边框10粘接进行定位与固定,以利于整个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组装。一般地,该边框10采用塑料例如PE等材质制成。为符合电子产品日益薄化以及显示区域之外的边缘部分逐渐窄化的发展趋势,该边框的各个侧边均薄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侧边的厚度仅为0.66mm或者更薄。同时,两个长侧边101、102的宽度也只有0.8_或者更窄。为使该边框10具有相应的强度,任意一侧边的厚度均匀,宽度也均匀,相较于传统的边框开设卡口,本实用新型将边框10的任意侧边做成厚度、宽度均匀的形状,例如长侧边101厚度、宽度均匀,长侧边102厚度、宽度均匀,短侧边103厚度、宽度均匀,短侧边104厚度、宽度均匀,可抗冲击,提升抗断裂的性能。
[0029]所述遮光胶60在图1和图2中以网格状示出,以更清晰地将位于遮光胶60下方的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的轮廓示出,从而体现出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与遮光胶6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理解该遮光胶60应为不透光材料制成。同时参考图3,遮光胶60也相应具有两相对的长侧边601、602和两相对的短侧边603、604,各个侧边60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