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84137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中粘着剂可为环氧树脂或低温玻璃,由于等离子层64含有大量的奈米银粒子,其相对于由玻璃基板组成的电路板61具有更佳的导热系数(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7-5W/mK,银的导热系数为429W/mK),因此等离子层64可作为发光单元62的热传导底材,可将发光单元62产生的热迅速导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等离子层64的厚度介于约0.01mm-2mm的范围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等离子层64涂布于电路板61上,在温度150-850°C下烧结10-60分钟而形成。
[0040]发光单元62可为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光线。发光单元62设置于电路板61上,且发光单元62大致沿插接方向D2排列于电路板61上,并通过导线66与第一导电接点651和第二导电接点652电性连接。
[0041]如图4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62可设置于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上,且每一个发光单元62皆设置在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上,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单元62直接接触等离子层64,因此发光单元62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亦可直接传导至等离子层64,通过等离子层64良好的导热能力将热导出。
[0042]如图4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62可设置于电路板61上,并且与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分隔开来,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可以是两个区块分别设置在发光单元62所在区域的相对两侧边,例如设置在这些发光单元62所在区域的上方及下方的电路板61上(如图4B所示),或者也可以设置在这些发光单元62所在区域的左方及右方的电路板61上(未绘示),或者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也可以设置成矩形或其他形状的环状形状(未绘示)来围绕这些发光单元62,使发光单元62的四周的电路板61上都覆盖一层等离子层64。在这一些实施例中,虽然发光单元62并未直接接触等离子层64,但在其周围的电路板61上覆盖有良好导热性的等离子层64,因此仍具有能将发光单元62产生的热迅速导出的效果。
[0043]如图4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62可设置于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上,并且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与第一区641相连。在此实施例中,由于等离子层64覆盖的区域具有较大的面积,因此相较于第4A和4B图的实施例导热效果更佳,且等离子层64具有导电性质,因此位于电路板61最下方的发光单元62可直接将导线66连接于等离子层64的第三区643,即可电性连接发光单元62与第一导电接点651,而不需要将导线66连接至第一导电接点651,与第4A及4B的实施例比较,图4C所绘示的实施例更能达到简单配置导线66的技术效果。
[0044]荧光层63覆盖发光单元62及部分的等离子层,且依据发光单元62所散发的不同波段的光而选择不同的焚光层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焚光层63并未覆盖第一导电接点651和第二导电接点652及全部的导线66。在一些实施例中,荧光层63覆盖第一导电接点651和第二导电接点652及全部的导线6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61为透明玻璃基板,且发光单元62为发出波长为蓝光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62所发出的蓝光通过荧光层63后激发为另一波长的光线(例如黄光或是白光),其中未被荧光层63覆盖的等离子层64的部分具有使发光单元散热的功能。
[0045]图5A至图5C为在图4A所绘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中发光单元的电性连接方式的平面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的目的,图5A至图5C省略了荧光层63。如图5A所示,连接发光单元62的导线66可为全部串联的样态。如图5B所示,连接发光单元62的导线66可为两串联两并联的组合的样态。如图5C所示,连接发光单元62的导线66可为四串联四并联的组合的样态。发光功率4瓦的发光装置I可以使用全部串联、两串联两并联或上述的组合的发光元件60。发光功率6瓦或8瓦的发光装置I可以使用两串联两并联、四串联四并联或上述的组合的发光元件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率4瓦的发光装置I为两个全串联及两个两串联两并联的发光元件60所组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率8瓦的发光装置I为四个四串联四并联的发光元件60所组成。
[0046]另外,如图3与图6A所示,导电组件50包括多个导电元件51,这些导电元件51以光源插座40的中心Cl呈现环状排列,于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导电元件51位于同一平面上。
[0047]再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导电元件51包括连接部511、导电端512、513、以及电极端514。连接部511埋入于光源插座40内且大致垂直于发光元件60,连接部511连接导电端512,513以及电极端514,连接部511、导电端512、513、以及电极端514为板状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部分的导电元件51不包括导电端512或导电端513。
[0048]同一个导电元件51的导电端512位于一个光源插槽42之内,且导电端513位于另一个光源插槽42内。如图3与图6A所示,导电端512、513突出于光源插槽42的第一侧壁422。位于同一光源插槽42内的导电端512、513可分别为正极导电端与负极导电端。导电端512、513与光源插槽42的第二侧壁423相互间隔,第二侧壁423朝向且相对于第一侧壁422。
[0049]图6A至图6C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I于组装阶段的示意图。如图6A与图6B所示,发光元件60沿插接方向D2经由光源开口 421移动至光源插槽42内部,且光源插槽42可沿插接方向D2延伸。导电端512与连接部511大致垂直于电路板61,换句话说,导电端512与连接部511大致垂直于插接方向D2。
[0050]如图6B与图6C与所示,于电路板61插置于光源插槽42的过程中,当电路板61接触于导电端512、513后,电路板61继续沿插接方向D2移动进而推挤导电端512、513,以使导电端512、513产生弹性变形或弯折,导电端512产生弹性变形或弯折可形成圆角(rounded corner)。
[0051]当电路板61插置于如图6C所示的插接位置时,通过导电端512、513的弹性变形所产生得弹力使得导电端512、513分别抵接于第一导电接点651和第二导电接点652,使得电路板61抵靠于第二侧壁423,并与第一侧壁422相互间隔。换句话说,通过上述弹力使得电路板61夹持于第二侧壁423和导电端512、513之间。因此,通过上述的弹力亦可将发光元件60固定于光源插座40,且发光元件60不易拔出于光源插座40的光源插槽42。
[0052]通过发光元件60以插置的方式组合于光源插座40,可简化发光装置I的组装。此夕卜,通过仅以电路板61的底部插接于光源插座40,可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不需设置大体积的金属散热器,进而能节省制作的成本。
[00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装置的电路板上方涂布一层等离子层,通过具有良好导热率的等离子层可以使得发光单元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迅速地导出,以达到延长发光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玻璃基板,具有设置于该玻璃基板上的一第一导电接点及一第二导电接点; 一等离子层,设置于该玻璃基板上,具有覆盖该第一导电接点的一第一区、覆盖该第二导电接点的一第二区、及位于该第一导电接点和该第二导电接点以外的区域上的一第三区; 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等离子层上;以及 一荧光层,覆盖该多个发光单元及一部分的该等离子层,其中未被该荧光层覆盖的该等离子层的另一部分具有使该多个发光单元散热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直接接触且位于该等离子层的该第三区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等离子层的该第一区与该第三区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等离子层的该第一区与该第三区分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彼此串联、并联、或串联和并联相组合的发光二极管。6.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源插座,具有一顶面、形成于该顶面的一光源插槽、以及形成于该顶面并连接于该光源插槽的一固定槽; 一导电组件,埋入于该光源插座内,其中该导电组件具有一导电端,该导电端突出于该光源插槽的一侧壁;以及 一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插置于该光源插槽,并接触该导电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插座包括设置于该顶面的一环状止挡部,该环状止挡部与该顶面之间形成一容置槽,且该容置槽连接该光源插槽以及该固定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插槽具有位于该顶面的一光源开口,该固定槽具有位于该顶面的一固定开口,且该固定开口垂直于该光源开口的纵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为一灯泡,用以插置于一灯具,且该灯具还包括一罩体,该罩体设置于该光源插座的上方,并包覆该发光元件。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元件及发光装置,该发光元件包含:玻璃基板,具有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第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等离子层,设置于玻璃基板上,具有覆盖第一导电接点的第一区、覆盖第二导电接点的第二区及位于第一导电接点和第二导电接点以外的区域上的第三区;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等离子层上;以及荧光层,覆盖发光单元的一部分,其中未被荧光层覆盖的等离子层的另一部分具有使发光单元散热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导热率,从而能延长发光装置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F21V19/00, F21S2/00, F21V29/70, F21V23/00
【公开号】CN204853000
【申请号】CN201520503728
【发明人】吴裕朝, 刘艳
【申请人】弘元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