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830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状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呈环状对工件进行切削,形成贯通的圆孔的环状刀具,本发明特别是涉及能够提高通过切削产生的切屑的排出效率,耐久性优良的环状刀具。
背景技术
在过去,作为用于在工件中形成孔的环状刀具,人们知道有日本第201710/1997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所述的环状刀具等。下面参照附图,对上述文献描述的环状刀具11的组成进行描述,图9为环状刀具的侧视图,图10为环状刀具的底视图,图11(a),11(b),11(c)为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的正视图,以及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重合的正视图。在呈筒状的刀具主体12的前端(底部),如图9,10所示,相对上述刀具主体12的周向,以规定间距交替地安装固定有多个第1切削刃13和第2切削刃15。第1、第2切削刃从正面看,呈图11(a),11(b)所示的形状,第2切削刃1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15a,15b的刃尖的高度如图11(c)所示,设定在小于第1切削刃1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13a,13b的刃尖的高度的值,另外,第2切削刃15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15c的刃尖的高度设定在大于第1切削刃13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13c的刃尖的高度的值。另外,在设置于上述第2切削刃15的前端的刃尖16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呈直线状延伸的平齐部17。在该环状刀具11中,由于呈前述那样的刃尖形状,故可容易将在第1、第2切削刃13、15对工件W进行切削时所产生的切屑排到槽的外部,可将第1切屑对工件W进行切削时所产生的切屑切半,另外,能够实现设置于切削刃上的刃尖也难于破损的效果。另外,在图中,θ表示夹角,P1、P2表示顶点,标号14表示刃尖,标号18表示切屑排出槽,标号19表示倾斜导向面。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环状刀具11中,由于设置于上述第2切屑刃15的前端的刃尖16的形状如图11(b)所示,呈在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呈直线状延伸的平齐部17的形状,故具有无法以将第1切削刃的切屑切半以上的程度精细地进行切削的问题。另外,具有刃尖切削槽时的摩擦力较大,由摩擦力造成刃尖破损的情况。
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本发明人提供了下述环状刀具,该环状刀具通过设计设置于环状刀具中的刃尖的形状,能够以将切屑切半以上的程度精细地进行切削(日本第103125/2002号发明专利公开公报文献)。
该环状刀具的特征在于如图12(a)~12(c)所示,沿具有圆筒状的主体的环状刀具的底部的周向,以规定间距,交替地设置第1切削刃41、第2切削刃45,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44形成从设置于切削刃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外周侧的顶点P1,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44a,44b,上述第2切削刃45的刃尖46形成从设置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顶点的外周侧的顶点P2,朝向宽度方向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46a、46b、46c,另外,相对上述顶点的内周侧的倾斜面46b、46c通过台阶部47而呈非连续状,上述第1切削刃41和第2切削刃45的刃尖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形成于上述第2切削刃45的刃尖的倾斜面46b、46c上的台阶部47从正面看,与第1切削刃41的刃尖的内周侧的倾斜面44b交叉,通过该方案,可提高因切削而产生的切屑的排出效率。
但是,在该文献所描述的环状刀具中,由于形成于第1、第2切削刃上的外周侧的倾斜面44a、46a按照从正面看,不重合的方式形成(参照图12(c)),故在被切削物中开设通孔的场合,孔的外周侧仅仅通过第2切削刃45的外周侧的倾斜面46a切削,第1切削刃41的外周侧倾斜面44a处于无负荷的状态。在这样的环状刀具中,如果被切削物的材料为普通程度的硬度的材料,则没有问题,但是在比如,象新干线用的钢轨等那样,为对材料进行淬火处理的高硬度材料的场合,在前述那样的,第1、第2切削刃的外周侧倾斜面44a、46a从正面看不重合的环状刀具中,在切削外周的第2切削刃45的外周侧的倾斜面46a上施加较大的负荷,第2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46a的磨耗加重,环状刀具的耐久性成为问题。另外,由于被切削材较硬,故具有产生第2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的角48的破损(切屑)等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在环状刀具中,切削孔的最外周部的刃尖的周速较大,故施加极大的负荷,另外,由于仅仅通过第2切削刃45的外周侧的倾斜面46a,对外周部进行切削,故切削效率也较差,另外,由于切削性差,故在切削时,产生刃尖的紧抱现象,发生环状刀具无法顺利地旋转的情况。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的环状刀具,解决上述的问题,在该环状刀具中,在将第1、第2切削刃的顶点的外周侧的倾斜面作为从正面看相互重合的倾斜面,进行开孔时,可通过第1、第2切削刃的重合的倾斜面(即,相应的外周侧倾斜面)对孔的外周侧进行切削,减轻作用于切削外周的第2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上的较大的负荷,提高切削效率,并且增加耐久性。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外刃的切削阻力>内刃的切削阻力,使环状刀具的晃动少,提高在工件上开孔的尺寸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涉及下述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沿具有圆筒状的主体的环状刀具的底部的周向,按照规定间距,交替地设置第1切削刃、第2切削刃,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切削刃的宽度中间部的外周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上述第2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顶点的外周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在相对上述第2切削刃的顶点的内周侧的倾斜面,形成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多个倾斜面,上述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形成于上述第2切削刃的刃尖的倾斜面上的台阶部从正面看,与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的内周侧的倾斜面交叉,另外,相对上述顶点的外周侧的倾斜面形成从正面看,与上述第1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重合的倾斜面。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沿具有圆筒状的主体的环状刀具的底部的周向,按照规定间距,交替地设置第1切削刃、第2切削刃,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切削刃的宽度中间部的外周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另外在至少夹持上述顶点的内侧的倾斜面上,形成有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多个倾斜面,上述第2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顶点的外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还有,至少在夹持上述顶点的内侧的倾斜面,形成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多个倾斜面,上述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形成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上的相应台阶部从正面看,与形成于另一侧的切削刃的刃尖的倾斜面交叉,还有,相对上述顶点的外周侧的倾斜面形成从正面看,与上述第1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重合的倾斜面。
此外,本发明涉及下述的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第1切削刃、第2切削刃上的顶点的内侧的倾斜面按照相互基本保持平行的方式形成。
还有,本发明涉及下述的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切削刃为外刃,上述第2切削刃为内刃时,外刃的工件切削阻力,与内刃的工件切削阻力满足下述的条件外刃的切削阻力>内刃的切削阻力。
再有,本发明涉及下述的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切削刃为外刃,上述第2切削刃为内刃,另外外刃和内刃的刃尖的形状(后角,前角)相同的场合时,外刃的工件切削范围,与内刃的工件切削范围满足下述的条件外刃的切削范围>(外刃的切削范围+内刃的切削范围)1/2。
象上面具体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由于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的顶点P1,P2的外周侧的倾斜面为从正面看重合的倾斜面,故可防止在切削时,切削阻力最大的第1、第2切削刃的外周部的磨耗、破损。另外,在由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形成的至少一个切削刃的刃尖上,形成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倾斜面,该台阶部按照从正面看,与形成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上的倾斜面交叉的方式设置,故可进一步减小切屑的尺寸。另外,由于在切削刃上,设置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倾斜面,故容易进行刃尖的加工,由于通过刃尖切除的带状的切屑按照沿宽度方向离开的方式定位,故可防止上述切屑缠在一起,于是,可容易将在切削工件时所产生的切屑排到槽的外部。另外,由于外刃切削阻力>内刃切削阻力,故可获得能够提高在工件中开孔的尺寸精度等的优良的效果。


图1为本实施例的环状刀具的侧视图;图2为该刀具的底视图;图3(a)为第1切削刃的正视图,图3(b)为第2切削刃的正视图,图3(c)为将第1、第2切削刃重合的状态的正视图;图4(a)为表示第2切削刃的工件的切削状态的图,图4(b)为第1切削刃的工件的切削状态的图;图5(a)为第2实施例的环状刀具的第1切削刃的正视图,图5(b)为第2实施例的环状刀具的第2切削刃的正视图,图5(c)为第2实施例的环状刀具通过第1、第2切削刃,切削工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6为第1实施例的环状刀具的底视图;图7为通过第1实施例的环状刀具的第1、第2切削刃,切削工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8(a)和图8(b)为通过第3实施例的环状刀具的第1、第2切削刃,切削工件的状态的正视图,在这里,给出2个实例;图9为过去的环状刀具的侧视图;图10为过去的环状刀具的底视图;图11(a)为环状刀具的第1切削刃的正视图,图11(b)为第2切削刃的正视图,图11(c)为将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重合的正视图;图12(a)为另一过去的环状刀具的第1切削刃的正视图,图12(b)为第2切削刃的正视图,图12(c)为将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重合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4(a),4(b),对具体实现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为本实施例的环状刀具的侧视图,图2为该刀具的底视图,图3(a)为第1切削刃的正视图,图3(b)为第2切削刃的正视图,图3(c)为将第1、第2切削刃重合的状态的正视图,图4(a)为表示第2切削刃的工件的切削状态的图,图4(b)为表示第1切削刃的工件的切削状态的图。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环状刀具的下方指环状刀具的刃尖的顶点侧。
如图1所示,环状刀具1的刀具主体2呈圆筒状,该环状刀具1通过单触式接头或螺纹等的固定机构而安装于图中未示出的便携式钻孔机或工作机械上,可沿箭头A方向旋转。如图1,图2所示,在刀具主体2的底端面上,沿刀具主体2的周向按照规定间距,交替地焊接有多个由超硬尖部形成的第1切削刃3和第2切削刃5。另外,在刀具主体2的外周面上,如图1所示,按照越朝向箭头A方向,越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切屑排出槽8以规定间距,沿刀具主体2的周向形成,各切屑排出槽8的底端部按照分别位于各切削刃3,5之间的方式设置。
如图3(a)所示,在第1切削刃3的前端,设有沿刃尖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1刃尖4,另外,在第1刃尖4中,按照从正面看基本呈V字形的方式,在夹持顶点P1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朝向上方的第1倾斜面4a、第2倾斜面4b。另外,第1刃尖4的顶点P1按照位于上述刃尖4的宽度方向中间的刀具主体2的外周侧(参照图2)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第2切削刃5的前端,如图3(b)所示,设有沿第2切削刃5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2刃尖6,第2刃尖6按照朝向工件W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第2刃尖6中,顶点P2按照靠近刃尖6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刀具主体2的外周面侧(参照图2)的方式设置,按照相对该顶点P2的外周侧从正面看与第1切削刃3的第1倾斜面4a重合的方式,形成有第1倾斜面6a,另外,按照相对顶点P2的内周侧基本与第1切削刃3的第2倾斜面4b平行的方式,形成通过台阶部7而为非连续的第2倾斜面6b、第3倾斜面6c。另外,如图3(b)所示,第2倾斜面6b和第3倾斜面6c按照第2倾斜面6b整体位于第3倾斜面6c下方的方式形成。
另外,上述第1切削刃3和第2切削刃5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如图3(c)所示,在使第1切削刃3和第2切削刃5重合而从正面看时,第1切削刃中的宽度方向的外周侧的第1倾斜面4a和第2切削刃5中的宽度方向的第1倾斜面6a从正面看相互重合,另外,第3倾斜面6c处于朝向第1切削刃3中的第2倾斜面4b的下方突出的状态,另外,第2切削刃5中的顶点P2位于第1切削刃3的顶点P1的上方,第1切削刃3中的宽度方向的第2倾斜面4b位于第2切削刃5中的宽度方向的第3倾斜面6c的上方,并且位于第2倾斜面6b的下方,其顶点P1呈按照位于最底端的方式突出的状态。由此,形成于第2切削刃5的刃尖6的台阶部7按照与形成于第1切削刃3的刃尖4上的第2倾斜面4b交叉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第1、第2切削刃3,5的两侧面,为了防止刃物的紧抱,切削刃3、5的两侧面呈伴随朝向上方的移动而变窄的锥状,呈能够防止在切削时,切削刃3,5紧抱(固定)工件的现象的形状。另外,第1、第2切削刃3、5的两侧面不限于锥状,即使与已有实例相同,呈平行的形状,也没有关系。
下面对象上述那样构成的环状刀具1的作用进行描述。为了在工件W中形成通孔,按照以轴线为中心的方式沿箭头A方向,使安装于便携式钻孔机,或工作机械等上的环状刀具1旋转,并且,按照第1、第2切削刃3,5接近工件W的方式,使环状刀具1沿轴线方向移动规定的移送量。另外,如果各切削刃3,5中的第1和第2刃尖4,6与工件W接触,则通过各刃尖4,6对该工件W进行切削,在上述工件W中,在各切削刃3,5的旋转轨道上,形成有图4(a),4(b)所示的槽10。
如图4(a)所示,槽10的底面的外周侧通过形成于第1切削刃4上的第1倾斜面4a,以及第2切削刃5的第1倾斜面6a切削,另外,槽10的底面的内周侧呈与第2刃尖6的内周侧端部相对应的形状,此外,槽10的底面的宽度的中间部呈与第1刃尖4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相对应的形状。即,第1切削刃3象4(a)的斜线所示,将槽10的底面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和外周侧端部切除,产生切屑22。另外,第2切削刃5象4(b)的斜线所示,将槽10的两端部切除,产生切屑21a,21b。象上述那样,通过第1和第2切削刃3,5,切削槽10的底面,由此,槽10的外周侧端部通过第1和第2切削刃3,5的第1和第2倾斜面4a、6a切削,另外,其底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和宽度方向中间部分为3个部分而切削。由此,槽10的外周侧端部在平时,通过第1、第2切削刃3,5切削,第1、第2切削刃3、5的磨耗、破损等可比过去的环状刀具少。另外,从槽10的底面切除的切屑21a,21b,22通过图1所示的切屑排出槽8导向,排向槽10的外部。然后,形成环状刀具1的槽10,如果环状刀具1穿过工件W,则在该工件W中,形成通孔。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描述。第2实施例为用于按照将比第1实施例更细微的方式对切屑进行分割的实例,本实例为能够将切屑分割为4个部分的刃尖的实例。第2实施例包括具有图5(a),(b)所示的形状的第1切削刃31、第2切削刃32,在刀具的底面圆周上,交替地设置焊接有多个第1切削刃31、第2切削刃32。在第1切削刃31中的刃尖40上,顶点P1设置于刃尖40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外周侧,在该顶点P1的内周侧,按照与第1实施例中给出的第2切削刃5相同的方式,形成通过台阶部33而保持非连续的第3倾斜面31c和第2倾斜面31b,在相对刃尖40的顶点P1的外周侧,形成有连续的第1倾斜面31a。
另外,第2切削刃32的刃尖60也与第1切削刃31相同,顶点P2设置于第1切削刃31的顶点P1的外周侧,在相对顶点P2的内周侧,形成通过台阶部34而保持非连续的第3倾斜面32c和第2倾斜面32b,在相对刃尖60的顶点P2的外周侧,形成连续的第1倾斜面32a。另外,上述第1切削刃31、第2切削刃32的外周侧的第1倾斜面31a,32a为从正面看,为相互重合的倾斜面,另外,形成于上述第1切削刃31和第2切削刃32上的台阶部33、34的位置从正面看,设置于图5(c)所示的不重合的位置。并且台阶部33和第3倾斜面32c交叉,另外台阶部34和第2倾斜面31b交叉。通过上述的方案,槽10的外周侧端部在平时,通过第1切削刃31、第2切削刃32的第1倾斜面31a和32a切削,另外,将切屑切割是在较小宽度的4个部分切削的,然后排出。即,在槽10的底面,第1切削刃31沿槽10的底面的宽度方向,切去图5(c)所示的36、37、38的部分,第2切削刃32沿槽10的底面的宽度方向,产生切去该图5(c)的斜线所示的35、36部分的切屑。
另外,从槽10的底面切去的切屑通过图1所示的切屑排出槽8导向,排向槽10的外部。然后,形成环状刀具1的槽10,如果环状刀具1穿过工件W,则在该工件W形成通孔。另外,在图5(a)~5(c)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对顶点P1、P2的外周侧的刃尖形成一个倾斜面31a、32a,但是,该倾斜面也可按照与顶点P1、P2的内周侧相同的方式形成具有台阶部的倾斜面。另外,台阶部的数量也可为2个以上。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描述,第3实施例为用于提高钻孔的孔的尺寸精度的实例。
在上述的第1、第2实施例的环状刀具1的切削刃中,如图6所示,第1切削刃(外刃)3的刃尖3a形成于外周侧缘3b与内周侧缘3c之间,另外,第2切削刃(内刃)5的刃尖5a形成于外周侧缘5b与内周侧缘5c之间。此外,第1切削刃3和第2切削刃5的外周侧缘3b、5b按照从以电动机的输出轴中心O为中心的圆周上通过的方式设置,内周侧缘3c、5c按照从以与输出轴中心O偏离的中心轴(O’)为中心的圆周上通过的方式设置。
于是,在通过环状刀具1,在工件W中开孔的场合,通过环状刀具1的给进,在工件W上,通过上述第1切削刃3和第2切削刃5,对环状的槽进行切削,同时,最终开出孔,但是,此时的工件W切削状况如图7所示,通过第1切削刃(外刃)3的刃尖3a和第2切削刃(内刃)5的刃尖5a,切削槽(孔)的外周侧的共同切削范围S3,另外,通过第1切削刃(外刃)3的中间部的刃尖3a,切削槽的中间部的切削范围S1,此外,通过第2切削刃(内刃)5的刃尖5a,切削槽的内周侧的切削范围S2,同时进行开孔。此时,环状刀具1的第1切削刃3的内侧的刃尖3a的缘3c与第2切削刃5的内侧的刃尖5a的缘5c按照与输出轴中心O偏离的方式设置。另一方面,在切削时,由于在以输出轴中心O为中心的圆周上旋转,其结果是,可避免下述情况,即,通过缘5c与缘3c,在残留于形成于工件中的孔的内侧的工件W的去除部分的外周之间,产生间隙,该去除部分咬住环状刀具1的内径部,无法去掉。
但是,在通过象上述那样,按照与环状刀具1的旋转中心偏离的方式设置的第1、第2切削刃3,5的内周侧的刃尖3a,5a,切削槽的内侧的场合,产生下述这样的问题。
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在通过环状刀具1,对工件W进行切削的场合,通过两个刃尖3a、5,共同地去除切削工件W的切削范围S3,切削范围如图示那样不同。即,对于通过第1切削刃(外刃)3的刃尖3a,切削工件W的切削范围S1与通过第2切削刃(内刃)5的刃尖5a,切削工件W的切削范围S2如图7所示,切削范围是不同的。
由此,外刃3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由(共同切削范围S3+外刃切削范围S1)确定,另外,内刃5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由(共同切削范围S3+内刃切削范围S2)确定。在比如,通过内刃5切削工件W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大于通过外刃3切削工件W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的场合,环状刀具1的旋转状态由内刃5确定,外刃3的刃尖3a晃动地(偏心)旋转。另外,在通过内刃5切削工件W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小于通过外刃3切削工件W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的场合,环状刀具1的旋转状态通过外刃3确定,环状刀具1的内周侧的刃尖3a、5a晃动地(偏心)旋转。
其结果是,比如,在(共同切削范围S3+外刃切削范围S1)>(共用切削范围S3+内刃切削范围S2)的场合,外刃3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变大,孔的尺寸精度由外刃3确定,尺寸精度良好。
然而,在(共同切削范围S3+外刃切削范围S1)<(共用切削范围S3+内刃切削范围S2)的场合,外刃5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变大,其结果是,由于环状刀具1受到内刃切削范围S2的影响,以偏心的中心轴O’为中心而旋转,故外周侧的刃尖3a、5a产生晃动(偏心),孔的尺寸精度变差。
即,在外刃3与内刃的内周侧的刃尖3a,5a以输出轴中心O为中心而旋转的场合,工件W的去除部分(切屑)的外周的尺寸可减小,对在工件W中进行钻孔而形成的孔尺寸以良好的精度加工,在以外刃3和内刃5的刃尖3a、5a以偏心的中心轴O’为中心而旋转的场合,对在工件W中进行钻孔而形成的孔尺寸造成较大的影响,孔的尺寸精度显著变差。
由此,第3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为了防止上述那样的开孔时的孔的尺寸精度的降低,外刃3和内刃5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象下述那样的方式形成刃尖3a、5a,以便能够消除外刃3和内刃5的外周侧刃尖3a、5a的晃动(偏心),提高孔的尺寸精度。
图8(a)为通过第3实施例的环状刀具1的第1、第2的切削刃3、5,切削工件W的状态的正视图,该图为下述实例,其中,按照外刃3与内刃5的刃尖3a、5a的形状(后角、前角)相同(共同切削范围S3+外刃切削范围S1)>(共用切削范围S3+内刃切削范围S2)的方式,确定刃尖3a、5a的形状,由此,在环状刀具1的旋转状态,外刃3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大于内刃5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由此,孔的尺寸精度良好。另外,在外刃3与内刃5的刃尖3a、5a的形状(后角、前角)不同的场合,不形成上述那样的切削范围,从整体上,环状刀具1的旋转状况由外刃3与内刃5的切削阻力的大小确定。
图8(b)为通过第3实施例的环状刀具1的第1、第2切削刃3、5,切削工件W的状态的正视图,该图为下述实例,其中,使得上述刃尖3a、5a的形状(后角、前角)相同,去掉共同切削范围S3(去掉外刃3与内刃5从正面看重合的部分)外刃切削范围S1>内刃切削范围S2,同样,与上述图8(a)相同,环状刀具1的旋转状况由外刃3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和内刃5的切削时的切削阻力确定,可形成良好的孔的尺寸精度。
象上述那样,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外刃和内刃进行切削时的外刃与内刃的切削阻力必须处于下述关系外刃切削阻力>内刃切削阻力外刃和内刃按照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形成,由此,可形成良好的孔的尺寸精度。
另外,在外刃与内刃的刃尖的形状(后角、前角)相同的场合,由于外刃切削范围S1>(外刃切削范围S1+内刃切削范围S2)1/2故外刃切削阻力>内刃切削阻力的关系成立。
在上面具体描述的本实施例中,由于槽的外周侧端部在平时通过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切削,故可防止在切削时,切削阻力最大的第1、第2切削刃的外周部的磨耗、破损。另外,在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形成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倾斜面,该非连续部从正面看,设置于相互不重合的位置,由此,可将切屑变细小。另外,通过增加台阶部的数量,或形成在夹持顶点的相应的倾斜面具有台阶部的非连续的倾斜面,可进一步将切屑变小。此外,由于在刃尖上仅仅设置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地形成的倾斜面,故容易进行刃尖的加工。
在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上述实施例不过是通过实例给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的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按照其它的各种形式实施,而不能限定性地进行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沿具有圆筒状的主体的环状刀具的底部的周向,按照规定间距,交替地设置第1切削刃、第2切削刃,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切削刃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外周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上述第2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顶点的外周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在相对上述第2切削刃的顶点的内周侧的倾斜面,形成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多个倾斜面,上述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形成于上述第2切削刃的刃尖的倾斜面上的台阶部从正面看,与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的内周侧的倾斜面交叉,另外,相对上述顶点的外周侧的倾斜面形成从正面看,与上述第1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重合的倾斜面。
2.一种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沿具有圆筒状的主体的环状刀具的底部的周向,按照规定间距,交替地设置第1切削刃、第2切削刃,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切削刃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外周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另外在至少夹持上述顶点的内侧的倾斜面上,形成有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多个倾斜面,上述第2切削刃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顶点的外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还有,至少在夹持上述顶点的内侧的倾斜面,形成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多个倾斜面,上述第1切削刃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形成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刃尖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上的相应台阶部从正面看,与形成于另一侧的切削刃的刃尖上的倾斜面交叉,还有,相对上述顶点的外周侧的倾斜面形成从正面看,与上述第1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重合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第1切削刃、第2切削刃上的顶点的内侧的倾斜面按照相互基本保持平行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切削刃为外刃,上述第2切削刃为内刃时,外刃的工件切削阻力,与内刃的工件切削阻力满足下述的条件外刃的切削阻力>内刃的切削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切削刃为外刃,上述第2切削刃为内刃,另外外刃和内刃的刃尖的形状(后角,前角)相同的场合时,外刃的工件切削范围,与内刃的工件切削范围满足下述的条件外刃的切削范围>(外刃的切削范围+内刃的切削范围)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刀具,该环状刀具能够提高通过切削产生的切屑的排出效率,并且耐久性优良。一种环状刀具,其特征在于沿环状刀具的底部周向交替地设置第1、第2切削刃,上述第1切削刃(3)的刃尖形成从顶点,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上述第2切削刃(5)的刃尖形成从设置于上述第1切削刃的顶点的外侧的顶点,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侧的倾斜面,在上述第2切削刃的内周侧的倾斜面上,形成通过台阶部而非连续的多个倾斜面,上述第1和第2切削刃的刃尖按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第2切削刃的台阶部从正面看,与第1切削刃的刃尖的内周侧的倾斜面交叉,另外,相对上述顶点的外周侧的倾斜面形成从正面看,与上述第1切削刃的外周侧的倾斜面重合的倾斜面。
文档编号B23B51/04GK1488465SQ0315618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5日
发明者御器谷俊雄, 千叶隆志, 齐藤升, 涉谷国昭, 志, 昭 申请人:日东工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