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圆管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59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圆管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圆管的整形装置。 背鱟技术目前,在金属圆管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加工精度、中修水平、操作使 用等原因,常常造成生产出的金属圆管外径尺寸未能达到标准要求,出现外形 椭圆度超差,影响装配质量,严重的引起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调整金属圆管的椭圆 度进的金属圆管整形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属圆管整形装 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千斤顶,在底座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张力杆, 千斤顶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中间升降板,中间升降板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在 张力杆上,中间升降板的上面设置下半模,在张力杆的顶端设置有与下半模相 配合的上半模。为了使金属圆管整形装置在整形的过程中导向准确,在所述的下半模上设 置导向杆,在上半模上设置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装置结构简单,导向准确,可以有效调整金属圆管 的椭圆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圆管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2、千斤顶,3、张力杆,4、活塞杆,5、中间升降板,6、 轴承,7、下半模,8、上半模,9、导向杆,10、导向孔,11、吊环螺钉,12、顶板,13、模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 一种金属圆管整形装置,包括底座l,底座l上设置 有千斤顶2,在底座1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张力杆3,千斤顶2的活塞杆4上 设置有中间升降板5,中间升降板5的两端通过轴承6活动设置在张力杆3上, 中间升降板5的上面设置下半模7,在张力杆3的顶端设置有与下半模7相配合 的上半模8,上半模8是通过吊环螺钉11设置在张力杆3顶端的顶板12上的。 为了使金属圆管整形装置在整形的过程中导向准确,在所述的下半模7上设置 导向杆9,在上半模8上设置有与导向杆9相配合的导向孔10。上述结构的金属圆管整形装置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需要整形的金属圆管 固定在金属圆管整形装置旁边的水平支架上,为了更好的对金属圆管进行整形, 可以将需要整形的金属圆管的端部一部分伸出模孔13,手动操作千斤顶2,使 设置在千斤顶2的活塞杆3上的中间升降板5和下半模7沿着设置在其两端的 张力杆3向上滑动,在所述的下半模7上设置导向杆9,在上半模8上设置有与 导向杆9相配合的导向孔10,在下半模7上升的过程中,导向杆9与导向孔10 相互配合,使下半模7与上半模8很好的接触,对模孔13中的金属圆管实施挤 压整形,挤压一段时间后就完成了对金属圆管的整形操作,然后手动千斤顶2, 活塞杆4收縮将下半模7和中间升降板5拉下就可以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1. 一种金属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千斤顶(2),在底座(1)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张力杆(3),千斤顶(2)的活塞杆(4)上设置有中间升降板(5),中间升降板(5)的两端通过轴承(6)活动设置在张力杆(3)上,中间升降板(5)的上面设置下半模(7),在张力杆(3)的顶端设置有与下半模(7)相配合的上半模(8)。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金属圆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半模 (7)上设置导向杆(9),在上半模(8)上设置有与导向杆(9)相配合的导向孔(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圆管整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千斤顶,在底座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张力杆,千斤顶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中间升降板,中间升降板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在张力杆上,中间升降板的上面设置下半模,在张力杆的顶端设置有与下半模相配合的上半模。其优点是装置结构简单,导向准确,可以有效调整金属圆管的椭圆度。
文档编号B21D3/00GK201082440SQ20072003991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
发明者张宏祥, 刚 李, 狄明勇, 杰 陈 申请人: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