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底架车下钻、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067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合金底架车下钻、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合金底架车下钻、铰装置,用于属于机械加工 工具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目前,铝合金大型车体进入装配车间后,架在1.8m高的马凳上,根据 工艺要求,需要在底架上钻直径大于10mm、厚度超过10mm的孔,当用较 大功率的电钻向上钻孔时,操作者要站在电钻正下方,对电钻施加很大的 压力才能完成,工作效率很低,生产质量很难保证,并且铁屑容易落到操 作者的身上或眼睛里,导致意外发生。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底架车下钻、铰装置,解决了电钻向上钻 孔时操作费力,人员容易受到伤害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由底座、中间升降机构、钻支架构 成钻、铰装置,其中,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和地脚支撑,下导杆与下导 套构成套筒机构,下导杆的底部与地脚支撑固定连接,地脚连杆两端分别 与下导套、底座连接,中部与下导杆连结构成杠杆升降机构,下锁紧手柄 为凸轮机构设置在下导套内、下导杆的顶端,锁紧手柄将地脚支撑锁固;中间升降机构中上导套与上导杆构成套筒机构,上摆杆前端与上导杆的杆 体铰接,中部与上外套的套体连接构成杠杆升降机构,上锁紧手柄为凸轮 机构设置在上导套内、上导杆的顶端,钻支架由支架、定位座组构成,并 装置在上导杆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电钻在上导杆的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操 作人员远离电钻正下方,具有高度可调的功能,适用于不同车型各种高度 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同时,免除了大量铝屑 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中间升降机构、钻支架、气动 钻四部分组成。气动钻安装在钻支架上;中间升降机构将钻支架及气动钻 升高到相应高度后锁紧;气动钻通风后,拧动其下部法兰,气动钻升高, 开始钻孔工作;通过升降底座上的地脚支撑移动或锁固此装置。底座主要由万向轮l、下导杆2、可升降的地脚支撑3、下导套4、地 脚连杆5、下锁紧手柄6等部分组成。下导杆2与下导套4构成套筒机构, 下导杆2的底部与地脚支撑3固定连接,地脚连杆5两端分别与下导套4、 底座15连接,中部与下导杆2连结构成杠杆升降机构,下锁紧手柄6为 凸轮机构设置在下导套4内、下导杆2的顶端,需要移动本装置时,抬起 地脚连杆5,通过下导套4、下导杆2作用将三个地脚支撑3同时升高离 开地面,在万向轮l作用下,本装置灵活移动;需要固定本装置时,下压 地脚连杆5,在下导套4、下导杆2作用下,地脚支撑3着地,转动下部 凸轮锁紧手柄6将地脚支撑锁固。 中间升降机构主要由上摆杆8、上导套9、上导杆IO、上锁紧手7柄 等部分组成。中间升降机构中上导套9与上导杆10构成套筒机构,上摆杆8前端与上导杆10的杆体铰接,中部与上外套9的套体连接构成杠杆 升降机构,上锁紧手柄7为凸轮机构设置在上导套9内、上导杆10的顶 端,下压上摆杆时,在上导套9的上摆杆支座作用下,上导杆10升高。 上导杆10升高后,转动上部凸轮手柄7锁固中间升降机构。中间升降机 构升降范围0-100mm。钻支架主要由支架11、定位座组12成。支架11用于支撑气动钻,定 位座12将气动钻定位在支架上。中间升降机构与底座、钻支架通过螺栓、螺母等组成一体。气动钻采用日本NPK公司的型号为NRD-32LRLW反转式气钻14, 钻下部法兰13带动丝杠控制气动钻升降,升降范围0-100mm。将已安装巾24.5的钻头的铝合金底架车下钻、铰装置移到车钩座下需 钻孔的位置;通过中间升降机构将气动钻升高到钻孔位置;对准钻孔位置 将钻、铰装置的地脚支撑落地锁固;开动气动钻,逆时钉旋转气动钻下部 法兰,气动钻升高进行钻孔。当*24.5的孔钻完后,将气钻下降,换上^> 25的铰刀进行铰孔。
权利要求1. 一种铝合金底架车下钻、铰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座、中间升降机构、钻支架构成,其中,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和地脚支撑,下导杆与下导套构成套筒机构,下导杆的底部与地脚支撑固定连接,地脚连杆两端分别与下导套、底座连接,中部与下导杆连结构成杠杆升降机构,下锁紧手柄为凸轮机构设置在下导套内、下导杆的顶端,锁紧手柄将地脚支撑锁固;中间升降机构中上导套与上导杆构成套筒机构,上摆杆前端与上导杆的杆体铰接,中部与上外套的套体连接构成杠杆升降机构,上锁紧手柄为凸轮机构设置在上导套内、上导杆的顶端,钻支架由支架、定位座组构成,并装置在上导杆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底架车下钻、铰装置,底座设有万向轮和地脚支撑,下导杆与下导套构成套筒机构,下导杆的底部与地脚支撑固定连接,地脚连杆与下导杆连结构成杠杆升降机构,上导套与上导杆构成套筒机构,上摆杆前端与上外套的套体连接构成杠杆升降机构,钻支架由支架、定位座组构成,并装置在上导杆的顶部。电钻在上导杆的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操作人员远离电钻正下方,具有高度可调的功能,适用于不同车型各种高度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同时,免除了大量铝屑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文档编号B23B45/00GK201079850SQ200720094438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淑华, 孙庆峰 申请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