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70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轧辊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轧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轧辊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中采用轧辊平衡装置的目的是用来消除轧制力应力回线上各零部件 之间的间隙,以便轧机咬钢时减轻由于间隙的存在对设备产生的冲击。目前, 轧机中所采用的各种轧辊平衡装置都是在轧辊轴承座和机架或相当于机架的 固定件之间进行平衡,而轧辊至轴承座之间的环节却没有给予考虑,因此这 些平衡装置都只能消除轧辊轴承座至机架或相当于机架的固定件之间这段应 力线上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对于轧辊径向轴承本身的径向间隙以及轴承外环 与轴承座内孔之间的间隙(对于径向轴承与轴承座内孔之间装有衬套的轧机, 还包括轴承外环与衬套之间、衬套与轴承座内孔之间的间隙)却无能为力, 随着磨损的加剧,这些间隙将会加大,轧机咬钢时就会加重对轧辊轴承以及 相关零部件的冲击,进而降低轧辊轴承以及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明显地,现有技术的问题和不足是
1. 现有技术不能消除轧辊与轧辊轴承座之间的间隙。
2. 轧机咬钢时会加重对轧辊轴承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冲击,降低轧辊 轴承以及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辊平衡装置,该种装置能够消除轧辊与 轧辊轴承座之间间隙,将其和现有轧辊平衡装置相结合,可以使轧制力应力 回线上所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轧辊平衡装置,包括托辊轴承,该托 辊轴承包括一内环和一外环;在所述托辊轴承对应的辅轴承座上径向设置至 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一个弹性伸縮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的顶部 弹性支撑托辊轴承的外环。
优选地,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
一滑套,嵌在通孔中,该滑套内部中通,下部设有一外扩圆肩台,与辅 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
一顶头,套接在滑套内;
一平衡体,设置在滑套内,弹性支撑顶头。
优选地,所述顶头内部设置一中通内孔,中通内孔上段内径小于下段内
径;
所述弹性伸缩机构还包括 一平衡体支座,依次滑动套接所述平衡体和 顶头,其外径与顶头中通内孔的下段内径相配合,所述平衡体支座的底部设 有一外扩圆台,与滑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辅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伸缩机构还包括 一垫片组,设置在滑套和平衡体支 座的外扩圆肩台之间。
优选地,所述通孔和弹性伸縮机构的数量是两个,其根据托辊轴承的中 垂线对称分布在辅轴承座底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托辊轴承是深沟球轴承。
优选地,所述平衡体是环形中空结构,所述平衡体支座穿过其中部。 优选地,所述平衡体是液压缸。 优选地,所述平衡体是弹簧。 优选地,所述平衡体是弹性胶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 本实用新型消除了轧辊与轧辊轴承座之间的间隙。
2. 在轧机咬钢时保护轧辊轴承以及相关零部件,提高轧辊轴承以及 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 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 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1]轴向力轴承 [5]径向力轴承 [9]顶头 [13]垫片组辅轴承座 [6]轧辊 [10]滑套 [14]轴承座托辊轴承 [7]托辊轴承 [11]平衡体支座 [15]径向力轴承轴承座 [8]辅轴承座 [12]平衡体 [16]弹性伸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来具体介绍一种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辊平衡装置中托辊轴承3、 7是深 沟球轴承,它们分别包括一内环和一外环,托辊轴承3、 7对应的辅轴承座上 径向设置两个通孔,根据托辊轴承3、 7的中垂线对称分布在辅轴承座底部的 两侧,每个通孔内固定一个弹性伸缩机构16;弹性伸缩机构16的顶部弹性 支撑托辊轴承的外环。滑套10嵌在通孔中,该滑套10内部中通,下部设有 外扩圆肩台,与辅轴承座螺纹固定;顶头9套接在滑套10内;平衡体12设 置在滑套10内,弹性支撑顶头9。顶头9内部设置一中通内孔,中通内孔上 端内径小于下端;平衡体支座11依次套接所述平衡体12和顶头9,其外径 与顶头中通内孔的下端相配合,所述平衡体支座11的其底部设有一外扩圆 台,与滑套10以及辅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垫片组13设置在滑套IO和平衡 体支座ll的外扩圆肩台之间。
如图l所示,在轧辊系统中,轧辊6和操作侧辅轴承座2、轴承座4、传 动侧辅轴承座8、轴承座14之间分别设置轴向力轴承1、径向力轴承5、径向力轴承15。并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轧辊平衡装置分别设置在操作侧和传动
侧轴承座4、 14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托辊轴承3为深沟球轴承,其内环在轴向相对于轧辊6固 定,外环在轴向相对于操作侧辅轴承座2游动,外环在径向相对于操作侧辅 轴承座2内孔留有缝隙,该缝隙应大于轧辊6与操作侧轴承座4之间可能产 生的最大间隙。在操作侧辅轴承座2垂直于轧辊轴线的断面上对应托辊轴承 3的下方按一定的角度分布设置两处平衡体12,其材质是弹簧,或者也可以 使用弹性胶体材料、液压缸等,通过顶头9顶在托辊轴承3的外环上,顶头 9可在镶嵌在操作侧辅轴承座2中的滑套10内滑动,平衡体12下方的平衡 体支座11通过可调的垫片组13固定在操作侧辅轴承座2上,通过调整垫片 组13的厚度可以改变平衡体12对托辊轴承3的支反力大小。
轧辊传动侧在径向力轴承15和轧辊扁头之间有一个辅助轴承,该轴承 为深沟球轴承用于将传动侧轧辊轴承座14和轧辊6在轴向定位,其内环在轴 向相对于轧辊定位,其外环相对于传动侧辅轴承座8在轴向定位。在实施本 实用新型时,可将该辅助轴承兼用作传动侧的托辊轴承7,外环的轴向定位 要略松于内环的轴向定位,外环在径向相对于传动侧轴承座14内孔留有缝 隙,该缝隙应大于轧辊与传动侧轴承座14之间有可能产生的最大间隙。在传 动侧辅轴承座8垂直于轧辊轴线的断面上对应托辊轴承7的下方按一定的角 度分布设置两处平衡体12,通过顶头9顶在托辊轴承7的外环上,顶头可在 镶嵌在传动侧辅轴承座8中的滑套10内滑动,平衡体12的下方的平衡体支 座11通过可调的垫片组固定在传动侧辅轴承座8上,通过调整垫片组13的 厚度可以改变平衡体12对托辊轴承7的支反力大小。
当操作侧和传动侧托辊轴承3、 7下方的四个平衡体12支反力的合力大 于轧辊及其上零件的重量之和时轧辊即被平衡体通过托辊轴承向上顶起,从 而消除了轧辊和轴承座4、 14内孔上方之间的间隙,对于径向轴承与轴承座 内孔之间装有衬套的轧机,径向轴承外环与衬套之间、衬套与轴承座内孔之 间的间隙也一并被消除。进而减轻了咬钢时轧件对设备产生的冲击,改善轧 辊径向轴承和相关零部件的受力状态,延长了轧辊径向轴承和相关零部件的 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 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轧辊平衡装置,包括托辊轴承(3、7),该托辊轴承(3、7)包括一内环和一外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轴承(3、7)对应的辅轴承座上径向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一个弹性伸缩机构(16);所述弹性伸缩机构(16)的顶部弹性支撑托辊轴承的外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縮机构(16)包括-一滑套(10),嵌在通孔中,该滑套(10)内部中通,下部设有一外 扩圆肩台,与辅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一顶头(9),套接在滑套(10)内;一平衡体(12),设置在滑套(10)内,弹性支撑顶头(9)。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9)内部设置一中通内孔,中通内孔上段内径小于下段内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16)还包括 一平衡体支座(11),依次滑动套接所述平衡体(12)和顶头(9),其外径与顶头中通内孔的下段内径相配 合,所述平衡体支座(11)的底部设有一外扩圆台,与滑套(10)通过螺 栓固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縮机构(16)还包括一垫片组(13),设置在滑套(10)和平衡体支座(11)的外扩圆肩台之间。
5. 如权利要求l-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弹性伸縮机构(16)的数量是两个,其根据托辊轴承(3、 7)的中垂线 对称分布在辅轴承座底部的两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轴承(3、 7) 是深沟球轴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体(12)是环 形中空结构,所述平衡体支座(11)穿过其中部。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体(12)是液 压缸。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体(12)是弹 簧。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辊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体(12)是弹 性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轧辊平衡装置,包括托辊轴承,该托辊轴承包括一内环和一外环,所述托辊轴承对应的辅轴承座上径向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一个弹性伸缩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的顶部弹性支撑托辊轴承的外环。本实用新型消除了轧辊与轧辊轴承座之间的间隙,并能在轧机咬钢时保护轧辊轴承以及相关零部件,提高轧辊轴承以及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1B31/00GK201353580SQ20092006747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3日
发明者樊有勤 申请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