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组合压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96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密组合压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机械装配的压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精密组合压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压配工艺的组装流程中,一般采用有技术的员工利用简易的压配工具,手工对组装的零部件进行工件压配,其缺点在于,现有技术的加工压配模式,其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装配的重复性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高,导致机械零部件压配的质量与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可实现机械化快速压配机械零部件,提高零部件压配的质量与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密组合压配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与底板之间,该上滑动块与底板对应设置,上滑动块上下移动,与底板配合压配工件;其特点是,该装置包含设置在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下表面的装配装置,以及对应设置在液压机的底板的上表面的装配基座;上述的装配装置包含压头上固定板、垂直设置在该压头上固定板下表面中部的压头;上述的装配基座包含工具下固定板;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其设置在工具下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该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中部垂直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分为上通孔、以及与上通孔下端连通的下通孔;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顶部设有凸台,被压配的组合下工件架设在该凸台上;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其套设在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上通孔中,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的上端伸出上述上通孔外,被压配的组合上工件套设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上端;上述的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与压头对应设置;上述压头的直径大于组合上工件的外径。上述的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的长度大于上通孔的长度。上述的上通孔的直径小于下通孔。上述的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的下端设有柱头;该柱头直径与下通孔的直径相适配,并套设在下通孔中;该柱头、下通孔以及工具下固定板组合形成一空腔。上述的空腔中设有弹簧,其上下端分别连接柱头与工具下固定板。 上述的压头上固定板下表面各顶角处分别垂直设有若干根上定位导柱。[0018]上述的工具下固定板上表面各顶角处分别垂直设有若干根下定位导套。各根上述的上定位导柱与下定位导套一一对应设置;各根相互对应设置的上定位导柱的外径与下定位导套的内径相适配。各根上述的上定位导柱套设在其所对应的下定位导套中,使装配装置与装配基座之间精确定位。上述的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通过若干个螺丝固定在工具下固定板上。将精密组合压配装置的各上定位导柱分别插在各个下定位导套中,完成上定位导柱与下定位导套之间定位,也完成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与压头之间的精确定位。并将装配装置与装配基座分别固定在液压器的上滑动块与底板上;进行工件的压配时,将需压配工件的组合下工件放置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凸台上,并将组合上工件套设在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的上端。液压器带动压头下压,将组合 上工件与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一起下压,在下压过程中,将组合上工件与组合下工件压配成一体,完成压配;完成压配后,液压器带动压头上行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弹簧24伸展将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回复到压配前的位置,同时将压配后的工件顶出,取出工件后即可进入下一次压配。本实用新型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为动力源,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机械化快速压配机械零部件,操作安全与方便快捷,提高零部件压配的质量与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若干根下定位导套与上定位导柱套精确定位,不会产生移位,保证装配装置与装配基座之间不偏离轴线,实现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中被压配部件的组合下工件与组合下工件通过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与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精确定位,实现压配的部件与被压配的部件都是有工件精确定位,确保了压配后的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设有弹簧,可在一次装配操作完成后,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自动复原,使操作更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精密组合压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精密组合压配装置的工具下固定板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精密组合压配装置的装配基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组合压配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与底板之间,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与底板对应设置,上滑动块上下移动,与底板配合进行压配工作。如图I所示,该精密组合压配装置为一种四柱定位中间压配的装置,其包含设置在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下表面的装配装置1,以及对应设置在液压机的底板的上表面的装配基座2。[0035]该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压配一种被压配工件,该被压配工件包含组合下工件3和组合上工件4,组合下工件3中央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组合上工件4的外径相适配。即将组合上工件4压配入组合下工件3的通孔中。装配装置I包含有水平设置的方形的压头上固定板11、垂直设置在压头上固定板11下表面中央的压头12,以及分别垂直设置在压头上固定板11下表面四个顶角处的四根相同的上定位导柱13。四根上定位导柱13的长度大于压头12的长度。压头上固定板11固定于液压机上滑动块的下表面。压头12的直径大于组合上工件4的外径。装配基座2包含有工具下固定板21、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弹簧24和四根下定位导套25。工具下固定板21为方形,其水平设置,固定于液压机底板的上表面,并与压头上固定板11对应设置。如图2并结合图I所示,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设置在工具下固定板21上表面的中央。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设有四个内六角螺丝5,通过该四个内六角螺丝5将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固定在工具下固定板21上,并由于采用螺丝连接,方便拆卸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用于定位被压配工件的组合下工件3,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顶端设有一个凸台223,凸台223与组合下工件3的下部相适配,使该组合下工件3稳定架设在该凸台223上,实现组合下工件3的定位。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中部垂直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分为上通孔221、以及与上通孔221下端连通的下通孔222。上通孔221的直径小于下通孔222。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套设在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上通孔221中。该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长度大于上通孔221的长度。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上端伸出上通孔221的上开口外。被压配的组合上工件4的内径与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上端的外径相适配,该组合上工件4套设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上端,由于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套设在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通孔中使得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之间精确定位,即也实现组合上工件4与组合下工件3之间的精确定位。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下端伸出上通孔221的下开口外,同时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下端设有柱头231,该柱头231的直径与下通孔222的直径相适配,并大于上通孔221的内径,并套设在下通孔222中,使柱头231限定在下通孔222中活动。柱头231下通孔222以及工具下固定板21组合,形成一空腔。弹簧24设置在该空腔中,弹簧24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柱头231的下表面与工具下固定板21的上表面,可自由带动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上下移动。弹簧24与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实现压配工件的平面基准控制。如图3并结合图I所示,工具下固定板21上表面的四个顶角处垂直设有四根下定位导套25。该四根相同的下定位导套25与上述的四根上定位导柱13—一对应设置。且该四根上定位导柱13的外径与四根下定位导套25的内径相适配。在本实用新型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工作时,四根上定位导柱13 —一对应地套设在四根下定位导套25中,使所述装配装置I与装配基座2之间精确定位。同时,在各上定位导柱13对应套设在各下定位导套25中时,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与压头12也对应设置,使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与压头12之间精确定位,实现在液压器上滑动块下压时,压头12精确压在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装配基座2的工具下固定板21与装配装置I的压头固定板11在安装到液压器上前,先将压头固定板11上的各上定位导柱13分别插在工具下固定板21上对应的各个下定位导套25中。液压器的上滑动块下行将插在一起的工具下固定板21与压头固定板11压住。操作工用压板分别将工具下固定板21固定在液压器的底板上,并将压头固定板11用压板固定在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上,然后启动液压机将液压机上滑动块上行,此时各个上定 位导柱13与下定位导套25仍然套设在一起,即完成精密组合压配装置的装配,以及完成了各个上定位导柱13与下定位导套25之间精确定位,同时也完成了装配装置I与装配基座2上,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与压头12之间的精确定位。进行工件的压配时,操作工将需压配工件的组合下工件3放置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凸台223上,并将组合上工件4套设在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上端。液压器的上滑动块下行,压头12下压,由于压头12的直径大于组合上工件4的外径,压头12将组合上工件4与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 —起下压,在下压过程中,将组合上工件4套设在组合下工件3的通孔中,将两个部件压配成一体,完成组合上工件4与组合下工件3的压配。完成压配后,液压器带动压头12上行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由于压头12将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下压的过程中,同样也将弹簧24进行了压缩,所以压头12回复时,弹簧24伸展,也将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回复到压配前的位置,同时将压配后的工件顶出。操作工将完成压配的工件取出,可以立即进入下一次的压配。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精密组合压配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与底板之间,该上滑动块与底板对应设置,上滑动块上下移动,与底板配合压配工件;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设置在液压机的上滑动块下表面的装配装置(I ),以及对应设置在液压机的底板的上表面的装配基座(2); 所述的装配装置(I)包含压头上固定板(11)、垂直设置在所述的压头上固定板(11)下表面中部的压头(12); 所述的装配基座(2)包含 工具下固定板(21); 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其设置在工具下固定板(21)上表面的中部;该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中部垂直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分为上通孔(221)、以及与上通孔(221)下端连通的下通孔(222);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顶部设有凸台(223),被压配的组合下工件(3)架设在该凸台(223)上; 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其套设在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上通孔(221)中,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上端伸出所述上通孔(221)外,被压配的组合上工件(4)套设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的上端; 所述的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与压头(12)对应设置; 所述压头(12)的直径大于组合上工件(4)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长度大于上通孔(221)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通孔(221)的直径小于下通孔(2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23)的下端设有柱头(231);该柱头(231)直径与下通孔(222)的直径相适配,并套设在下通孔(222)中;所述的柱头(231)、下通孔(222)以及工具下固定板(21)组合形成一空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中设有弹簧(24),其上下端分别连接柱头(231)与工具下固定板(21)。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头上固定板(11)下表面各顶角处分别垂直设有若干根上定位导柱(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下固定板(21)上表面各顶角处分别垂直设有若干根下定位导套(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根所述的上定位导柱(13)与下定位导套(25) —一对应设置;各根相互对应设置的上定位导柱(13)的外径与下定位导套(25)的内径相适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根所述的上定位导柱(13)套设在其所对应的下定位导套(25)中,使所述装配装置(I)与装配基座(2)之间精确定位。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22 )通过若干个螺丝(5 )固定在工具下固定板(2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精密组合压配装置,其包含装配装置与装配基座;装配装置包含压头上固定板、垂直设置在压头上固定板下表面中部的压头;装配基座包含工具下固定板;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其设置在工具下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中部垂直设有通孔,其分为上通孔和下通孔;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顶部设有凸台,组合下工件架设在凸台上;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其套设在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上通孔中,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的上端伸出上通孔外,组合上工件套设于可拆卸式下工件定位件的上端;活动式上工件定位柱与压头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定位导套与上定位导柱套定位,保证装配装置与装配基座不偏离轴线,实现精确定位。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2399004SQ20112056065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孙益全, 徐林峰 申请人:上海东岩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