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65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部件的安装对中设备,具体是指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的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气动控制类活门普遍存在于各类机型的空调、防冰、气动、起动等多个系统中,实现其所在系统的节点控制甚至是系统控制等功能,气动控制活门大多采用气路控制、弹簧作动的基本调节方式实现其活门的调控功能。飞机的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包括活门作动筒连杆、活门作动筒壳体、弹簧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活门作动筒壳体为带有法兰连接位的筒体,活门作动筒连杆的末端安装有用于与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连接的螺杆,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对应该螺杆设有中心孔,安装时需要保证活门作动筒连杆的末端安装螺杆穿过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中心孔,然后将螺杆安装上紧螺帽,实现活门作动筒连杆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对中安装,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连接弹簧,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与活门作动筒连杆对中安装后压紧弹簧,同时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置于活门作动筒壳体内,通过法兰盘封堵。对于气动控制活门,特别是许多较大流量的控制活门,其作动筒弹簧力往往较大,在修理组装这类气动控制活门时,均匀的克服较大弹簧力,且实现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和活门作动筒连杆的对中安装是组装的必要也是重要步骤之一,传统的作动筒弹簧的安装依靠人工手动或者是借助简单的机械进行安装,因而既费时费力,又很难解放人力来保证安装质量,且较大的弹簧力对人和部件是潜在的安全隐患,本设计旨在最大程度的借助自动化甚至是智能化来节省人力,规避安装风险,提高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该装置可以代替人工手动,实现机械化安装活门作动筒,并且能够保证作动筒弹簧端盖和连杆组件的对中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对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活门作动筒连杆的固定杆、用于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的壳体固定支撑座、以及用于连接并且直线旋进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端盖安装旋进机构,所述固定底座横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固定杆、壳体固定支撑座和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呈自左向右状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杆竖直向上,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也竖直向上,并且沿与固定底座相垂直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开设有与活门作动筒壳体相适配的用于承托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的弧形槽,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的中心线、固定杆的中心线以及端盖安装旋进机构的中心线均相对中。所述的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包括安装座、螺纹连接座、螺纹旋进杆、轴承以及手柄,所述安装座竖直向上,并且沿与固定底座相垂直的纵向方向设置,安装座中心处开设有供螺纹旋进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螺纹连接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左侧,并且与安装座平行设置,螺纹连接座中心开有内螺纹孔,所述螺纹旋进杆为带有外螺纹的螺纹杆,该螺纹旋进杆的外螺纹与螺纹连接座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适配,螺纹旋进杆装入安装座和螺纹连接座后左右两端均伸出,所述手柄固定安装在螺纹旋进杆的右端,所述安装座的中心线、螺纹连接座的中心线均与壳体固定支撑座的中心线相对中,所述螺纹旋进杆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座所在的平面,所述轴承套装在螺纹旋进杆的左端,轴承与螺纹旋进杆的左端之间具有间隙,轴承用于与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将螺纹旋进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向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直线运动,以实现活门作动筒连杆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对中安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杆、壳体固定支撑座以及安装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为左右并排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结构相同的两个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纹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柄为四个,四个手柄安装在与螺纹旋进杆的中轴线相垂直的同一个平面内,四个手柄均匀设置。所述的固定底座,可以改进为不同件号类型的气动控制活门的固定安装座,实现各类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的安装功能。所述的壳体固定支撑座,可以根据活门作动筒壳体尺寸加工改进成不同尺寸大小的固定座,以实现良好的固定配合。所述的固定杆,可以根据不同活门作动筒壳体和连杆的轴孔位置、孔径大小加工改进成相应的固定杆,以实现良好的固定配合。所述的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其安装座可以根据所安装活门作动筒的尺寸改进为相应的配合安装座;端盖旋转安装机构在实现压缩安装弹簧及弹簧端盖组件的同时,可以使用螺刀安装连杆螺帽,以完成作动筒连杆和弹簧端盖的连接;旋转安装机构采用螺杆旋进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稳定、易实现,且机构本身加工制作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对中装置可以方便实现多种件号活门的弹簧压缩及作动筒组件的组装,同时可以有效的检验活门作动筒组件的安装质量,确保实现对中安装;装置本身质量坚实、耐用,可以自由拆装,升级改装、修理维护简单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中壳体固定支撑座的零件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中安装座的零件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中螺纹连接座的零件图;[0023]图6是图5的A— A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中螺纹旋进杆的零件图;图8是图7的B— B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中轴承的零件图;


图10是图9的C一C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固定底座;2、固定螺丝;3、固定杆;4、壳体固定支撑座;5、轴承;51、轴承大孔;52、轴承小孔;6、螺纹连接座;61、内螺纹孔;7、安装座;71、中心孔;8、螺纹旋进杆;81、左端;9、手柄;101、活门作动筒连杆;102、活门作动筒壳体;103、弹簧;104、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
图10所示的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该安装对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I、用于固定活门作动筒连杆101的固定杆3、用于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102的壳体固定支撑座4、以及用于连接并且直线旋进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的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固定底座I横向水平设置,固定杆3、壳体固定支撑座4和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呈自左向右状安装在固定底座I上,固定杆3竖直向上,固定杆3上有一螺丝安装孔,螺丝安装孔内安装固定螺丝2后,固定螺丝2起到进一步固定活门作动筒连杆101的作用,壳体固定支撑座4也竖直向上,并且沿与固定底座I相垂直的纵向方向设置,壳体固定支撑座4为左右并排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结构相同的两个支撑座,壳体固定支撑座4开设有与活门作动筒壳体102相适配的用于承托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102的弧形槽,弧形槽两端分别固定活门作动筒壳体部分的边缘,起到对活门作动筒壳体的整体固定作用,壳体固定支撑座4的中心线、固定杆3的中心线以及端盖安装旋进机构的中心线均相对中,即三根中心线左右对中。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包括安装座7、螺纹连接座6、螺纹旋进杆8、轴承5以及手柄9,安装座7竖直向上,并且沿与固定底座I相垂直的纵向方向设置,安装座7中心处开设有供螺纹旋进杆8穿过的中心孔71,螺纹连接座6固定安装在安装座7的左侧,并且与安装座7平行设置,具体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座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7的左侧,螺纹连接座6中心开有内螺纹孔61,螺纹旋进杆8为带有外螺纹的螺纹杆,并且该螺纹旋进杆8为空心杆,螺纹旋进杆8的外螺纹与螺纹连接座6内螺纹孔61的内螺纹相适配,螺纹旋进杆8装入安装座7和螺纹连接座6后左右两端均伸出,螺纹旋进杆8用旋转作动以实现整个端盖安装旋进机构的进退,手柄9固定安装在螺纹旋进杆8的右端,手柄9为四个,四个手柄9安装在与螺纹旋进杆8的中轴线相垂直的同一个平面内,四个手柄9均匀设置,用以手动操控整个旋转安装机构,安装座7的中心线、螺纹连接座6的中心线均与壳体固定支撑座4的中心线相对中,螺纹旋进杆8的中轴线垂直于安装座7所在的平面,轴承5套装在螺纹旋进杆8的左端81,轴承5与螺纹旋进杆8的左端81之间具有间隙,轴承5具有阶梯孔,包括轴承大孔51和轴承小孔52,其中螺纹旋进杆8的左端81的直径小于轴承大孔51的直径,两者之差大约为10mm,并且螺纹旋进杆8的左端81的直径大于轴承小孔52的直径,保证螺纹旋进杆8的左端81能够套装在轴承5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轴承5旋转,轴承5的轴承小孔52用于与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固定连接,由于轴承大孔51和螺纹旋进杆8的左端81之间的间隙,轴承5能够将螺纹旋进杆8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向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的直线运动,螺纹旋进杆8转动时推动轴承5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与轴承5相连的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做直线运动,以实现活门作动筒连杆101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的对中安装。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壳体固定支撑座4以及安装座7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I上,安装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实施步骤如下(I)使用螺栓将两个壳体固定支撑座4安装到固定底座I上;(2)按照要装配的活门作动筒壳体轴孔的位置,选择相应的螺栓孔,使用螺栓安装固定杆3到固定底座I上,壳体固定支撑座4的中心线和固定杆3的中心线相对中;(3)使用螺栓将安装座7安装到固定底座I上,保证安装座7的正确安装方向;(4)使用螺栓将螺纹连接座6安装到安装座7上;(5)安装螺纹旋进杆8到螺纹连接座6和安装座7上,保证安装座7的中心线、螺纹连接座6的中心线均与壳体固定支撑座4的中心线相对中,螺纹旋进杆8的中轴线垂直于安装座7所在的平面;(6)安装轴承5到螺纹旋进杆8的左端,确保轴承5转动无卡阻;(7)均布安装4个手柄9到螺纹旋进杆8的右端;(8)安装活门作动筒到该安装对中装置上,该活门作动筒包括活门作动筒连杆、活门作动筒壳体、弹簧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确保活门作动筒壳体精确、稳固的固定在壳体固定支撑座4上,活门作动筒连杆套装在固定杆3上,确保固定螺丝2把活门作动筒连杆稳固的固定在固定杆3上,上紧固定螺丝2 ;(9)转动旋转手柄9,调整端盖安装旋进机构使轴承5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同轴配合;(10)转动旋转手柄9,压缩弹簧103,直到可以使已经固定的活门作动筒连杆101的末端安装的螺杆穿过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的中心孔,然后将螺杆上安装上紧螺帽,实现活门作动筒连杆101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的对中安装;(11)完成活门作动筒连杆101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104的对中安装后,逆时针旋动旋转手柄9,使端盖安装旋进机构离位,按照活门作动筒的安装要求继续进行安装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对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活门作动筒连杆的固定杆、用于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的壳体固定支撑座、以及用于连接并且直线旋进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端盖安装旋进机构,所述固定底座横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固定杆、壳体固定支撑座和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呈自左向右状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杆竖直向上,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也竖直向上,并且沿与固定底座相垂直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开设有与活门作动筒壳体相适配的用于承托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的弧形槽,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的中心线、固定杆的中心线以及端盖安装旋进机构的中心线均相对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包括安装座、螺纹连接座、螺纹旋进杆、轴承以及手柄,所述安装座竖直向上,并且沿与固定底座相垂直的纵向方向设置,安装座中心处开设有供螺纹旋进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螺纹连接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左侧,并且与安装座平行设置,螺纹连接座中心开有内螺纹孔,所述螺纹旋进杆为带有外螺纹的螺纹杆,该螺纹旋进杆的外螺纹与 螺纹连接座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适配,螺纹旋进杆装入安装座和螺纹连接座后左右两端均伸出,所述手柄固定安装在螺纹旋进杆的右端,所述安装座的中心线、螺纹连接座的中心线均与壳体固定支撑座的中心线相对中,所述螺纹旋进杆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座所在的平面,所述轴承套装在螺纹旋进杆的左端,轴承与螺纹旋进杆的左端之间具有间隙,轴承用于与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将螺纹旋进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向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直线运动,以实现活门作动筒连杆和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对中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壳体固定支撑座以及安装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为左右并排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结构相同的两个支撑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四个,四个手柄安装在与螺纹旋进杆的中轴线相垂直的同一个平面内,四个手柄均匀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气动控制活门作动筒安装对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活门作动筒连杆的固定杆、用于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的壳体固定支撑座、以及用于连接并且直线旋进活门作动筒端盖组件的端盖安装旋进机构,所述固定底座横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固定杆、壳体固定支撑座和端盖安装旋进机构呈自左向右状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杆竖直向上,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也竖直向上,并且沿与固定底座相垂直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开设有与活门作动筒壳体相适配的用于承托定位活门作动筒壳体的弧形槽,所述壳体固定支撑座的中心线、固定杆的中心线以及端盖安装旋进机构的中心线均相对中。该装置可以实现机械化安装活门作动筒。
文档编号B23P19/00GK202571742SQ2012202357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梁其浇, 钟国声, 资雯, 方蕾, 崔彦坤, 李秉正, 刘明德, 黄雄 申请人: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