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网焊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网焊接装置,包括机架、上梁机构、下梁机构、上电极机构以及下电极机构,上电极机构与下电极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上电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以将上电极机构固定在上梁机构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固定贴合在一起的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位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且下夹紧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板上;固定设置在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内部的氮气弹簧;穿设在下夹板内在氮气弹簧的活塞的推动下上下滑动的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滑杆下端的上电极和上电极块。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焊接压力采用氮气弹簧提供,由于氮气弹簧的压力恒定,并且调整简单快捷,因此具有焊接质量高、生产效果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钢筋网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网焊接装置,属于钢筋网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钢筋网是将纵向钢筋(即纵线)和横向钢筋(即横线)通过电阻焊技术焊接而成。常用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上下电极都是采用黄铜或紫铜材质制成;黄铜材质含有杂质,影响焊接质量;紫铜质软,耐磨性差,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大大提高了焊接成本。而且钢筋网焊接装置主要靠普通压簧或气缸来调节焊网的压力,由于压簧不是完全一致,导致对每个焊点的压力不能保证一致,令焊接成的钢筋网不平。在焊接丝径不同的钢筋网时还需要更换压簧,以保证焊接压力,因此存在操作繁琐、劳动力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外,由于压簧的压力不一致,为了保证每个焊接都焊接牢固,因此会延长焊接动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压力恒定以保证焊接质量的钢筋网焊接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钢筋网焊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梁机构和下梁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梁机构上的一排上电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梁机构上的一排下电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梁机构带动所述上电极机构向所述下电极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上电极机构与下电极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上电极机构包括:
[0006]相对设置以将所述上电极机构固定在所述上梁机构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
[0007]固定贴合在一起的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所述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位于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且所述下夹紧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板上;
[0008]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内部的氮气弹簧;
[0009]穿设在所述下夹板内在所述氮气弹簧的活塞的推动下上下滑动的滑杆;以及
[0010]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杆下端的上电极和上电极块。
[0011]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上夹紧块之间的两根螺杆,两根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所述上夹板开设有使所述螺杆穿过的通孔,上夹紧块上开设有固定螺杆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夹板靠两个螺母固定和锁紧,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所述上夹紧块上所设的螺纹孔连接,所述下夹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沉孔,所述下夹紧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沉孔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沉孔和通孔内设置用于将所述下夹板和下夹紧块连接固定的内六角螺钉。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上夹板通过卡槽卡接在所述上梁机构的上端,所述下夹板通过卡槽卡接在所述上梁机构的下端。[0013]作为优选,所述下夹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滑杆穿过的空心的凸台。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杆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上电极上,所述滑杆上套设抵顶在所述上电极上表面上用于紧固所述滑杆的紧固螺母。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下夹板内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滑杆的油槽,所述下夹板上设置用于为油槽供油的油杯。 [0016]作为优选,所述氮气弹簧通过钢丝挡圈与所述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固定安装在一起。
[0017]作为优选,所述氮气弹簧通过高压软管与蓄能器连接,所述蓄能器与液压站连接。
[0018]作为优选,所述上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降温的上梁水路,所述下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降温的下梁水路,用于为所述上电极机构和下电极机构提供电能的变压器上设置变压器水路,所述上梁水路、下梁水路和变压器水路分别连通至循环冷却器。
[0019]作为优选,所述上电极机构的上电极块和下电极机构的下电极块采用铬锆铜材质制成。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焊接压力采用氮气弹簧提供,由于氮气弹簧的压力恒定,并且调整简单快捷,因此具有焊接质量高、生产效果高的优点。
[0022]2、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氮气弹簧的压力通过液压站和蓄能器控制,因此氮气弹簧的压力调节方便,以适应不同丝径的钢筋网的焊接。
[0023]3、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设置循环冷却器,以给在高速焊过程中产生大量热的上电极机构、下电极机构和变压器冷却降温,从而延长钢筋网焊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主视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上电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上电极机构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0028]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601-机架1602-上梁机构
[0031]1603-下梁机构1604-上电极机构
[0032]1605-下电极机构1606-上梁高压气路
[0033]1607-上夹板1608-下夹板
[0034]1609-上夹紧块1610-下夹紧块
[0035]1611-氮气弹簧1612-滑杆
[0036]1613-上电极1614-上电极块
[0037]1615-内六角螺钉1616-螺杆
[0038]1617-卡槽1618-通孔
[0039]1619-凸台1620-紧固螺母[0040]1621-油槽1622-油杯
[0041]1623-钢丝挡圈1624-压板
[0042]1625-高压软管1626-蓄能器
[0043]1627-液压站1628-油管
[0044]1629-下梁水路1630-进出水口
[0045]1631-伺服电机1632-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包括机架1601、上梁机构1602、下梁机构1603、上电极机构1604、下电极机构1605和动力机构,上梁机构1602和下梁机构1603均相对设置在机架1601上,上电极机构1604排成一排设置在上梁机构1602上,下电极机构1605排成一排设置在下梁机构1603上,且上电极机构1604与下电极机构1605 对应设置,动力机构用于驱动上梁机构1602带动上电极机构1604向下运动以靠近下电极机构1605实现焊接。机架1601、上梁机构1602、下梁机构1603、下电极机构1605和动力机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8]如图3和图4所示,上电极机构1604包括:上夹板1607、下夹板1608、上夹紧块1609、下夹紧块1610、氮气 弹簧1611、滑杆1612、上电极1613和上电极块1614 ;上夹板1607和下夹板1608相对设置且上夹板设置在上梁机构1602的上端,下夹板1608设置在上梁机构1602的下端,通过上夹板1607和下夹板1608将上电极机构1604固定在上梁机构1602上;上夹紧块1609和下夹紧块1610固定贴合在一起的且位于上夹板1607与下夹板1608之间,下夹紧块1610位于下夹板1608上并与下夹板1608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下夹紧块1610与下夹板1608是通过内六角螺钉1615固定在一起的。氮气弹簧1611固定设置在上夹紧块1609和下夹紧块1610的内部;滑杆1612穿设在下夹板1608内,氮气弹簧1611的活塞与滑杆1612相对;滑杆1612的下端与上电极1613和上电极块1614固定连接。在焊接过程中,氮气弹簧1611的活塞将顶推滑杆1612,给滑杆1612 —个向下的力,滑杆1612将该力传递给上电极1613和上电极块1614,从而保证焊接过程中上电极1613和上电极块1614的压力恒定,进而保证焊接质量。
[0049]如图3和图4所示,上夹板1607和下夹板1608之间连接有两根螺杆1616,两根螺杆1616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定长度的外螺纹(图中未示出),上夹板1607开设有用于使螺杆1616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上夹紧块1609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1616的上端穿过上夹板1607靠两个螺母固定和锁紧,螺杆1616的下端与上夹紧块1609上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下夹板1608上设有至少两个沉孔(图中未示出),沉孔内设置内六角螺钉1615,内六角螺钉1615用于将下夹板1608和下夹紧块1610连接固定在上夹紧块1609上。通过两根螺杆1616及至少两个内六角螺钉1615实现了上夹板1607和下夹板1608之间相对位置和连接上的固定。
[0050]为了方便上电极机构1604在上梁机构1602的安装与拆卸,上夹板1607和下夹板1608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617,上夹板1607通过卡槽1617卡接在上梁机构1602的上端,下夹板1608通过卡槽1617卡接在上梁机构1602的下端。再配合两根螺杆1616,便实现了上电极机构1604在上梁机构1602上的固定。
[0051]如图3和图4所示,上夹板1607和上夹紧块1609之间连接有两根螺杆1616,两根螺杆1616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图中未示出),上夹板1607开设有用于使螺杆1616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上夹紧块1609上开设有与螺杆1616相配合的两个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螺杆1616的上端穿过上夹板1607靠两个螺母固定和锁紧,螺杆1616的下端与上夹紧块1609上所设的螺纹孔连接。下夹板1608上设有至少两个沉孔(图中未示出),沉孔内设置内六角螺钉1615,内六角螺钉1615用于将下夹板1608和下夹紧块1610连接固定在上夹紧块1609上。通过两根螺杆1616及至少两个内六角螺钉1615实现了上夹板1607和下夹板1608之间相对位置和连接上的固定。
[0052]为了方便上电极机构1604在上梁机构1602的安装与拆卸,上夹板1607和下夹板1608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617,上夹板1607通过卡槽1617卡接在上梁机构1602的上端,下夹板1608通过卡槽1617卡接在上梁机构1602的下端。再配合两根螺杆1616,便实现了上电极机构1604在上梁机构1602上的固定。
[0053]继续结合图3和图4,为了实现氮气弹簧1611在上夹紧块1609和下夹紧块1610内的设置、滑杆1612在下夹板1608内的设置以及氮气弹簧1611与滑杆1612的配合动作。在本实施例中,上夹紧块1609、下夹紧块1610和下夹板1608内开设有相互贯通的通孔(图中仅表示出了下夹紧块1610上的通孔1618),氮气弹簧1611通过钢丝挡圈1623 (如图5所示)固定在上夹紧块1609、下夹紧块1610的通孔内,氮气弹簧1611的活塞位于下夹紧块1610的通孔1618内。滑杆1612穿设在下夹板1608的通孔内,且滑杆1612的上端位于下夹紧块1610的通孔内并与氮气弹簧1611的活塞相抵接。滑杆1612的下端伸出下夹紧块1610的通孔。
[0054]继续结合图3和图4,由于下夹板1608的厚度较薄,为了保持滑杆1612的稳定性,防止其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下夹板1608的下端设置有凸出下夹板1608的凸台1619,凸台1619为空心结构,即凸台1619内开设有用于使滑杆1612穿过的导向孔(图中未标示),导向孔与下夹板1608的通孔相贯通,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工上的考虑,凸台1619可以设计为空心圆柱状。
[0055]滑杆1612的下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上电极1613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工方便,连接容易,采用了螺纹连接的方式,即:在上电极1613上开设与滑杆1612的下端相配合的螺纹孔(图中未标示),滑杆1612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滑杆1612的下端螺纹连接在上电极1613的螺纹孔内,同时为了更紧固的连接,滑杆1612上套设抵顶在上电极1613上表面上用于紧固滑杆1612的紧固螺母1620。
[0056]如图4所示,下夹板1608内开设有连通至滑杆1612的油槽1621,下夹板1608上设置用于为油槽1621供油的油杯1622。润滑油通过油槽1621抵达滑杆1612以达到润滑的目的。
[0057]如图3和图4所示,上电极1613和上电极块1614通过压板1624施加压力固定在一起。并且,上电极机构1604的上电极1613和下电极机构1605的下电极采用紫铜材质制成,紫铜具有质地软,导电性能好的优点。上电极机构1604的上电极块1614和下电极机构1605的下电极块采用铬锆铜材质制成,铬锆铜材质不含杂质,且质地较硬,能保证钢筋网的焊接质量和钢筋网焊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8]继续结合图2、图3和图4,氮气弹簧1611上连接有高压软管1625,高压软管1625通过上梁高压气路1606连接至蓄能器1626,蓄能器1626与液压站1627通过油管1628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蓄能器1626为气囊式蓄能器。由于焊接不同丝径的钢筋网所需要的焊接压力不同,(焊接过程中上电极机构1604的行程不变)通过调节液压站1627改变氮气弹簧1611的压力就可以实现。通过液压站1627向蓄能器1626中输入油,从而控制蓄能器1626中的油压,以保证蓄能器1626中稳定的气压,当焊接不同丝径的钢筋网时所需不同的压力就可以通过调节蓄能器中的油压来实现,调节时可以读取压力表上的数据来确定所需的压力。
[0059]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网焊接装置的高速焊过程中上电极机构1604、下电极机构1605和变压器(用于提供焊接电能)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上梁机构1602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降温的上梁水路(图中未示出,仅示出了进出水口 1630),下梁机构1603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降温的下梁水路1629,用于为上电极机构1604和下电极机构1605提供电能的变压器(图中未示出)上设置变压器水路(图中未示出,仅示出了进出水口 1630),上梁水路、下梁水路1629和变压器水路分别连通至循环冷却器(外置)。
[0060]焊接时,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1631带动主轴1632运动,主轴1632带动上梁机构1602及上电极机构1604 —起向下运动,使上电极块1614和下电极块与纵线、横线接触,通过变压器作用产生瞬时的大电流将纵线与横线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网。当焊接时上、下电极块接触,上电极机构1604受到向上的压力,此时滑杆1612向上运动,氮气弹簧1611的活塞向上运动,氮气弹簧1611的内部气体通过高压软管1625流经上梁高压气路1606进入蓄能器1626中,此过程中由于氮气弹簧1626压缩的体积与蓄能器1626中的体积比接近于0,所以氮气弹簧1611压缩的体积可以忽略,即压缩时产生压力浮动可以忽略,从而在焊接过程中能够保持电极的压力恒定。本实施例中的动力传动采用伺服电机1631,焊接速度和焊接时间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整。
[0061]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钢筋网焊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梁机构和下梁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梁机构上的一排上电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梁机构上的一排下电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梁机构带动所述上电极机构向所述下电极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上电极机构与下电极机构 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以将所述上电极机构固定在所述上梁机构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固定贴合在一起的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所述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位于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且所述下夹紧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板上;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内部的氮气弹簧;穿设在所述下夹板内在所述氮气弹簧的活塞的推动下上下滑动的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杆下端的上电极和上电极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上夹紧块之间的两根螺杆,两根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所述上夹板开设有使所述螺杆穿过的通孔,上夹紧块上开设有固定螺杆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夹板靠两个螺母固定和锁紧,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所述上夹紧块上所设的螺纹孔连接,所述下夹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沉孔,所述下夹紧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沉孔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沉孔和通孔内设置用于将所述下夹板和下夹紧块连接固定的内六角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上夹板通过卡槽卡接在所述上梁机构的上端,所述下夹板通过卡槽卡接在所述上梁机构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滑杆穿过的空心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杆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上电极上,所述滑杆上套设抵顶在所述上电极上表面上用于紧固所述滑杆的紧固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内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滑杆的油槽,所述下夹板上设置用于为油槽供油的油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弹簧通过钢丝挡圈与所述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固定安装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弹簧通过高压软管与蓄能器连接,所述蓄能器与液压站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降温的上梁水路,所述下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降温的下梁水路,用于为所述上电极机构和下电极机构提供电能的变压器上设置变压器水路,所述上梁水路、下梁水路和变压器水路分别连通至循环冷却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机构的上电极块和下电极机构的下电极块采用铬锆铜材质制成。
【文档编号】B23K11/36GK203426584SQ20132046067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张中盼, 王萍 申请人:河北骄阳丝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