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锯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7663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铜管锯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管锯切机,特点是包括机箱、机架、接料板、翻转支撑装置、第一及第二弹性压块、压料装置、锯片、电机总成、滑板、二滑轨、二滑块及锯片气缸;机箱位于机架的一端并互相配合;接料板的一侧与机架的上端部的一侧转动连接,翻转支撑装置设在接料板与机架之间;接料板的一端与机箱的台面有间隙;压料装置安装在机箱外的上端部,第一及第二弹性压块设在压料装置的下方且分别位于间隙的两边;锯片气缸及二滑轨分别安装在机箱内,二滑块安装在滑板的下方,二滑块分别设在各自的滑轨上,锯片气缸的活塞杆与滑板连接,锯片及电机总成分别安装在滑板的上方,电机总成可带动锯片转动,锯片的位置与间隙的位置相对应,锯片可伸入到间隙中并可转动。其优点为:可以自动的将待切铜管送到锯片位置进行切割,工作效率高,不会发生工伤事故,使用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铜管锯切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管锯切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铜管锯切机包括机箱、锯片及电机总成,在机箱的操作台面上设有间隙,所述电机总成及锯片安装在机箱内,锯片伸出间隙外。工作时,人手握住待切铜管的两侧,然后再将待切铜管送到锯片位置进行切割;工作效率低,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自动的将待切铜管送到锯片位置进行切割,工作效率高,不会发生工伤事故的铜管锯切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铜管锯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机箱及机架,所述机箱位于机架的一端并互相配合;
[0006]接料板及翻转支撑装置,所述接料板的一侧与机架的上端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支撑装置设在接料板与机架之间并可支撑接料板及带动接料板向下翻转;接料板的一端与机箱的台面有间隙;
[0007]第一弹性压块、第二弹性压块及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安装在机箱外的上端部,所述第一弹性压块及第二弹性压块设在压料装置的下方,压料装置可带动第一弹性压块及第二弹性压块上下移动,第一弹性压块及第二弹性压块分别位于间隙的两边;
[0008]锯片、电机总成、滑板、二滑轨、二滑块及锯片气缸,所述锯片气缸及二滑轨分别安装在机箱内,所述二滑块安装在滑板的下方,二滑块分别设在各自的滑轨上并可滑动,锯片气缸的活塞杆与滑板连接,所述锯片及电机总成分别安装在滑板的上方,电机总成可带动锯片转动,锯片的位置与间隙的位置相对应,锯片可伸入到间隙中并可转动。
[0009]在所述接料板上设有可以左右滑动的铜尺。
[0010]所述翻转支撑装置包括二个以上的料架气缸,所述料架气缸的端部转动的连接在机架上,料架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接料板转动连接。
[0011]所述压料装置包括第一压料气缸及第二压料气缸,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及第二压料气缸分别安装在机箱外的上端部,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弹性压块连接,第二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弹性压块连接。
[0012]所述二滑轨为二滑轴,所述二滑块为二轴套,所述轴套套在滑轴上并可滑动。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可以自动的将待切铜管送到锯片位置进行切割,工作效率高,不会发生工伤事故,使用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部方向的立体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7]图4是锯片、电机总成、滑板、二滑轨、二滑块、锯片气缸及机箱框架配合的立体图;
[0018]图5是锯片、滑板、二滑轨、二滑块、锯片气缸及机箱框架配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0020]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左”、“右”、“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如图1至5所示,其是一种铜管锯切机,包括:
[0023]机箱I及机架8,所述机箱I位于机架8的一端并互相配合;
[0024]接料板6及翻转支撑装置,所述接料板6的一侧与机架8的上端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支撑装置设在接料板6与机架8之间并可支撑接料板6及带动接料板6向下翻转;接料板6的一端与机箱I的台面有间隙10 ;
[0025]第一弹性压块2、第二弹性压块5及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安装在机箱I外的上端部,所述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设在压料装置的下方,压料装置可带动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上下移动,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分别位于间隙10的两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均为橡胶压块;
[0026]锯片11、电机总成12、滑板13、二滑轨14、二滑块16及锯片气缸15,所述锯片气缸15及二滑轨14分别安装在机箱I内,所述二滑块16安装在滑板13的下方,二滑块16分别设在各自的滑轨14上并可滑动,锯片气缸15的活塞杆与滑板13连接,这样锯片气缸15的活塞杆可以带动滑板13在滑轨14上移动;所述锯片11及电机总成12分别安装在滑板13的上方,电机总成12可带动锯片11转动,锯片11的位置与间隙10的位置相对应,锯片11可伸入到间隙10中并可转动,这样锯片11可以切割放在机箱I台面与接料板6上的待切割铜管。
[0027]工作时,将待切割铜管放在机箱I台面与接料板6上,压料装置带动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往下移动,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压在待切割铜管上,然后锯片气缸1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滑板13向间隙10的方向移动,锯片11伸出间隙10切割待切割的铜管,铜管被切断后,接料板6在翻转支撑装置的带动下往下翻,压料装置带动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往上移动,锯片气缸15的活塞杆收缩,锯片11离开间隙10,切割好的铜管落下,切割工作完成,不断的循环。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测量待切割铜管的长度,在所述接料板6上设有可以左右滑动的铜尺7。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支撑装置包括二个以上的料架气缸9,所述料架气缸9的端部转动的连接在机架8上,料架气缸9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接料板6转动连接,料架气缸9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但需在二个以上。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装置包括第一压料气缸3及第二压料气缸4,所述第一压料气缸3及第二压料气缸4分别安装在机箱I外的上端部,第一压料气缸3的活塞杆与第一弹性压块2连接,第二压料气缸4的活塞杆与第二弹性压块5连接。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滑轨14为二滑轴,所述二滑块16为二轴套,所述轴套套在滑轴上并可滑动。
[003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铜管锯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I)及机架(8),所述机箱(I)位于机架(8)的一端并互相配合; 接料板(6)及翻转支撑装置,所述接料板(6)的一侧与机架(8)的上端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支撑装置设在接料板(6 )与机架(8 )之间并可支撑接料板(6 )及带动接料板(6)向下翻转;接料板(6)的一端与机箱(I)的台面有间隙(10); 第一弹性压块(2)、第二弹性压块(5)及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安装在机箱(I)外的上端部,所述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设在压料装置的下方,压料装置可带动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上下移动,第一弹性压块(2)及第二弹性压块(5)分别位于所述间隙(10)的两边; 锯片(11)、电机总成(12)、滑板(13)、二滑轨(14)、二滑块(16)及锯片气缸(15),所述锯片气缸(15)及二滑轨(14)分别安装在机箱(I)内,所述二滑块(16)安装在滑板(13)的下方,二滑块(16)分别设在各自的滑轨(14)上并可滑动,锯片气缸(15)的活塞杆与滑板(13)连接,所述锯片(11)及电机总成(12)分别安装在滑板(13)的上方,电机总成(12)可带动锯片(11)转动,锯片(11)的位置与间隙(10)的位置相对应,锯片(11)可伸入到间隙(10)中并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锯切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料板(6)上设有可以左右滑动的铜尺(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锯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撑装置包括二个以上的料架气缸(9 ),所述料架气缸(9 )的端部转动的连接在机架(8 )上,料架气缸(9 )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接料板(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锯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装置包括第一压料气缸(3)及第二压料气缸(4),所述第一压料气缸(3)及第二压料气缸(4)分别安装在机箱(I)外的上端部,第一压料气缸(3)的活塞杆与第一弹性压块(2)连接,第二压料气缸(4)的活塞杆与第二弹性压块(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锯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滑轨(14)为二滑轴,所述二滑块(16 )为二轴套,所述轴套套在滑轴上并可滑动。
【文档编号】B23D21/00GK203541697SQ20132056737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谭国周, 蒋宁华, 谭令, 汪成, 唐彬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精艺万希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