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联接部件及工具联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492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第一联接部件及工具联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第一联接部件和工具联接器。第一联接部件(1)与工具联接器的第二联接部件(2)相互作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1)包括第一本体(10)和从该第一本体沿中心轴线(x)延伸到端面(12)的锥形销(11)。所述锥形销可插入锥形座(21)。所述锥形销包括空腔(13),该空腔从所述端面延伸且包括多个第一隆起部(15),该第一隆起部(15)被分开且相对于中心轴线(x)沿周向彼此间隔一段距离布置,使得形成相应数量的第一凹口(16)。所述第一隆起部形成相应的第一接触面(18)且与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牵拉构件(40)的相应数量的分开的第二接触面(48)相互作用。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锐角。
【专利说明】第一联接部件及工具联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的相互连接的工具联接器。工具联 接器被设计用作快速更换工具的工具,例如,通过第一联接部件或第二联接部件保持的切 削刀具。更精确地,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和如权利要求 10前序部分所述的工具联接器。SE-303658中示出了这种第一联接部件。

【背景技术】
[0002] US-6, 193, 451披露了一种具有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的工具联接器,该第 一联接部件可具有锥形销,而该第二联接部件可具有锥形座。第一联接部件的锥形销插入 第二联接部件的锥形座,并且从插入位置,第一联接部件可通过牵拉构件夹紧在锥形座中, 该牵拉构件作用在多个节段上,当牵拉构件缩回时,这些节段向外移动并接合锥形销的空 腔的周向凹口。在该方面中,锥形销被拉入锥形座,使得在垂直于联接部件的中心轴线的平 面上,第一联接部件的支承面平铺抵靠第二联接部件的支承面。该工具联接器工作非常良 好并且用在很多不同机器工具中。由于在支承面彼此邻靠的同时牵拉构件向外挤压锥形销 的壁,因此第一联接部件的非常刚性夹紧在精确和预定的定位下实现。
[0003] 然而,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工具联接器包括在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之 间的交界面中的很多可移动的部件。因此,工具联接器变得对污垢和颗粒敏感,而污垢和颗 粒可能具体地进入上述节段的区域中并且导致工具联接器在不太精确位置抓住联接部件 或在最坏情况下使联接部件互相连接。另外,在小尺寸的工具联接器中,各个单独部件的制 造以及所包括的很多部件与工具联接器的处理和安装是复杂的。
[0004] 上述的SE-303658提出了针对这些复杂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并且披露了一种卡 口式联接器,该卡口式联接器允许通过牵拉构件更换如US-6, 193, 451所述的工具联接器 的上述节段,该牵拉构件与锥形销的空腔中的第一联接部件一起形成卡口式联接器。然而, SE-303658所示的工具联接器是不太精确的,且因此应不能确保第一联接部件相对于第二 联接部件沿轴向或沿周向的任何精确定位。本申请的发明人已认识到,由于第一联接部件 相对于牵拉构件转动的事实,会产生关于第一联接部件在周向方向上的最终位置的不确定 性。另外,无法表明沿轴向的具体邻靠,这意味着无法精确限定第一联接部件的轴向位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的问题并提供改进的第一联接部件和改进的工具联接 器。具体针对适于具有相对小尺寸的工具的工具联接器。
[0006] 该目的通过第一联接部件实现,该第一联接部件以引入的方式示出,并且其特征 在于,第一接触面与中心轴线形成锐角。
[0007] 通过这样倾斜的第一接触面,牵拉构件可通过其相应的第二接触面直接作用在第 一接触面上并将第一接触面向后压在第二联接部件中。隆起部之间的凹口允许引入第二联 接部件的牵拉构件的第二接触面,因此,牵拉构件可转动,直到第二接触面定位成与第一接 触面相对为止。
[0008] 第一接触面的锐角允许产生径向向外指向并作用在锥形销上的力,这有助于锥形 销的外表面邻靠和压靠锥形座的锥形内表面,至少在隆起部和第一接触面的径向外侧邻靠 和压靠。
[0009] 由于牵拉构件直接作用在第一接触面上,牵拉构件的牵拉动作可传递到锥形销, 而第一和第二接触面之间没有任何相互滑脱,这减小了磨损并且优于US-6, 193, 451中所 示的技术,其中牵拉构件和节段之间发生滑脱。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其它类似解决方案中,节 段和锥形销的空腔中的凹口之间同样可发生滑脱。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隆起部具有面向中心轴线的内表面和在周向 上沿内表面的最小延伸,最小延伸小于第一隆起部之间的所述距离。相对于SE-303658所 示的技术,这允许第一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相对较大的接触面积。由于第二接触面应插在第 一接触面的后面、转动并且接着被拉向第一接触面,因此第一接触面在周向上的延伸将小 于180°,并且这同样适用于第二接触面在周向上的总延伸。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接触面是圆锥形的,并且可因此与中心轴线形成 锥角。该锥角可在30°和60°之间,例如45°。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本体绕锥形销形成第一支承面,第一支承面形成 为邻靠第二联接部件的相对的第二支承面。有利的是,第一支承面可以是平的,中心轴线与 第一支承面垂直。因此,在第一支承面邻靠第二支承面时,第一支承面确保第一联接部件相 对于第二联接部件的精确轴向定位。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联接部件形成为允许将锥形销相对于第二联接部 件紧固在关于中心轴线的至少一个确定的转动位置中。有利的是,锥形销可以是多边形锥 形并且具有关于中心轴线的多边形外横截面,该多边形外横截面用于与第二联接部件的锥 形座的相应的横截面配合以实现所述紧固。多边形外横截面可包括两个、三个、四个或四个 以上的角部。有利的是,锥形销的多边形外横截面可包括圆化角部,每个凹口径向地布置在 一个相应的圆化角部内。因此,第一隆起部会径向地定位在圆化角部之间的区域内。在这 些区域中,锥形销的材料厚度会比圆化角部处的稍微小一点,这允许提高锥形销在第一和 第二接触面彼此互相压靠的区域中的弹性。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空腔具有圆形形状,第一隆起部从该圆形形状向中心 向内延伸。
[0015] 目的通过工具联接器实现,该工具联接器以引入的方式示出并且其特征在于,第 一接触面与中心轴线形成锐角,而第二接触面与纵向轴线形成锐角。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联接部件包括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作用在牵拉 构件上,使得牵拉构件可关于纵向轴线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在该第二转 动位置中,第一和第二接触面定位成彼此正相对,并且可沿纵向轴线从第二转动位置移动 到联接位置,在该联接位置中,第一和第二接触面彼此压靠并且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 部件彼此互相连接。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牵拉构件包括拉杆和牵拉头,第二接触面布置在牵拉 头上。有利的是,操作机构可包括用于手动转动和移位牵拉构件的操作工具,或替代地是, 机械化或自动化地转动和移位牵拉构件的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可包括电动、气动或液压 电动机。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操作机构包括控制构件,控制构件包括操作工具能够 接近的接合部件,控制构件可关于纵向轴线转动,以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 转动牵拉构件。有利的是,控制构件关于垂直于纵向轴线的轴线可转动地布置在第二联接 部件中,且控制构件包括偏心周向表面,该偏心周向表面作用在牵拉构件的横向开口,以实 现到所述联接位置的所述移位。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工具联接器的第一联接部件可包括上述的一个或多个 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现参照附图通过不同实施例的描述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0021] 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和工具联接器的工具设备的侧视图;
[0022] 图2示出沿图1中的线II - II截取的剖视图。
[0023] 图3示出沿图2中的线III - III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0024] 图4示出沿图2中的线IV- IV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0025] 图5示出沿图1中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0026] 图6示出沿图1中的线VI -VI截取的剖视图。
[0027] 图7示出沿图1中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0028] 图8示出图1中的工具的各部件的透视图。
[0029] 图9示出在未联接状态下的图1中的工具联接器的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 的局部剖视图。
[0030] 图10示出在中间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联接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0031] 图11示出在联接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联接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0032] 图12示出在第一转动位置中的第一和第二联接部件的剖视图。
[0033] 图13示出在第二转动位置中的第一和第二联接部件的剖视图。
[0034] 图14示出图1中的工具联接器的第一分解图。
[0035] 图15示出图1中的工具联接器的第二分解图。
[0036] 图16-19示出在不同功能位置中的操作工具与工具联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图1示出具有彼此相互作用的第一联接部件1和第二联接部件2的工具联接器。 第二联接部件2具有前端2'和后端2"。后端2"形成为附接在机器工具中,例如自动化多 操作机床。
[0038] 第一联接部件1包括前端Γ和后端1〃,如图9中所示。前端Γ形成为接纳具有 例如车削刀片、一个或多个铣削刀片、一个或多个钻孔刀片的工具4。工具还可与第一联接 部件1形成一体。第一联接部件1沿中心轴线X延伸,参照图3和4。第二联接部件2沿也 形成第二联接部件2的中心轴线的纵向轴线X'延伸。
[0039] 第一联接部件包括第一本体10和锥形销11,锥形销11从第一本体10沿中心轴线 X延伸到端面12,参见图8和9。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具有圆形-圆柱形横截面。 锥形销11具有从第一本体10到端面12减小的直径。锥形销11绕整个销的周围与中心轴 线X形成恒定的锥角。该锥角可为大约1-5°。锥角绕整个锥形销11有利地是恒定的或 基本恒定的。
[0040] 锥形销11包括从端面12延伸到底面14的空腔13。空腔13包括彼此分开且相对 于中心轴线X沿周向彼此间隔一段距离均匀分布的三个第一隆起部15,参见图8、12和13。 在相邻第一隆起部15之间,有第一凹口 16,该第一凹口 16以这样的方式布置,S卩:使得第 一凹口 16和第一隆起部15沿周向彼此交替。这里,应该注意,空腔13可包括不同于三个 的另外数目的第一隆起部15和第一凹口 16,例如两个第一隆起部15和两个第一凹口 16, 四个、五个或六个的第一隆起部15和第一凹口 16。
[0041] 第一隆起部15和第一凹口 16从端面12延伸且定位在离底面14 一段距离的位置 处。因此,在底面14和第一隆起部15之间有空腔13的内部空间17。有利的是,内部空间 17的圆周表面可定位成离中心轴线X的距离与第一凹口 16的底面离中心轴线X的距离相 同或基本相同。换言之,空腔13可具有圆形或圆形-圆柱形形状,第一隆起部15从该圆形 形状向中心轴线X向内延伸。
[0042] 每个第一隆起部15形成第一接触面18,该第一接触面18面向底面14并与中心轴 线X形成锐角α,参照图4。锥角α可在30°和60 °之间,例如45°。
[0043] 有利的是,第一接触面18可以是圆锥形。第一接触面还可是弧形,S卩:其可具有微 弱的弓状和相对较大的半径。
[0044] 而且,每个第一隆起部15具有面向中心轴线X的内表面19,并且有利的是,该内表 面19可平行于中心轴线X。内表面19具有在周向上沿内表面19的最小延伸,并且该最小 延伸小于第一隆起部15之间的距离或小于凹口 16在周向上的宽度。
[0045] 而且,第一本体10形成绕锥形销11延伸的第一支承面10'。第一支承面10'是平 的。中心轴线X与第一支承面10'垂直或基本垂直。
[0046] 第二联接部件2包括第二本体20和位于前端2'处的平的第二支承面20'。纵向 轴线X'与第二支承面20'垂直。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0具有有二次横截面的伸长 形状。
[0047] 第二联接部件2包括锥形座21,该锥形座21在第二本体20中向内延伸且沿纵向 轴线X'从第二支承面20'向后端2''向后延伸。锥形座21与纵向轴线X'形成角度。该 角度可比锥形销11相对于中心轴线X的角度稍微小大约百分之几度。以这样的方式,可实 现锥形销11相对于锥形座21的较小的超定,其中,在锥形销11整个插入锥形座21中且第 一支承面10'邻靠第二支承面20'时,通过压配合,锥形销11在第一支承面10'处将会在 第二支承面20'附近邻靠锥形座21。
[0048] 在第一联接部件1和第二联接部件2互相连接时,锥形销11插入锥形座21,使得 锥形销11的锥形面和锥形座21的锥形面彼此邻靠。在以下会更详细描述的其它互相连接 步骤之后,第一联接部件1被拉入第二联接部件2,直到第一支承面10'邻靠并压靠第二支 承面20'为止。
[0049] 这里,应该注意,第一联接部件1可形成为允许将锥形销11相对于第二联接部件 2紧固在关于中心轴线X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固定转动位置中。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转动紧 固通过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X的多边形外横截面的锥形销11实现,该多边形外横截面与第 二联接部件2的锥形座21的相应的多边形横截面相互配合。在所示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 12和13,该锥形销11的多边形横截面是具有三个圆化角部31和在圆化角部31之间的三 个较直或不太圆化的中间部分32的三角形。圆化角部31具有比中间部分32更小或小得 多的曲率半径。如上所述,锥形座21具有如图16-19中所示的有三个圆化角部和三个中间 部分的相应的多边形形状。
[0050] 如图12和13中所示,锥形销11的每个圆化角部31径向地布置在相应的第一凹 口 16外侧。这意味着锥形销11的每个第一隆起部15径向地布置在相应的中间部分32内 侧。
[0051] 第二联接部件2包括具有牵拉头41和拉杆42的牵拉构件40,具体参照图3、4、8 和9。牵拉头41包括彼此分开且相对于纵向轴线X'沿周向彼此间隔一段距离均匀分布的 三个第二隆起部45,参照图12和13。因此,在相邻第二隆起部45之间有第二凹口 46,使得 三个第二隆起部45和三个第二凹口 46绕牵拉头41沿周向彼此交替。
[0052] 每个第二隆起部45形成第二接触面48。有利的是,第二接触面48与纵向轴线X' 形成与上述角度α相同的角度。
[0053] 有利的是,第二接触面48可以有利地是以与第一接触面18相同方式的圆锥形。第 二接触面48还可以是弧形,S卩:其可具有微弱的弓状和相对较大的半径。具体地说,第一接 触面18或第二接触面48可以是弧形。
[0054] 因此,在联接部件1和2的互相连接时,锥形销11插入锥形座21。同时,牵拉构 件40插入空腔13,参照图10,牵拉构件40在第一转动位置中,如图12中所示。此后,牵拉 构件40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如图13中所示。此后,牵拉构件40向第二联接部件2的后 端2"向后移动,直到第二接触面48邻靠第一接触面18为止,因此牵拉构件40的进一步向 后移动导致锥形销11完全牵拉进入锥形座21中,使得在联接位置中,第一支承表面10'邻 靠第二支承表面,如图11中所示。至少在该联接位置中,中心轴线X与纵向轴线X'重合。
[0055] 在第一接触面18压靠第二接触面48时,所述表面18和48之间没有或基本没有 发生相互滑脱。来自牵拉头41的所有力传递到第一接触面18和锥形销11,锥形销11在第 一隆起部15和中间部分32处被向外挤压。
[0056] 牵拉构件40包括主部件43,该主部件43布置在第二本体20的圆形-圆柱形空 腔23中且可沿纵向轴线X'在圆形-圆柱形空腔23中移位,并且可关于纵向轴线X'转动。 牵拉构件40包括主部件43和拉杆42之间的过渡部件44。密封圈25布置在第二本体20 的环形槽26中且密封地邻靠过渡部件44,如图9中所示。以这样的方式,在锥形座21中绕 牵拉头41的空间是密封的。该密封阻止污垢和润滑剂从圆形-圆柱形空腔23和第二联接 部件2的后部渗入该空间。另外,阻止冷却液和污垢渗入圆形-圆柱形空腔23。
[0057] 如图14和15中所示,牵拉构件40的主部件43具有邻靠圆形-圆柱形空腔23的 两个相对的圆形-圆柱形表面50,同样如图5中所示。主部件43还具有彼此平行且在两 个圆形-圆柱形表面50之间延伸并连接两个圆形-圆柱形表面50的两个相对的平面51。 具有伸长形状的横向开口 52延伸穿过主部件43和两个平面51。
[0058] 如上所述,牵拉构件40可转动,并且更精确地是可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 位置之间转动。这两个转动位置可用各种方式限定。在所示实施例中,示出了一个实例。在 这一方面中,牵拉构件40包括销53,该销53向后端2''向后延伸且具有矩形横截面。销 53接合第二联接部件2的锁定块55的凹口 54。锁定块55通过四个螺丝3紧固在第二联 接件2中。凹口 54具有有更窄腰部的伸长横截面形状。凹口 54的该横截面形状限定销53 转动的两个转动位置以及由此牵拉构件40的两个转动位置,如图6中所示。通过由相应弹 簧垫圈57偏压的两个相对的滚珠56,销53以及由此牵拉构件40分别保持在第一转动位置 和第二转动位置。
[0059] 第二联接部件2还包括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与牵拉构件40相关联且相互作用以 提供其移位和转动。操作机构包括控制构件61,控制构件61包括操作工具63可接近的接 合构件62。
[0060] 在所示实施例中,控制构件61具有偏心周向表面64和在周向表面64的每侧上的 圆形-圆柱形表面65。偏心周向表面64定位在主部件43的伸长孔52中。两个圆形-圆 柱形表面65被轴颈接合在相应轴承元件67的相应圆形-圆柱形孔66中。两个轴承元件 67邻靠主部件43的相应平面51。两个轴承元件67具有圆形外表面,该圆形外表面与主部 件43的圆形-圆柱形表面50连接并邻靠圆形-圆柱形空腔23。
[0061] 控制构件61与牵拉构件40 -起可关于纵向第二轴线X'转动,以使牵拉构件40 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可通过操作工具63提供,该操作工具63 插入接合构件62且关于纵向轴线X'沿箭头 Pl的方向转动,参见图18。接合构件62可包 括六角形孔且操作工具63包括六角形扳手。
[0062] 控制构件61还可关于与纵向轴线X'垂直的横向轴线y转动,参照图4。在控制 构件61通过操作工具63关于横向轴线y沿箭头p 2的方向转动时,参见图19,偏心周向表 面64会作用在主部件43的横向开口 52中且使牵拉构件40沿纵向轴线X'在图10中所 示的接触表面18和48不彼此邻靠的位置与图11中所示的接触表面18和48彼此邻靠的 位置之间移位。
[0063] 第一联接部件1和第二联接部件2之间的互相连接可因此以快速和容易的方式实 现。在锥形销11此时已插入锥形座21之后,在所示实施例中,牵拉头41借助于操作工具 63通过操作工具63关于纵向轴线X'转动而转动。此后,牵拉头41通过操作工具63关于 横向轴线y (即,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而被向后牵拉。
[0064] 应该注意,所示操作机构应被视为用于将第一联接部件1手动夹紧在第二联接部 件2中的这种操作机构的有利实施例。该手动操作机构可以很多替代方式形成,并且还可 以形成为牵拉构件40的部件,诸如具有销53的主部件43、牵拉杆42和过渡部件44。还应 该注意,所示操作机构可用通过如下的操作机构替代,该操作机构经由拉杆致动牵拉头41 且设计成将第一联接部件1自动夹紧在第二联接部件2中。
[0065] 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而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变化和更改。
[0066] 附图标记
[0067] α 锐角
[0068] X 中心轴线
[0069] X'纵向轴线 [0070] y横向轴线 [0071] P!箭头 [0072] p2 箭头
[0073] 1第一联接部件
[0074] Γ 前端
[0075] Γ ' 后端
[0076] 2第二联接部件
[0077] 2' 前端
[0078] 2' ' 后端
[0079] 3固定装置
[0080] 4 工具
[0081] 10第一本体
[0082] 10'第一支承面
[0083] 11锥形销
[0084] 12 端面
[0085] 13 空腔
[0086] 14 底面
[0087] 15第一隆起部
[0088] 16 第一凹口
[0089] 17内部空间 [0090] 18第一接触面
[0091] 19内表面
[0092] 20第二本体
[0093] 20'第二支承面
[0094] 21锥形座
[0095] 23圆形-圆柱形空腔
[0096] 25密封圈
[0097] 26环形槽
[0098] 31圆化角部
[0099] 32中间部分
[0100] 40牵拉构件
[0101] 41牵拉头
[0102] 42 拉杆
[0103] 43主部件
[0104] 44过渡部件
[0105] 45第二隆起部
[0106] 46 第二凹口
[0107] 48第二接触面
[0108] 50圆形-圆柱形表面
[0109] 51 平面
[0110] 52横向开口
[0111] 53 销
[0112] 54 凹口
[0113] 55锁定块
[0114] 56 滚珠
[0115] 57弹簧垫圈
[0116] 61控制构件
[0117] 62接合部件
[0118] 63操作工具
[0119] 64偏心周向表面
[0120] 65圆形-圆柱形表面
[0121] 66圆形-圆柱形孔
[0122] 67轴承元件。
【权利要求】
1. 第一联接部件(1 ),其形成为与工具联接器的第二联接部件(2)相互作用, 所述第一联接部件(1)包括第一本体(10)和锥形销(11),所述锥形销(11)沿中心轴 线(X)从所述第一本体(10)延伸到端面(12)且具有从所述第一本体(10)到所述端面(12) 减小的直径, 所述锥形销(11)形成为能够插入锥形座(21),所述锥形座(21)沿所述第二联接部件 (2)的纵向轴线(X')延伸,使得所述中心轴线(X)和所述纵向轴线(X')重合, 所述锥形销(11)包括空腔(13),所述空腔(13)从所述端面(12)延伸到底面(14)且包 括多个第一隆起部(15),所述第一隆起部(15)分开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X)沿周向彼此 间隔一段距离布置,使得形成相应数量的第一凹口( 16), 所述第一隆起部(15)布置在离所述底面(14) 一段距离的位置处,且形成相应的第一 接触面(18),并且 所述第一接触面(18)形成为与所述第二联接部件(2)的牵拉构件(40)的相应数量的 分开的第二接触面(48)相互作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8)与所述中心轴线(X)形成锐角(α )。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每个第一隆起部(15)具有面向所述中心轴 线(X)的内表面(19)和在所述周向上沿所述内表面(19)的最小延伸,并且其中所述最小延 伸小于所述第一隆起部(15)之间的所述距离。
3. 如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18)是锥 形。
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0)形成绕 所述锥形销(11)的第一支承面(1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10')形成为邻靠所述第 二联接部件(2)的相对的第二支承面(20')。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10')是平的,并且其中所 述中心轴线(X)与所述第一支承面(10')垂直。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件(1)形成 为允许将所述锥形销(11)相对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件(2)紧固在关于所述中心轴线(X)的至 少一个确定的转动位置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所述锥形销(11)具有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 (X)的多边形外横截面,所述多边形外横截面用于与所述第二联接部件(2)的所述锥形座 (21)的相应的横截面配合以实现所述紧固。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所述锥形销(11)的所述多边形外横截面包 括圆化角部(31),并且其中每个凹口(16)径向地布置在一个相应的圆化角部(31)内。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空腔(13)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其中所 述第一隆起部(15)从所述圆形形状向所述中心轴线(X)向内延伸。
10. 工具联接器,所述工具联接器包括形成为彼此相互作用的第一联接部件(1)和第 二联接部件(2), 所述第一联接部件(1)包括第一本体(10)和锥形销(11),所述锥形销(11)沿中心轴 线(X)从所述第一本体(10)延伸到端面(12)且具有从所述第一本体(10)到所述端面(12) 减小的直径, 所述第二联接部件(2)包括沿所述第二联接部件(2)的纵向轴线(X')延伸的锥形座 (21), 所述锥形销(11)能够插入所述锥形座(21),使得所述中心轴线(X)和所述纵向轴线 (X')重合, 所述锥形销(11)包括空腔(13),所述空腔(13)从所述端面(12)延伸到底面(14)且包 括多个第一隆起部(15),所述第一隆起部(15)被分开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X)沿周向彼 此间隔一段距离布置,使得形成相应数量的第一凹口( 16), 所述第一隆起部(15)布置在离所述底面(14) 一段距离的位置处且形成相应的第一接 触面(18), 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包括具有相应数量的第二隆起部(45)的牵拉构件(40),所述第二 隆起部(45)通过相应数量的第二凹口(46)被分开且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X')沿周向彼此 间隔一段距离布置, 所述第二隆起部(45)形成相应第二接触面(48),并且 所述第二接触面(48)形成为通过所述牵拉构件(40)邻靠和压靠所述第一接触面(18) 中的相应一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面(18)与所述中心轴线(X)形成锐角(α ),并且 所述第二接触面(48)与所述纵向轴线(X')形成锐角。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联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包括操作机构,所述操 作机构作用在所述牵拉构件(40)上,使得所述牵拉构件(40)能够关于所述纵向轴线(X') 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面 (18, 48)定位成彼此正相对,并且能够沿所述纵向轴线(X')的方向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移 位到联接位置,在所述联接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面(18, 48)彼此互相压靠,并且所 述第一联接部件(1)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件(2 )彼此互相连接。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具联接器,其中所述牵拉构件(40)包括拉杆(42)和牵拉 头(41 ),所述第二接触面(48 )布置在所述牵拉头(41)上。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具联接器,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控制构件(61),所述控 制构件(61)包括操作工具(63)能够接近的接合构件(62),并且其中所述控制构件(61)能 够关于所述纵向轴线(X')转动,以使所述牵拉构件(40)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和所述第二 转动位置之间转动。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工具联接器,其中所述控制构件(61)关于与所述纵向轴线 (X')垂直的轴线(y)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2)中,并且其中所述控制构件 (61)包括偏心周向表面(64),所述偏心周向表面(64)作用在所述牵拉构件(40)的横向开 口(52)中,用于实现到所述联接位置的所述移位。
15. 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联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件(1)包括 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征。
【文档编号】B23B51/00GK104096869SQ201410144224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索伦·奥尔森, 贡纳尔·梅特利克 申请人: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