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766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由钻模本体和端盖组成,所述钻模本体为与炮弹弹壳外径相符的圆筒形,所述端盖通过丝扣连接于钻模本体的一侧端面,所述钻模本体另一端设有锥形筒区和圆柱筒区,所述钻模本体内壁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下方设有的压缩空气入孔,上方设有钻头排屑导向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钻模无法将压缩空气直接送至切削部位的问题,使冷却气流方向与切屑流动方向一致,具有冷却效果好、排屑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测试炮弹发射时的膛压变化情况,需要在定装式炮弹的药筒上加工出通孔。目前均采用通用台式钻床,使用标准麻花钻,将炮弹完全装入钻模中,由人工完成钻孔作业。为防止炮弹受热后温度过高发生爆炸,必须降低切削温度,通常采用从钻模外部向钻头喷射压缩空气的方法进行冷却。此种钻模存在三个问题:其一,从钻模外部喷射压缩空气,冷却效果不佳;其二,气流方向与切屑排出方向相逆,不利于排屑,当钻头钻通药筒时,有可能将切屑吹入药筒中,存在引燃其内部装药的危险;其三,钻模将弹丸包裹,仅在弹丸一端留有孔口,在炮弹发生意外发火时,此部分孔口相当于身管炮,使得弹丸飞出时的动能增力口,不利于安全防护。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炮弹钻孔用模具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冷却效果好、排屑方便的炮弹钻孔用模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钻模本体和端盖组成,所述钻模本体为与炮弹弹壳外径相符的圆筒形,所述端盖通过丝扣连接于钻模本体的一侧端面,所述钻模本体另一端设有锥形筒区和圆柱筒区,所述钻模本体内壁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下方设有的压缩空气入孔,上方设有钻头排屑导向孔。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解决了现有钻模无法将压缩空气直接送至切削部位的问题,利用环形凹槽和压缩空气入孔将压缩空气由钻头底部吹入,并将切屑由钻头排屑导向孔吹出,冷却气流方向与切屑流动方向一致,避免因切屑堆积而引起炮弹温度升高,减小了切屑进入炮弹内部引燃其内部装药的可能性;端盖压紧炮弹底部,使炮弹在钻模本体中固定,即可防止压缩空气泄露,又可防止在炮弹意外发火时弹壳向端盖方向飞出,有利于降低对防护设施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钻模本体I和端盖2组成,所述钻模本体为与炮弹弹壳外径相符的圆筒形,所述端盖2通过丝扣3连接于钻模本体的一侧端面,所述钻模本体另一端设有锥形筒区4和圆柱筒区5,所述钻模本体内壁中部设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的下方设有的压缩空气入孔7,上方设有钻头排屑导向孔8。
[000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炮弹9装入钻模本体I中,然后通过丝扣3将钻模本体I和端盖2连接,钻模本体可安装在钻床工作台上,将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入孔7通入钻模本体I中,打开钻头开关进行钻孔作业,本实用新型利用环形凹槽6和压缩空气入孔7将压缩空气由钻头底部吹入,并将切屑由钻头排屑导向孔8吹出,冷却气流方向与切屑流动方向一致,避免因切屑堆积而引起炮弹温度升高,减小了切屑进入炮弹内部引燃其内部装药的可能性;端盖2压紧炮弹底部,使炮弹在钻模本体中固定,即可防止压缩空气泄露,又可防止在炮弹意外发火时弹壳向端盖方向飞出,有利于降低对防护设施的要求。
[001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外部加装保护罩,这种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的稍许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炮弹钻孔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钻模本体和端盖组成,所述钻模本体为与炮弹弹壳外径相符的圆筒形,所述端盖通过丝扣连接于钻模本体的一侧端面,所述钻模本体另一端设有锥形筒区和圆柱筒区,所述钻模本体内壁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下方设有的压缩空气入孔,上方设有钻头排屑导向孔。
【文档编号】B23B47/28GK203679350SQ20142003365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8日
【发明者】杨润泽, 张治 , 刘家儒, 尹晓春 申请人:尹晓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