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排折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3400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排折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排折弯器,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两对支架,各对支架上均支撑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之间设有卡槽;沿其中一个支撑架至底座之间设有刻度盘,在对应所述刻度盘的底座上设有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套有套筒,套筒的顶部设有套筒顶盖,铜母排位于套筒顶盖与卡槽之间。该铜排折弯器为铜排折弯提供了方便,降低了维修成本,加工方便。装置轻巧、便捷,节能环保,使用方便,有精准刻度盘,操作简单且安全,很值得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铜排折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专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铜排折弯器。
【背景技术】
[0002]电气系统中小的零星维修和技改项目繁多,在给铜母排折弯作业时,由于没用专用工器具,只能委托外委来完成,从而造成检修不及时、检修成本增加。为了使检修作业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检修费用、增强员工实操,需要在设计制作一套简单快捷的为铜板等材料折弯的仪器,来实现自主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排折弯器,该铜排折弯器为铜排折弯提供了方便,降低了维修成本,加工方便。装置轻巧、便捷,节能环保,使用方便,有精准刻度盘,操作简单且安全,很值得推广。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铜排折弯器,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两对支架,各对支架上均支撑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之间设有卡槽;沿其中一个支撑架至底座之间设有刻度盘,在对应所述刻度盘的底座上设有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套有套筒,套筒的顶部设有套筒顶盖,铜母排位于套筒顶盖与卡槽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两对支架对称分布在底座上,连接在两对支架上的两个上支撑架平行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由两根平行连接在上支撑架之间的钢筋构成。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套装置是利用自制的辅助模具,通过液压千斤顶的力量,来实现铜排等材料形状变化,操作方便快捷、效率高。具体步骤为:利用废旧的10#槽钢4米、Θ 20的圆钢0.5米、10#钢板0.5平方米、角钢0.5米等材料进行切割、焊制,再用焊接好的双层角钢焊上套筒,配合千斤顶完成机械动力驱动机构,再将框架和动力机构组合起来,该套专用工具就基本成型。该套专用工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适用区域广泛。
[0009]利用这种专用的铜排折弯器,能够对铜母排等材质的材料就地进行精准折弯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 (a)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0011]图1 (b)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0012]图1 (C)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0013]图中:1、底座;2、支架;3、刻度盘;4、上支撑架;5、千斤顶;6、套筒;7、套筒顶盖;
8、铜母排;9、卡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 (a)所示,该铜排折弯器,包括底座1,及垂直设置在底座I上的两对支架2,各对支架2上均支撑有上支撑架4,上支撑架4之间设有卡槽9 ;沿其中一个支撑架4至底座I之间设有刻度盘3,在对应刻度盘3的底座I上设有一千斤顶5,千斤顶5上套有套筒6,套筒6的顶部设有套筒顶盖7,铜母排8位于套筒顶盖7与卡槽9之间,参见图1 (b)和图1 (c)所示。
[0016]本结构两对支架2对称分布在底座I上,连接在两对支架2上的两个上支撑架4平行分布。卡槽9由两根平行连接在上支撑架4之间的钢筋构成。
[0017]使用时,将铜母排横向放置在上部卡槽内,利用带有套筒顶盖的千斤顶给卡槽内的铜母排加力,铜母排同时受到来自卡槽和顶盖的力,在三点受力的情况下铜母排两边均匀向下开始弯曲,面板上设计有刻度盘,上面的刻度与铜母排弯曲程度一一对应,根据铜母排两端的弯度与刻度盘上对应刻度来确定母排打弯的角度。
[0018]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是,利用废旧的10#槽钢4米,Θ 20的圆钢0.5米,10#钢板0.5平方米,角钢0.5米等,进行切割焊制后完成折弯器的基本框架结构,再用焊接好的双层角钢焊上套筒,配合千斤顶完成机械动力驱动机构,将框架和动力机构组合起来即可。
[0019]材料清单:
[0020]
【权利要求】
1.一种铜排折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两对支架,各对支架上均支撑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之间设有卡槽;沿其中一个支撑架至底座之间设有刻度盘,在对应所述刻度盘的底座上设有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套有套筒,套筒的顶部设有套筒顶盖,铜母排位于套筒顶盖与卡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支架对称分布在底座上,连接在两对支架上的两个上支撑架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由两根平行连接在上支撑架之间的钢筋构成。
【文档编号】B21D5/01GK203711545SQ201420091826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白永明, 刘海瑜 申请人: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