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019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以对辊方式设置的两个压辊、用于固定所述压辊的支架和用于驱动压辊转动并压制板栅带的驱动装置,所述压辊的辊面设置有若干凸起且所述凸起形成压纹,所述压纹与板栅带的筋条相对应,通过对压辊表面进行特定压纹设置,对连铸板栅进行在线快速轧制处理的同时,能够使板栅表面产生吸附孔,增强板栅表面对膏体的附着性能,同时能够使板栅保持一定强度,避免断筋,提高板栅良品率,从而节约经济成本。
【专利说明】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的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蓄电池板栅作为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组成结构之一,蓄电池板栅的生产质量对于蓄电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生产线以其高生产效率、环境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节约用铅、板栅形状设计灵活、适用极薄板栅铸造等众多优点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而连铸连轧出来的板栅带表面比较光滑,为改善板栅吸附膏体的能力,需要对板栅进行压制处理,比如,在压辊表面设置不规则分布的凸起,使板栅筋条表面形成凹形槽,从而增强板栅表面对膏体的附着力,提高涂膏质量,但是,在压制过程中会在板栅筋条边缘形成凹形槽,减小筋条部分边缘的厚度,而这种筋条中间厚、边缘薄的结构降低了板栅筋条的强度和柔韧性,板栅带在后续加工处理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使得板栅带弯曲,更容易造成筋条断筋,大大降低板栅的良品率,增加板栅的制造成本。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制装置,对板栅带进行压制处理,使板栅带的表面面积增大,增强板栅表面膏体的附着性能,同时能够使板栅保持一定强度,避免断筋,提高板栅良品率,从而节约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对板栅带进行压制处理,使板栅带的表面面积增大,增强板栅表面膏体的附着性能,同时能够使板栅保持一定强度,避免断筋,提高板栅良品率,从而节约经济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以对辊方式设置的两个压辊、用于固定所述压辊的支架和用于驱动压辊转动并压制板栅带的驱动装置,所述压辊的辊面设置有若干凸起且所述凸起形成压纹,所述压纹与板栅带的筋条相对应。
[0006]进一步所述两个压辊之间的辊间距等于所述板栅带的厚度;
[0007]进一步所述压纹包括沿压辊轴向方向设置的轴向压纹和沿所述压辊圆周方向设置的周向压纹,所述轴向压纹和周向压纹交错形成与板栅带的筋条相对应的网格状压纹;
[0008]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辊面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压纹与筋条对位的监测开关,所述监测开关将监测信号输送给所述驱动装置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
[0009]进一步所述压辊辊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监测开关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压纹间隙且监测开关适形嵌入于安装槽中;
[0010]进一步还包括对所述压辊辊面进行定位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光电开关和用于触发所述光电开关的定位挡光片,所述定位挡光片固定设置于压辊的辊轴上,所述光电开关向驱动装置输出定位信号;
[0011]进一步所述定位模块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压辊;
[0012]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同时启动所述两个压辊转动的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辊两端的机架上且位于板栅带的进入端,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由板栅带触发。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通过对压辊表面进行特定压纹设置,对连铸板栅进行在线快速轧制处理的同时,能够使板栅表面产生吸附孔,增强板栅表面对膏体的附着性能,同时能够使板栅保持一定强度,避免断筋,提高板栅良品率,从而节约经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板栅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压纹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5为压辊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0]图6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板栅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压纹的平面展开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压辊初始状态示意图,图6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以对辊方式设置的两个压辊(压辊1、压辊2)、用于固定所述压辊的支架3和用于驱动压辊转动并压制板栅带5的驱动装置,所述压辊的辊面设置有若干凸起41且所述凸起41形成压纹4,所述压纹4与板栅带5的筋条51相对应;以对辊的方式设置可以对板栅带5的上、下表面同时压制,且对辊结构够防止在压制过程中辊面和板栅带5打滑,确保压制精度;所述凸起41可以根据板栅带5的结构通过激光对压辊表面进行雕刻而成,且凸起41的高度小于板栅带厚度的一半,防止板栅带5被压穿;所述压纹4与板栅带5的筋条51相对应的结构,即在压制过程中,棍面上的所有凸起41只压在板栅筋条51内,而板栅栅格空白处无凸起41压制,确保筋条51边缘无吸附孔,使只有筋条51中间形成若干吸附孔,增大筋条51的表面积,在满足吸附孔全部能够被压制在筋条51中间时,压辊I和压辊2的辊间距可以略大或略小于板栅带5厚度;设置压辊1、压辊2的辊面周长为单块板栅的长度整数倍,压辊1、压辊2可以周期性的对板栅带5进行压制,通过对压辊表面进行特定压纹4设置,对连铸板栅进行在线快速轧制处理的同时,能够使板栅表面产生吸附孔,增强板栅表面对膏体的附着性能,同时能够使板栅保持一定强度,避免断筋,提高板栅良品率,从而节约经济成本。
[0022]本实施例中,两个压辊之间的辊间距等于所述板栅带5的厚度,为了进一步优化,将压辊1、压辊2之间的辊间距设置成等于所述板栅带5的厚度,采用这样的结构有利于保证所述板栅形变小,将板栅形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板栅因形变过大而造成凸起41和筋条51错位,防止筋条51边缘出现压制凹槽,从而保证了板栅强度和柔韧性;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纹4包括沿压辊轴向方向设置的轴向压纹和沿所述压辊圆周方向设置的周向压纹,所述轴向压纹和周向压纹交错形成与板栅带5的筋条51相对应的网格状压纹,即轴向压纹上的凸起41压在板栅的横筋上并形成吸附孔(垂直于板栅带5行进方向为横向),而周向压纹上的凸起41压在板栅的纵向筋条上形成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处于板栅上下表面的筋条51内表面,增强对膏体的吸附能力;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辊辊面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压纹4与筋条51对位的监测开关6,所述监测开关6将监测信号输送给所述驱动装置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在压制过程中,压辊辊面的压纹4可能与板栅筋条51发生错位,采用监测开关6对压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压辊I和压辊2其中选一个设置或各设置一个),监测开关6根据监测情况实时控制驱动装置,当所述压纹4与板栅筋条51发生错位时,能够及时停止压制,避免错位压制继续进行,同时监测开关6还可以同时连接报警装置,当错位压制时提醒工作人员检查处理;所述报警装置及线路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赘。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辊辊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监测开关6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压纹间隙42且监测开关6适形嵌入于安装槽中;所述监测开关可以选用无线按钮开关,无线按钮开关底部嵌入安装槽并固定,将无线按钮开关的按钮顶面形状设置成与板栅的其中一个筋条间隙形状相同,在正常压制过程中,按钮可嵌入所述筋条间隙而不触发开关,当压纹4与板栅筋条51错位时,由于无线按钮开关固定设置于棍面,则无线按钮开关的按钮与所述筋条间隙错位,筋条51作用于按钮导致按钮被压缩触发,进一步控制驱动装置停止工作,避免错位压制继续,采用无线按钮开关进行监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2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所述压辊辊面进行定位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3上的光电开关7和用于触发所述光电开关7的定位挡光片8,所述定位挡光片8固定设置于压辊的辊轴上,所述光电开关向驱动装置输出定位信号;采用定位模块主要目的为开始压制前对辊面进行定位,使辊面压纹4的压制起点与板栅带5的被压制起点相匹配(压制起点为辊面压纹凸起与板栅带第一次接触点),采用机械控制的方式定位,可以避免人工定位的不确定性和速度慢的缺点,光电开关可以采用槽型光电开关且固定于辊轴附近的机架上,而定位挡光片8结构为L型,包括横段和纵端(辊轴轴向为横向),横段为片状结构,定位挡光片8的纵段端部固定设置于上且纵段垂直于辊轴,定位挡光片8横段在随辊轴转动的路径中能够触发所述槽型光电开光,当槽型光电开关被断开时,驱动装置停止驱动压辊转动,实现对压辊棍面定位,所述驱动装置可选择调速电机,在对棍面定位时可减小压辊转速,进而控制压辊的转动惯性带来的误差,使定位精度更高;而将槽型光电开关和定位挡光片8设置于靠近辊轴位置的结构,有利于当压辊的角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所述定位挡光片8中横段的线速度越小,从而减小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压辊,对两个压辊分别定位,使压辊I和压辊2的压纹分别与筋条相对应并进行压制;
[002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同时启动所述两个压辊转动的对射式光电开关10,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0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辊两端的机架上且位于板栅带5的进入端,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0由板栅带5触发,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0为常关开关,当板栅带5未进入压制装置时,接受器能够接受发射器发出的光,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10为断开,当板栅带5进入装置后,在与已定位完成压辊的接触点9正下方,设置有对射式光电开关10的光线11,当板栅带5到达该位置时会阻断接收器接受到所述光线11,从而触发对射式光电开关10闭合,驱动装置运转,压辊I和压辊2的转速相同,保证板栅带5上下表面同步压制,提高板栅带上下表面的压制精度。
[0029]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本装置的控制电路图进一步阐述控制原理,M1、M2分别为驱动压辊1、压辊2转动的直流电机,E1、E2分别为控制直流电机M1、M2的直流电源,L1、L2分别为压辊1、压辊2表面的监测开关,S1、S2分别为对压辊1、压辊2表面进行定位的光电开关,SO为同时启动压辊1、压辊2转动的对射式光电开关10,如图所示,L1、L2、S1、S2为常闭,SO为常断,当仅对压辊进行定位时,L1、L2、S1、S2闭合,SO断开,Ml、M2与电源El、E2连通并驱动压辊转动,当定位挡光片转动到定位点并触发槽型光电开关,使S1、S2断开,则Ml、M2停止驱动压辊转动定位完成;当板栅带进入压制装置并触发对射式光电开关,SO闭合,使Ml、M2与电源El、E2连通并驱动压辊转动,S1、S2被SO短路;当压纹4与筋条51错位时,L1、L2被筋条触发断开,Ml、M2与电源El、E2断开不工作;通过以上电路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
[00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对辊方式设置的两个压辊、用于固定所述压辊的支架和用于驱动压辊转动并压制板栅带的驱动装置,所述压辊的辊面设置有若干凸起且所述凸起形成压纹,所述压纹与板栅带的筋条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压辊之间的辊间距等于所述板栅带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纹包括沿压辊轴向方向设置的轴向压纹和沿所述压辊圆周方向设置的周向压纹,所述轴向压纹和周向压纹交错形成与板栅带的筋条相对应的网格状压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辊面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压纹与筋条对位的监测开关,所述监测开关将监测信号输送给所述驱动装置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辊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监测开关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压纹间隙且监测开关适形嵌入于安装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压辊辊面进行定位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光电开关和用于触发所述光电开关的定位挡光片,所述定位挡光片固定设置于压辊的辊轴上,所述光电开关向驱动装置输出定位信号。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压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连铸板栅表面压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同时启动所述两个压辊转动的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辊两端的机架上且位于板栅带的进入端,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由板栅带触发。
【文档编号】B21D35/00GK203991952SQ20142044736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叶荣卒, 孔祥晗, 易琳 申请人: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