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架组对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79689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底架组对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架组对夹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快速发展,铁路车辆为适应重载、高速需求不断研发新车辆,车辆更新换代逐年在加快。棚车和敞车是铁路运输中最通用的货车种类,它承担着我国80%的铁路货物运输,这两种车辆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不断升级换代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底架组对工装对底架进行焊接装配工作,现有的底架组对工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纵梁,在两个纵梁之间通过夹持装置滑动设置有定位系统,用于对侧梁、横梁和端梁等进行定位,定位系统所滑动的位置则是根据一种车型底架的结构设置的。然而,为了适应棚车和敞车等不同车辆的底架装配工作,定位系统需要频繁地相对纵梁进行滑动,使得纵梁因长期的摩擦而出现损坏,进而降低了纵梁的使用强度,并且会降低定位系统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装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架组对夹具,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适应棚车和敞车等不同车辆的底架装配工作,定位系统需要频繁地相对纵梁进行滑动,使得纵梁因长期的摩擦而出现损坏,进而降低了纵梁的使用强度,并且会降低定位系统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装配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底架组对夹具,包括:基架,用于装配棚车底架,所述基架包括用于装配敞车底架的第一基架和与所述第一基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架;所述第一基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基架的长度,所述第一基架和第二基架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工字梁,所述两个工字梁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板;所述基架上固定设置有:端梁组对组成,所述端梁组对组成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架的两端,用于将待装配的端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中梁定位组成,所述中梁定位组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架上远离所述第二基架的一侧,用于将待装配的中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枕梁组对组成,所述枕梁组对组成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端梁组对组成之间,用于将待装配的枕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横梁组对组成,所述横梁组对组成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梁组对组成均匀设置于所述基架上、且位于两个枕梁组对组成之间,用于将待装配的多个横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架上靠近所述第二基架的一侧,用于对待装配的侧梁进行对中定位与挠度控制;中梁夹紧组成,所述中梁夹紧组成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中梁夹紧组成均匀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用于将待装配的中梁夹紧在所述基架上;托举组成,所述托举组成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托举组成均匀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用于对装配完毕的底架举起。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端梁组对组成、中梁定位组成、枕梁组对组成、横梁组对组成、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中梁夹紧组成以及托举组成均安装有用于防止在工作时产生串动的止动器。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端梁组对组成包括端横梁,所述端横梁的两侧底端对称连接有与所述端横梁平行的第一气缸,每个第一气缸的端部均通过第一滑动轨道连接有与所述端横梁相垂直的第一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与所述端横梁相平行,以实现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使得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沿所述第一滑动轨道朝向所述端横梁的中部做移动夹紧操作;所述端横梁上还均匀连接有多个与所述端横梁和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均垂直的第二气缸,每个第二气缸的端部均通过第二滑动轨道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相平行的第一夹紧装置,以实现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使得所述第一夹紧装置沿靠近所述端横梁的方向做移动夹紧操作。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端横梁两端的端部定位夹紧装置和位于所述两个端部定位夹紧装置之间的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其中,所述端部定位夹紧装置和所述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均与待装配的端梁相抵顶,并且,所述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待装配端梁的端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钩。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中梁定位组成包括用于插入待装配中梁内筒中的主定位装置和副定位装置,所述中梁内筒中还装配有用于与所述主定位装置相配合的前冲板和后冲板;所述主定位装置包括主定位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主定位支架上的气缸;所述主定位支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的主底板,所述主底板上垂直连接有主横向定位板,所述主横向定位板上连接有与所述主横向定位板和所述主底板均垂直的主纵向定位板;其中,所述主横向定位板用于插入所述中梁内筒中、对所述中梁一端的横向进行定位,所述主纵向定位板用于与所述前冲板和后冲板配合对所述中梁的纵向进行定位;所述副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的副底板,所述副底板上垂直连接有副横向定位板,所述副横向定位板用于插入所述中梁内容中、对所述中梁另一端的横向进行定位。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副横向定位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副横向定位板和所述副底板均垂直的筋板。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枕梁组对组成包括枕横梁,所述枕横梁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用于对待装配中梁上的心盘进行定位的心盘垫,所述枕横梁的两端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三气缸,每个第三气缸均连接有与所述枕横梁相平行的第三滑动轨道,所述第三滑动轨道的端部连接有与所述枕横梁相垂直的第二调节装置,以实现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在第三气缸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三滑动轨道朝向所述枕横梁中部做夹紧操作。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均包括:调节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的垂向气缸,所述垂向气缸连接有垂向滑体,所述垂向滑体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架上,所述垂向滑体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插锁。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第三滑动轨道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枕横梁相垂直的下侧梁支座,所述下侧梁支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枕高机构,所述第一枕高机构上连接用于与待装配的枕梁相抵顶的枕梁靠挡。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下侧梁支座通过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枕横梁上,所述连接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位置调节孔,所述下侧梁支座通过所述位置调节孔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枕横梁上。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横梁组对组成包括大横梁组对组成;所述大横梁组对组成包括大横梁主体,所述大横梁主体的两端底部对称设置有第四气缸,每个第四气缸均连接有与所述大横梁主体相平行的第四滑动轨道,所述第四滑动轨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气缸相连接、且与所述大横梁主体相垂直的第三调节装置,所述第三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以实现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在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下沿所述第四滑动轨道朝向所述大横梁主体的中部做夹紧操作。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第四滑动轨道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大横梁主体相垂直的第二枕高机构,所述第二枕高机构上连接用于与待装配的大横梁相抵顶的大横梁靠挡。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横梁组对组成还包括:小横梁组对组成;所述小横梁组对组成包括小横梁主体,所述小横梁主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小横梁主体相垂直的方管,每个方管顶端连接有用于与待装配的小横梁相抵顶的小横梁靠挡。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小横梁靠挡包括:与所述方管和小横梁主体均垂直的横支架,所述横支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待装配的小横梁相抵顶的子靠挡,并且所述子靠挡呈L形结构。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包括:与所述基架相连接的侧横梁,所述侧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中梁挠度垫,所述中梁挠度垫上设置有用于判断待装配的中梁是否对中的刻度线,所述侧横梁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对中梁挠度进行调节的挠度调节装置。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挠度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侧横梁相连接的调节架和设置于所述调节架上端的挠度调整垫;所述调节架通过调节孔连接在所述侧横梁上,以实现通过调整调节孔的位置对中梁挠度进行调节。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中梁夹紧组成包括:与所述基架相连接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顶端连接有夹紧基座,所述夹紧基座的上端连接有连梁,所述连梁的两端连接有用于夹紧中梁的勾体。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托举组成包括:与所述基架相连接的托举气缸,所述托举气缸的顶端连接有托举基座,所述托举基座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将装配完毕的底架举起的托梁。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止动器包括:固定齿条和与所述固定齿条相啮合的调整齿条,所述调整齿条通过U型固定架与所述固定齿条固定连接,所述调整齿条设置于U型固定架所形成的凹槽内。本发明提供的底架组对夹具,通过设置的第一基架和与第一基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架,有效的提高了该底架组对夹具的适用范围,即第一基架可以适用于装配敞车底架,基架整体可以适用于装配棚车底架,进而提高了该底架组对夹具的实用性,另外,通过设置的端梁组对组成、中梁定位组成、枕梁组对组成以及横梁组对组成等结构,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待装配的底架进行定位,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为了适应棚车和敞车等不同车辆的底架装配工作,定位系统需要频繁地相对纵梁进行滑动,使得纵梁因长期的摩擦而出现损坏,进而降低了纵梁的使用强度,并且会降低定位系统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装配效果的问题,提高了底架组对夹具使用的稳定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所给出的底架组对夹具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所给出的底架组对夹具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所给出的底架组对夹具的前视图;图4为本发明所给出的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发明所给出的端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1;图5b为本发明所给出的端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2;图6a为本发明所给出的中梁定位组成中的主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所给出的中梁定位组成中的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枕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1;图7b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枕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2;图8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大横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9a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小横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1;图9b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小横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2;图9c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小横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3;图10为本发明所给出的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所给出的中梁夹紧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托举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所给出的止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所给出的具体应用时的底架组对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架;101、第一基架;102、第二基架;2、端梁组对组成;201、端横梁;202、第一调节装置;203、第一夹紧装置;2031、端部定位夹紧装置;2032、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20321、限位钩;204、第一气缸;205、第二气缸;3、中梁定位组成;301、主定位装置;3011、主底板;3012、主横向定位板;3013、主纵向定位板;3014、主气缸;302、副定位装置;3021、副底板;3022、副横向定位板;3023、筋板;4、枕梁组对组成;401、枕横梁;402、心盘垫;403、第三气缸;404、第二调节装置;405、下侧梁支座;406、第一枕高机构;4061、枕梁靠挡;407、连接板;4071、位置调节孔;5、大横梁组对组成;501、大横梁主体;502、第三调节装置;503、第四滑动轨道;504、第二枕高机构;505、大横梁靠挡;6、小横梁组对组成;601、小横梁主体;602、方管;603、小横梁靠挡;6031、横支架;6032、子靠挡;7、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701、侧横梁;702、中梁挠度垫;703、挠度调节装置;7031、调节架;7032、挠度调整垫;7033、调节孔;8、中梁夹紧组成;801、夹紧气缸;802、夹紧基座;803、连梁;804、勾体;9、托举组成;901、托举气缸;902、托举基座;903、托梁;10、止动器;1001、固定齿条;1002、调整齿条;1003、U型固定架;11、调节支架;12、插锁;13、底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并且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所给出的底架组对夹具的俯视图;图2为所给出的底架组对夹具的左视图;图3为所给出的底架组对夹具的前视图;图4为所给出的基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4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架组对夹具,该底架组对夹具用于对将待装配的底架13吊入该夹具内,以便对底架13进行组焊,完成底架13的装配;具体的,该底架组对夹具包括:基架1,用于装配棚车底架13,基架1包括用于装配敞车底架13的第一基架101和与第一基架10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架102;第一基架101的长度大于第二基架102的长度,第一基架101和第二基架102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工字梁,两个工字梁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板407;其中,该基架1由两根工字型钢组焊而成,在两根工字型钢小背上分别用螺栓连接双梯形槽板。由于基架1是一个要适应各种车型的载体,所以将基架1至为长、短两段,长段为第一基架101,短段为第二基架102,第一基架101用于生产敞车的底架13,第一基架101与第二基架102组合螺栓连接后,用于生产棚车底架13,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占地面积。此外,对于第一基架101和第二基架102的具体长度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使得第一基架101的长度大于第二基架102的长度;另外,对于构成第一基架101和第二基架102的工字梁以及连接板407的具体材质以及工字梁与连接板407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其中,为了保证基架1整体的使用强度,较为优选的,将工字梁和连接板407均设置为由钢材质构成,并且将工字梁与连接板407设置为焊接连接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基架1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基架1上固定设置有:端梁组对组成2,端梁组对组成2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基架1的两端,用于将待装配的端梁定位在基架1上;中梁定位组成3,中梁定位组成3设置于第一基架101上远离第二基架102的一侧,用于将待装配的中梁定位在基架1上;枕梁组对组成4,枕梁组对组成4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置于两个端梁组对组成2之间,用于将待装配的枕梁定位在基架1上;横梁组对组成,横梁组对组成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横梁组对组成均匀设置于基架1上、且位于两个枕梁组对组成4之间,用于将待装配的多个横梁定位在基架1上。其中,端梁组对组成2、中梁定位组成3、枕梁组对组成4以及横梁组对组成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各自实现的功能对其结构进行任意设置,只要能够使得上述各个组成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效果即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组对夹具,通过设置的第一基架101和与第一基架10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架102,有效的提高了该底架组对夹具的适用范围,即第一基架101可以适用于装配敞车底架13,基架1整体可以适用于装配棚车底架13,进而提高了该底架组对夹具的实用性,另外,通过设置的端梁组对组成2、中梁定位组成3、枕梁组对组成4以及横梁组对组成等结构,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待装配的底架13进行定位,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为了适应棚车和敞车等不同车辆的底架13装配工作,定位系统需要频繁地相对纵梁进行滑动,使得纵梁因长期的摩擦而出现损坏,进而降低了纵梁的使用强度,并且会降低定位系统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装配效果的问题,提高了底架组对夹具使用的稳定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可知,在对待装配的底架13进行夹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对待装配的底架13夹持的稳定可靠性,将基架1上还固定设置有: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7,设置于第一基架101上靠近第二基架102的一侧,用于对待装配的侧梁进行对中定位与挠度控制;中梁夹紧组成8,中梁夹紧组成8的个数为多个,多个中梁夹紧组成8均匀设置于基架1上,用于将待装配的中梁夹紧在基架1上;托举组成9,托举组成9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托举组成9均匀设置于基架1上,用于对装配完毕的底架13举起。通过设置的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7和中梁夹紧组成8,可以有效的对待装配的侧梁和中梁进行精确定位,保证了组焊装配的精确程度;在将底架13装配完毕后,通过设置的托举组成9可以将装配完毕的底架13举起,以便将底架13移动至其他区域,并进行下一底架13的装配工作,进而提高了底架13装配的效率,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图13为所给出的止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13可知,为了保证该底架组对夹具中端梁组对组成2、中梁定位组成3、枕梁组对组成4以及横梁组对组成等在进行夹持作业时产生串动,将端梁组对组成2、中梁定位组成3、枕梁组对组成4、横梁组对组成、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7、中梁夹紧组成8以及托举组成9均设置安装有用于防止在工作时产生串动的止动器10;通过设置的止动器10,有效的保证了上述各个组成部分工作的稳定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该底架组对夹具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图5a为所给出的端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1;图5b为所给出的端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5a-5b可知,本技术方案对端梁组对组成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其中,较为优选的,将端梁组对组成2设置为包括端横梁201,端横梁201的两侧底端对称连接有与端横梁201平行的第一气缸204,每个第一气缸204的端部均通过第一滑动轨道连接有与端横梁201相垂直的第一调节装置202,其中,第一滑动轨道与端横梁201相平行,以实现在第一气缸204的驱动下使得第一调节装置202沿第一滑动轨道朝向端横梁201的中部做移动夹紧操作;端横梁201上还均匀连接有多个与端横梁201和第一调节装置202均垂直的第二气缸205,每个第二气缸205的端部均通过第二滑动轨道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装置202相平行的第一夹紧装置203,以实现在第二气缸205的驱动下使得第一夹紧装置203沿靠近端横梁201的方向做移动夹紧操作。其中,第一气缸204和第二气缸205的具体型号尺寸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基架1的具体结构和尺寸来任意设置第一气缸204和第二气缸205的型号尺寸,只要能够使得第一气缸204和第二气缸205能够有效地保证第一调节装置202和第一夹紧装置203进行作业即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第一气缸204驱动端横梁201两侧的第一调节装置202进行动作,使得两侧的第一调节装置202将底架13端梁的端部夹紧,并通过设置的第一夹紧装置203与底架13的一侧端相抵顶,有效的保证了夹持底架13端梁的稳定可靠性。另外,本技术方案中对于第一夹紧装置20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对其进行任意设置,其中,较为优选的,将第一夹紧装置203设置为包括设置于端横梁201两端的端部定位夹紧装置2031和位于两个端部定位夹紧装置2031之间的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2032,其中,端部定位夹紧装置2031和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2032均与待装配的端梁相抵顶,并且,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203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待装配端梁的端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钩20321。通过设置的端部定位夹紧装置2031和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2032,有效地实现了对端梁各个部分进行有效夹紧,并且通过对端梁各个位置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定位夹紧装置,尤其是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2032中设置的限位钩20321,可以有效的对端梁中部进行夹紧并限定,保证了夹紧的端梁不会发生串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对底架13组装的精确程度。图6a为所给出的中梁定位组成中的主定位装置301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所给出的中梁定位组成中的副定位装置302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6a-6b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中梁定位组成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对其进行任意设置,其中,较为优选的,将中梁定位组成3设置为包括用于插入待装配中梁内筒中的主定位装置301和副定位装置302,中梁内筒中还装配有用于与主定位装置301相配合的前冲板和后冲板;其中,对于主定位装置30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进行任意设置,较为优选的,将主定位装置301设置为包括主定位支架以及固定于主定位支架上的主气缸3014;主定位支架包括固定设置于基架1上的主底板3011,主底板3011上垂直连接有主横向定位板3012,主横向定位板3012上连接有与主横向定位板3012和主底板3011均垂直的主纵向定位板3013;其中,主横向定位板3012用于插入中梁内筒中、对中梁一端的横向进行定位,主纵向定位板3013用于与前冲板和后冲板配合对中梁的纵向进行定位;另外,对于副定位装置30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对其进行任意设置,其中,较为优选的,将副定位装置302设置为包括固定设置于基架1上的副底板3021,副底板3021上垂直连接有副横向定位板3022,副横向定位板3022用于插入中梁内筒中、对中梁另一端的横向进行定位。此外,本技术方案中对于与主定位装置301相配合的前冲板和后冲板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主定位装置301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其中,可以将前冲板和后冲板均设置为U型结构,并且在具体应用时,将前冲板和后冲板前后设置于中梁内筒内,在前冲板受到主定位装置301中的主气缸3014的区域使得中梁整体纵向移动,进而使得后冲板与主定位装置301中的主纵向定位板3013相抵顶,进而实现了对中梁的纵向定位;而中梁通过主定位装置301中的主横向定位板3012和副横向定位板3022实现了对中梁的横向定位,进而保证了中梁定位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另外,为了保证副横向定位板3022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将副横向定位板3022上还设置有与副横向定位板3022和副底板3021均垂直的筋板3023,其中,较为优选的,筋板3023的个数为三个,三个筋板3023均匀设置于副横向定位板3022上,通过设置的筋板3023,有效的提高了副横向定位板3022的使用强度,进而提高了副定位装置302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具体工作时,主定位装置301由钢板组焊螺栓连接主气缸3014组成;主横向定位板3012插入中梁内筒约束中梁一端横移,主气缸3014推动中梁内的前冲板带动中梁纵向移动,使后冲板与主纵向定位板3013靠紧定位,进而实现了对中梁的纵向定位以及一端的横向定位;副定位装置302也由钢板组焊而成,副横向定位板3022插入中梁内筒约束中梁另一端横移,从而约束中梁整体横移。图7a为所给出的枕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1;图7b为所给出的枕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7a-7b可知,本技术方案对于枕梁组对组成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对其进行任意设置,其中,较为优选的,将枕梁组对组成4设置为包括枕横梁401,枕横梁40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用于对待装配中梁上的心盘进行定位的心盘垫402,枕横梁401的两端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三气缸403,每个第三气缸403均连接有与枕横梁401相平行的第三滑动轨道,第三滑动轨道的端部连接有与枕横梁401相垂直的第二调节装置404,以实现第二调节装置404在第三气缸403的驱动下沿第三滑动轨道朝向枕横梁401中部做夹紧操作。其中,对于枕横梁401与心盘垫402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将枕横梁401设置为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或者梯形结构等等,将心盘垫402设置为圆形结构、四方形结构或者其他形状结构等等,只要能够使得枕横梁401与心盘垫402均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第二调节装置404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为了提高底架组对夹具制造的效率和控制的方便程度,较为优选的,将第二调节装置404的结构设置为与第一调节装置202的结构相同,具体的,可以将第一调节装置202和第二调节装置404设置为均包括:调节支架11以及设置在调节支架11上的垂向气缸,垂向气缸连接有垂向滑体,垂向滑体设置于调节支架11上,垂向滑体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插锁12。通过垂向气缸驱动垂向滑体在调节支架11上进行滑动,进而实现了通过第二调节装置404或第一调节装置202实现了纵向高度的调节,待调节完高度后,通过垂向滑体顶端的插锁12可以将调整好的高度进行定位,可以有效的避免调整好的高度再次发生变化,提高了第二调节装置404或第一调节装置202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待高度调整完毕后,通过第三气缸403的驱动下,第二调节装置404沿第三滑动轨道朝向枕横梁401中部做夹紧操作,进而实现了对待装配的枕梁的有效定位。此外,为了保证枕梁组对组成4可以稳定地对待装配的枕梁进行支撑、调节,在第三滑动轨道的上端还设置有与枕横梁401相垂直的下侧梁支座405,下侧梁支座40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枕高机构406,第一枕高机构406上连接用于与待装配的枕梁相抵顶的枕梁靠挡4061。其中,对于下侧梁支座405与枕横梁401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其中,较为优选的,将下侧梁支座405设置为通过连接板407连接在枕横梁401上,连接板40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位置调节孔4071,下侧梁支座405通过位置调节孔4071和连接件连接在枕横梁401上,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通过位置调节孔4071对下侧梁支座405的位置进行调节,还有效的保证了下侧梁支座405与枕横梁401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具体设计时,枕梁组对组成4由钢板组焊螺栓连接多个气缸组成,心盘垫402与枕横梁401由螺栓连接,第二调节装置404通过第三滑动轨道与枕横梁401连接,在第三气缸403驱动下做横向夹紧运动;垂向滑体通过调节支架11与枕横梁401连接,在垂向气缸驱动下做垂向夹紧运动;下侧梁支座405与枕横梁401由螺栓连接,枕横梁401上有一排可调整下侧梁支座405位置与高度的位置调节孔4071;第一枕高机构406由丝杠和丝母组成,丝母与下侧梁支座405焊接,通过丝杠的转动调节待装配的枕梁的高度,丝母上安装有顶丝,用于固定丝杠转动;枕梁靠挡4061插入第一枕高机构406的丝杠内,丝杠上安装有顶丝,可以防止枕梁靠挡4061窜动;插锁12与垂向滑体通过螺栓连接,推拉插锁12可控制停止或方便下侧梁支座405的吊入和吊出。图8为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大横梁组对组成5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8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于横梁组对组成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其中,较为优选的,将横梁组对组成设置为包括大横梁组对组成5;而大横梁组对组成5包括大横梁主体501,大横梁主体501的两端底部对称设置有第四气缸,每个第四气缸均连接有与大横梁主体501相平行的第四滑动轨道503,第四滑动轨道503的端部设置有与第四气缸相连接、且与大横梁主体501相垂直的第三调节装置502,第三调节装置502与第一调节装置202结构相同;以实现第三调节装置502在第四气缸的驱动下沿第四滑动轨道503朝向大横梁主体501的中部做夹紧操作。上述的第三调节装置502的具体结构与第一调节装置202和第二调节装置404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对第一调节装置202和第二调节装置404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另外,为了提高大横梁组对组成5工作的稳定可靠性,将大横梁组对组成5中的第四滑动轨道503的上端设置有与大横梁主体501相垂直的第二枕高机构504,第二枕高机构504上连接用于与待装配的大横梁相抵顶的大横梁靠挡505;其中,第二枕高机构504与上述的第一枕高机构406的结构以及功能效果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陈述内容;当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将第二枕高机构504设置为其他结构,这样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效果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设计时,该大横梁组对组成5由钢板组焊螺栓连接第四气缸组成,第三调节装置502通过第四滑动轨道503与大横梁主体501连接,在第四气缸驱动下作横向夹紧运动;而对于第三调节装置502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的第二调节装置404和第一调节装置202的工作原理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陈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而第二枕高机构504和第一枕高机构406的工作原理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陈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图9a为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小横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1;图9b为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小横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2;图9c为所给出的横梁组对组成中的小横梁组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9a-9c可知,本技术方案中的横梁组对组成不仅仅包括大横梁组对组成5,还包括多个小横梁组对组成6,该小横梁组对组成6由方管602板材焊接及梯形槽铁组成,小横梁靠挡603与梯形槽铁螺栓连接,用于约束待装配的小横梁高度和位置。具体的,每个小横梁组对组成6均包括小横梁主体601,小横梁主体6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小横梁主体601相垂直的方管602,每个方管602顶端连接有用于与待装配的小横梁相抵顶的小横梁靠挡603。其中,对于小横梁靠挡603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将小横梁靠挡603设置为包括:与方管602和小横梁主体601均垂直的横支架6031,横支架603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待装配的小横梁相抵顶的子靠挡6032,并且子靠挡6032呈L形结构;或者将小横梁靠挡603直接设置为呈L形结构等等;当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小横梁靠挡603设置为其他形状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效果即可。对于上述两种不同的小横梁靠挡603的结构,也存在不同的设置方式,如在将小横梁靠挡603直接设置为呈L形结构时,可以将L形结构的小横梁靠挡603直接连接在方管602的沿小横梁主体601的长度方向上的前后两侧或者左右两侧均可;当将小横梁靠挡603设置为包括横支架6031和子靠挡6032时,可以将小横梁靠挡603设置在方管602的沿小横梁主体601的长度方向上的前后两侧;以上装配方式均可以实现对放置在小横梁主体601上的待装配的小横梁进行限位,提高了小横梁组对组成6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图10为所给出的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0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于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7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对其进行任意设置,其中,较为优选的,将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7设置为包括:与基架1相连接的侧横梁701,侧横梁701的中部设置有中梁挠度垫702,中梁挠度垫702上设置有用于判断待装配的中梁是否对中的刻度线,侧横梁70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对中梁挠度进行调节的挠度调节装置703。其中,对于上述的挠度调节装置70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较为优选的,将挠度调节装置703设置为包括:与侧横梁701相连接的调节架7031和设置于调节架7031上端的挠度调整垫7032;调节架7031通过调节孔7033连接在侧横梁701上,以实现通过调整调节孔7033的位置对中梁挠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的调节架7031以及位于侧横梁701上的中梁挠度垫702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待装配的中梁的挠度进行调节,有效的提高了对中梁的定位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了底架13装配的质量与效率,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具体设计时,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7由钢板焊接成,中梁挠度垫702与侧横梁701螺栓连接可加垫调高,侧梁对中及挠度装置与侧横梁701螺栓连接,侧横梁701上钻有一排调节孔7033,侧梁对中及挠度装置可沿调节孔7033移动,侧梁对中垫上有刻度线用来校对下侧梁是否对中。图11为所给出的中梁夹紧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1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在通过中梁定位组成3对待装配的中梁限位完毕后,为了防止中梁在装配过程中产生传动,还需要中梁夹紧组成8对中梁进行夹紧固定,其中,对于中梁夹紧组成8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较为优选的,将中梁夹紧组成8设置为包括:与基架1相连接的夹紧气缸801,夹紧气缸801顶端连接有夹紧基座802,夹紧基座802的上端连接有连梁803,连梁803的两端连接有用于夹紧中梁的勾体804。具体设计时,中梁夹紧组成8由钢板组焊螺栓连接夹紧气缸801组成,连梁803与勾体804、夹紧气缸801杆通过销轴连接,连梁803在夹紧气缸801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两侧勾体804受基座销轴阻挡向内翻转夹紧中梁,由于销轴连接可使两勾体804受力均衡;反向时,则两侧勾体804在自重作用下向外翻转释放中梁;通过中梁夹紧组成8中设置的勾体804,可以有效的将中梁进行夹紧固定,防止中梁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传动,并可以对中梁的挠度进行一定的控制,提高了装配控制的方便可靠性。图12为所给出的托举组成9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2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于托举组成9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其中,较为优选的,将托举组成9设置为包括:与基架1相连接的托举气缸901,托举气缸901的顶端连接有托举基座902,托举基座902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将装配完毕的底架13举起的托梁903。具体设计时,托举组成9由钢板组焊螺栓连接托举气缸901组成,托梁903与托举气缸901杆螺栓连接,托梁903在托举气缸901的驱动向上移动,将组焊好的底架13或没组焊的中梁顶起。图13为所给出的止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3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于止动器1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其中,较为优选的,将止动器10设置为包括:固定齿条1001和与固定齿条1001相啮合的调整齿条1002,调整齿条1002通过U型固定架1003与固定齿条1001固定连接,调整齿条1002设置于U型固定架1003所形成的凹槽内。具体设计时,固定齿条1001与基架1上的梯形槽铁螺栓连接,调整齿条1002在连框顶丝作用下与固定齿条1001合严固定,通过连框两端螺栓调节可消除齿距移动盲区成为无极调整,连框两段为长孔,顶丝处为螺纹孔,连框与相应固定的装置焊接。通过设置的止动器10,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端梁组对组成2、中梁定位组成3、枕梁组对组成4、大横梁组对组成5等部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串动,有效的提高了该底架组对夹具使的稳定可靠性,并且该结构的止动器10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降低了该底架组对夹具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图14为具体应用时的底架组对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附图1-4、5a-5b、6a-6b、7a-7b、8、9a-9c、10-14可知,在具体应用时,将待装配的中梁吊入底架组对夹具内,中梁的两心盘分别落于枕梁组对组成4的心盘垫402上,主横向定位板3012和副横向定位板3022插入中梁筒内,使得中梁横向定位;开动主气缸3014使中梁移动,主纵向定位板3013靠严后冲板,使得中梁纵向定位。开启四组中梁夹紧风缸,中梁在两枕梁的心盘垫402和侧梁对中及挠度装置的挠度调整垫7032支撑下形成预留中梁(弧度)挠度;将待装配的大横梁放入大横梁组对组成5内,调整第二枕高机构504的顶丝、调整好大横梁靠挡505,开动气缸带动横向滑体顶紧大横梁与中梁间隙,定位焊接与中梁焊缝。将待装配的枕梁放入枕梁组对组成4内,调整第一枕高机构406的顶丝、调整好枕梁靠挡4061,开动第三气缸403带动第二调节装置404顶紧枕梁与中梁间隙,定位焊接与中梁焊缝。将各种小横梁放入相应小横梁组对组成6内,小横梁靠挡603定位焊接与中梁焊缝。吊入下侧梁落在侧梁对中及挠度装置上,将下侧梁对中。推出两侧枕梁组成的插锁12卡住下侧梁,开启枕梁组对组成4的垂向风缸,带动垂向滑体下压,下侧梁贴合在枕梁组成的下侧梁支座405上,下侧梁在侧梁对中垫及挠度控制组成的下侧梁支座405垫上,三点支撑下形成预留挠度,开启枕梁组成、大横梁组成的横向气缸带动调节装置,压严下侧梁与大横梁及枕梁间隙后组焊。吊入端梁,将端梁的钩门对准中梁内筒,开启中梁夹紧组成8压紧钩门与中梁间隙,调整端梁水平顶丝,使端梁水平,开启两端部定位夹紧,保证端梁直线度和底架13整体对角线,开启横向滑体压严端梁与下侧梁间隙,组焊端梁。至此底架13组对已全部完成,松开所有夹紧机构复原回位,开启托举组成9的托举气缸901将完成好的底架13顶起脱离胎型,吊运至下一工序。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底架组对夹具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解决了每种车型都要设计制造一个配套底架组对夹具,减少了研制费用,降低了成本,使车辆具有价格优势,尤其在小批量市场,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2、实现了车辆从研发到生产的快速要求;在车辆抢占市场中占据先机,同时满足客户在规定时间内供车要求。3、可以根据生产能力、现场需要随时移动到各场地进行生产,有利于工艺平面布局调整,避免了土建施工和上线生产不能拆分实现工位单元化的功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