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棒体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870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潜水棒体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流水线,特别是涉及一种潜水棒体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用于游泳观赏的潜水棒9由潜水棒体91、第一管接头92、第二管接头93等三个部件组装而成。传统的装配方法是由人工的方法,依据安装工序逐件装配而成,生产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潜水棒体自动组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潜水棒体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台、棒直振仓、第一接头振动盘、第二接头振动盘、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第一棒平移机构、第一伺服搬运机构、第一输送带、第一粘胶机构、棒翻转插接机构、第二棒平移机构、第二伺服搬运机构、第二输送带、第二粘胶机构、成品下料机构、第一循环工装、第二循环工装;

所述的棒直振仓、第一接头振动盘、第二接头振动盘、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第一棒平移机构、第一伺服搬运机构、第一输送带、第一粘胶机构、棒翻转插接机构、第二棒平移机构、第二伺服搬运机构、第二输送带、第二粘胶机构、成品下料机构皆安装在机台上;

所述的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的下料夹指的进料工位与棒直振仓的出料端衔接,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的下料夹指的下料工位与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的翻转夹指的进料工位衔接,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的翻转夹指与第一接头振动盘的出料端衔接且翻转夹指可翻转90°后上下移动;第一棒平移机构的平移夹指的进料工位与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的翻转夹指衔接,第一棒平移机构的平移夹指的下料工位与第一伺服搬运机构的搬运夹指的进料工位衔接,第一伺服搬运机构的搬运夹指的下料工位与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的第一循环工装的进料端衔接,棒翻转插接机构的插接夹指与第二接头振动盘的出料端衔接且插接夹指可翻转180°后上下移动,第二棒平移机构的平移夹指的进料工位与棒翻转插接机构的插接夹指衔接,第二棒平移机构的平移夹指的下料工位与第二伺服搬运机构的搬运夹指的进料工位衔接,第二伺服搬运机构的搬运夹指的下料工位与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的第二循环工装的进料端衔接,成品下料机构安装在第二输送带13的下料端;

所述的第一粘胶机构和第二粘胶机构分别位于第一接头振动盘的出料端和第二接头振动盘的出料端。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棒直振仓、第一接头振动盘、第二接头振动盘、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第一棒平移机构、第一伺服搬运机构、第一输送带、棒翻转插接机构、第二棒平移机构、第二伺服搬运机构、第二输送带、成品下料机构,由各产品部件的供料盘提供部件,再由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棒翻转插接机构将各产品部件进行自动进行装配,并由第一伺服搬运机构、第二伺服搬运机构送入相应的输送带,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将人工粘胶组装改成自动粘胶组装。

3.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工装摆放并由风扇吹干,避免了人工组装后摆放混乱,胶水易漏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管头表面可自动喷码。

5.本实用新型所有零部件均采用振动盘和直振筛选供料。

6.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识别方向,避免了人工组装易存在方向错误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潜水棒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潜水棒体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台1、棒直振仓2、第一接头振动盘3、第二接头振动盘4、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第一棒平移机构6、第一伺服搬运机构7、第一输送带8、第一粘胶机构9、棒翻转插接机构10、第二棒平移机构11、第二伺服搬运机构12、第二输送带13、第二粘胶机构14、成品下料机构15、第一循环工装16、第二循环工装17。

所述的棒直振仓2、第一接头振动盘3、第二接头振动盘4、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第一棒平移机构6、第一伺服搬运机构7、第一输送带8、第一粘胶机构9、棒翻转插接机构10、第二棒平移机构11、第二伺服搬运机构12、第二输送带13、第二粘胶机构14、成品下料机构15皆安装在机台1上。

所述的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下料夹指的进料工位与棒直振仓2的出料端衔接,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下料夹指的下料工位与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翻转夹指的进料工位衔接,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翻转夹指与第一接头振动盘3的出料端衔接且翻转夹指可翻转90°后上下移动,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翻转夹指可将潜水棒91体翻转90°后与第一接头振动盘3的出料端的第一管接头92插接;第一棒平移机构6的平移夹指的进料工位与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翻转夹指衔接,第一棒平移机构6的平移夹指的下料工位与第一伺服搬运机构7的搬运夹指的进料工位衔接,第一伺服搬运机构7的搬运夹指的下料工位与放置在第一输送带8上的第一循环工装16的进料端衔接,可将装配好的潜水棒体91与第一管接头92放置在第一循环工装16内,棒翻转插接机构10的插接夹指与第二接头振动盘4的出料端衔接且插接夹指可翻转180°后上下移动,第二棒平移机构11的平移夹指的进料工位与棒翻转插接机构10的插接夹指衔接,第二棒平移机构11的平移夹指的下料工位与第二伺服搬运机构12的搬运夹指的进料工位衔接,第二伺服搬运机构12的搬运夹指的下料工位与放置在第二输送带13上的第二循环工装17的进料端衔接,可将装配好的成品放置在第二循环工装17内,成品下料机构15安装在第二输送带13的下料端。

所述的第一粘胶机构9和第二粘胶机构14分别位于第一接头振动盘3的出料端和第二接头振动盘4的出料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下料夹指从棒直振仓2的出料端夹持潜水棒体91并由翻转夹指翻转90°,棒下料翻转插接机构5的翻转夹指可将潜水棒91体翻转90°后与第一接头振动盘3的出料端的第一管接头92插接;第一棒平移机构6将装配好的潜水棒体91与第一管接头92送入第一伺服搬运机构7,第一伺服搬运机构7将装配好的潜水棒体91与第一管接头92放置在第一循环工装16内。

所述的棒翻转插接机构10可将潜水棒91体翻转180°后与第二接头振动盘4的出料端的第二管接头93插接,第二棒平移机构11将装配好的成品送入第二伺服搬运机构12,第二伺服搬运机构12可将装配好的成品放置在第二循环工装17内,成品下料机构15将成品下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