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流水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吸盘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用于卫浴物件挂放的吸盘组件9由吸盘91、挂钩主体92、旋钮93、挂钩94等四个部件组装而成。传统的装配方法是由人工的方法,依据安装工序逐件装配而成,生产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吸盘自动组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盘自动组装机,包括主传送机构、吸盘供料输送带、吸盘四轴机器人、挂钩主体供料盘、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旋钮供料盘、旋钮四轴机器人、挂钩供料盘、挂钩四轴机器人;依装配工序,所述的吸盘供料输送带的出料端、挂钩主体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旋钮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挂钩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依次与主传送机构衔接,吸盘四轴机器人、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旋钮四轴机器人、挂钩四轴机器人分别安装在主传送机构与吸盘供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主传送机构与挂钩主体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主传送机构与旋钮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主传送机构与挂钩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之间,吸盘四轴机器人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吸盘供料输送带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挂钩主体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旋钮四轴机器人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旋钮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挂钩四轴机器人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挂钩供料盘出料滑道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
所述的主传送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升降机构和右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后段人工组装输送带,该后段人工组装输送带与右升降机构衔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吸塑盒,该多个吸塑盒间隔放置在主传送机构的输送带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传送机构、吸盘供料输送带、吸盘四轴机器人、挂钩主体供料盘、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旋钮供料盘、旋钮四轴机器人、挂钩供料盘、挂钩四轴机器人,由各产品部件的供料盘提供部件,再由四轴机器人各产品部件送入主传送机构上,自动进行装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工位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工装传送方式设计成上下循环,节约了空间。
4、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器人组装,机构简单,保证设备稳定性。
5、产品供料采用吸塑盒和振动盘中转,减少供料频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吸盘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升降机构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左升降机构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盘自动组装机,包括主传送机构1、吸盘供料输送带2、吸盘四轴机器人3、挂钩主体供料盘4、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5、旋钮供料盘6、旋钮四轴机器人7、挂钩供料盘8、挂钩四轴机器人9、左升降机构10、右升降机构20、后段人工组装输送带30、多个吸塑盒40。
依装配工序,所述的吸盘供料输送带2的出料端、挂钩主体供料盘4出料滑道的出料端、旋钮供料盘6出料滑道的出料端、挂钩供料盘8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依次与主传送机构1衔接,吸盘四轴机器人3、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5、旋钮四轴机器人7、挂钩四轴机器人9分别安装在主传送机构1与吸盘供料输送带2的出料端、主传送机构1与挂钩主体供料盘4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主传送机构1与旋钮供料盘6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主传送机构1与挂钩供料盘8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之间,吸盘四轴机器人3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吸盘供料输送带2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1,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5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挂钩主体供料盘6出料滑道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1,旋钮四轴机器人7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旋钮供料盘6出料滑道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1,挂钩四轴机器人9的第一、第二工位分别为挂钩供料盘8出料滑道的出料端和主传送机构1。
所述的主传送机构1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升降机构10和右升降机构20。
所述的后段人工组装输送带30与右升降机构20衔接。
所述的多个吸塑盒40间隔放置在主传送机构1的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吸盘供料输送带2将吸盘91送至主传送机构1,吸盘四轴机器人3将吸盘91送至主传送机构1上的吸塑盒40内;
2、挂钩主体供料盘4将挂钩主体92送至主传送机构1,挂钩主体四轴机器人5将吸盘92送至主传送机构1上的吸塑盒40内并套接在吸盘91上;
3、旋钮供料盘6将旋钮93送至主传送机构1,旋钮四轴机器人7将旋钮93送至主传送机构1上的吸塑盒40内并套接在吸盘91上并旋转套接;
4、挂钩供料盘8将挂钩94送至主传送机构1,挂钩四轴机器人9将挂钩94送至主传送机构1上的吸塑盒40内并套接在吸盘9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