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飞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640阅读:1690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飞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筒式飞剪。



背景技术:

滚筒式飞剪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剪切速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冷轧薄板镀锌生产线中,用于剪切焊缝、取样及按用户合同重量计划进行分卷剪切,其工作的稳定性将对产品质量和成材率有很大影响,是冷轧镀锌生产线的重要设备,由于其工作强度大,轴承间隙接近零间隙等特点,导致剪刃、轴承的磨损较快,一般每半年将更换一次剪刃,每4年需对轴承进行间隙调整或更换。轴承进行间隙调整或更换时需将滚筒剪从生产线上拆除并解体后进行。

更换滚筒剪的精度及更换所需的时间对于一条生产线来讲至关重要。拆除滚筒剪需将混凝土基础层破坏,回装时需重新进行标高、水平度、垂直度等调整,最后需对滚筒剪底座及地脚螺栓进行二次灌浆处理,光是拆除及安装时间需7天左右,对生产线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筒式飞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筒式飞剪,其包括:滚筒剪主体部和底板;

所述底板与地基螺接;

所述底板的顶面为水平面;

所述滚筒剪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滚筒剪主体部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螺接;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四组顶丝,所述四组顶丝的末端分别与滚筒剪主体部沿其周向的四个面抵顶。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长方形,其四个边角处通过地脚螺栓与地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剪主体部的底面上相对的两个边均设置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均通过四个T型地脚螺栓与底板相连。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顶丝均包括至少两个顶丝。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的安装方式发生改变,在滚筒剪下方通过螺栓连接一块底板,底板与地基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并进行灌浆处理,在需要拆除滚筒剪时,只需将滚筒剪主体部与底板的螺栓松开后就可将滚筒剪拆除,在安装时只需通过顶丝调整垂直度即可。这样大大节省了更换滚筒剪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线的作业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中底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中底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基;2-底板;3-滚筒剪主体部;4-第一顶丝;6-第二顶丝;8-第三顶丝;9-第四顶丝;5-地脚螺栓;7-T型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飞剪。请参见图1至图4,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包括:滚筒剪主体部3和底板2;其中:

底板2与地基1螺接;

底板2的顶面为水平面;

滚筒剪主体部3设置于底板2的顶面;滚筒剪主体部3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底板2螺接;

底板2上设置有四组顶丝,四组顶丝的末端分别与滚筒剪主体部3沿其周向的四个面抵顶。

本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结构中,滚筒剪主体部3即为可以实现剪切的主体功能部分,其结构可以与现有的滚筒式飞剪大体相同。该滚筒剪主体部3螺接在底板2上,底板2螺接在地基1上,并且底板2上设置有四组顶丝,分别为第一顶丝4,第二顶丝6,第三顶丝8和第四顶丝9,用于对滚筒剪主体部3的四个周面进行定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的安装方式发生改变,在滚筒剪主体部3下方通过螺栓连接了一块底板2,底板2与地基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并进行灌浆处理,在需要拆除滚筒剪时,只需将滚筒剪主体部3与底板2的螺栓松开后就可将滚筒剪拆除,在安装时只需通过顶丝调整垂直度即可。这样大大节省了更换滚筒剪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线的作业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上述底板2优选为长方形,其四个边角处通过地脚螺栓5与地基1相连。

为了保证连接的牢固度,上述滚筒剪主体部3的底面上相对的两个边均设置有连接板;每个连接板均通过四个T型地脚螺栓7与底板2相连(图2)。

优选的,每组顶丝均包括至少两个顶丝。本实施例中,每组顶丝中包括两个顶丝(图3)。

更具体而言,图1至图4所示的滚筒式飞剪中,四条地脚螺栓5将底板2固定在地基1上,八条T型地脚螺栓7将滚筒剪主体部3固定在底板2上,两条第一顶丝4、两条第二顶丝6、两条第三顶丝8、两条第四顶丝9将滚筒剪主体部3固定在底板2上。

当滚筒剪主体部3需拆卸时,松开八条T型地脚螺栓7,松开两条第一顶丝4,松开两条第二顶丝6,就可将滚筒剪主体部3吊出;回装时,需对正八条T型地脚螺栓7,将滚筒剪主体部3落回到底板2上,由于两条第三顶丝8、两条第四顶丝9未松动,所以只需将两条第一顶丝4,两条第二顶丝6紧固到固定力矩便可,这样就保证了滚筒剪的水平度、垂直度,然后将八条T型地脚螺栓7固到固定力矩,完成了滚筒剪的更换工作。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飞剪结构中,滚筒剪更换操作简便,由此大大节省了滚筒剪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线的作业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滚筒式飞剪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