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辐定位的快速铣床风孔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62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轮辐定位的快速铣床风孔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辐定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轮辐定位的快速铣床风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轮辐是保护车辆车轮的轮圈、辐条的装置,其特征是一对圆形罩板,罩板的直径大小和轮圈的直径大小相接近,罩板的中央有大于车轮转动轴的孔,在罩板接近边缘的部分有孔口,罩板的边缘有环形轮板,轮板的曲面能和轮圈的曲面紧密贴合。按照轮辐的结构,车轮分为副板式和辐条式,目前主流的家用轿车均采用辅板式轮辐结构。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对汽车的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燃料经济性等性能指标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其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轮辐作为车轮承载和行驶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汽车轮辐要靠螺栓连接到汽车车轮上实现动力传递和正常行驶。

在轮辐加工的过程中,如果对轮辐的定位不精确会直接影响到轮辐的加工质量,相应的也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有的一些轮辐定位机构都是采用多点定位,这样导致效率非常低,并且定位精度相对来说也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轮辐定位的快速铣床风孔定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轮辐定位的快速铣床风孔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铣床上用于对轮辐进行定位并与轮辐安装孔相配的轮辐定位盘以及设置在铣床上用于对轮辐进一步固定卡位并与风孔相配合的风孔定位机构,所述风孔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铣床上的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上设置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的一端设置有容纳 槽,另一端设置有与容纳槽相连通的过渡孔,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风孔定位模,所述风孔定位模上设置在容纳槽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另一端设置有与轮辐上风孔相配合的卡位部,所述L型支撑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贯穿过渡孔、安装孔以及螺栓孔设置,所述连接螺栓上设置有设置在螺栓孔与过渡孔之间的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过渡孔与螺栓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轮辐定位盘的直径与轮辐安装孔的直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轮辐定位盘和风孔定位机构两部件的定位装置,即轮辐定位盘实现位置定位,风孔定位机构实现角度定位,即可以准确且快速将轮辐进行定位,从而提高了铣床的加工精度,提高了轮辐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轮辐定位的快速铣床风孔定位装置的具体安放位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风孔定位模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风孔定位模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风孔定位模的左视图;

以上各图中,1、风孔定位机构;11、风孔定位模;111、安装孔;112、卡位部;12、L型支撑板;121、螺栓孔;13、盛放板;131、容纳槽;132、过渡孔;14、连接螺栓;15、弹簧;2、轮辐定位盘;3、待加工轮辐;31、轮辐安装孔;32、风孔;4、铣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 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轮辐定位的快速铣床风孔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轮辐定位盘2和风孔定位机构1,轮辐定位盘2和风孔定位机构1是设置在铣床机体上的,轮辐定位盘2主要是与轮辐上的轮辐安装孔31相配合,即将轮辐的轮辐安装孔31安装在轮辐定位盘2上,实现了横向定位,即轮辐支撑沿着轮辐定位盘2上下移动或转动,风孔定位机构1是为了实现进一步定位的,也是发明人设计的地方,即风孔定位机构1则是安全的将轮辐固定在了铣床的轮辐固定圆盘上,下面具体的说一下风孔定位机构1,其风孔定位机构1包括设置在铣床上的L型支撑板12,在L型支撑板12上设置有盛放板13,在盛放板13上设置了容纳槽131和过渡孔132,其中容纳槽131和过渡孔132是连通的,在容纳槽131内设置了风孔定位模1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该风孔定位模11是实现卡位的关键部件,其风孔定位模11的一端设置了安装孔111,另一端设置了卡位部112,顾名思义,安装孔111是实现固定安装的,卡位部112则是显现卡位的,即实现了与轮辐上风孔32的配合,该卡位部112的形状和大小始终是与风孔相配合的,在L型支撑板12上设置了螺栓孔121,螺栓孔121上设置了连接螺栓14,连接螺栓14贯穿过渡孔132、安装孔111以及螺栓孔121设置,连接螺栓14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固定L型支撑板12、盛放板13和风孔定位模11三者的位置关系的,发明人为了效果更好的,在连接螺栓14上设置有设置在螺栓孔121与过渡孔132之间的弹簧15,该弹簧15的设计则实现了L型支撑板12和盛放板13在连接螺栓14的方向上相对于L型支撑板12运动,图1则是安装后,运动最后的状态图,图中还画了铣刀4和待加工的轮辐3。

发明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更好,还做了以下的设计:

安装孔111、过渡孔132与螺栓孔12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三者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主要是为了方便安装;

发明人为了更好的确定轮辐和轮辐定位盘2的位置,将轮辐定位盘2的直径与轮辐安装孔31的直径相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