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卷材的连续冲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39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卷材的连续冲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材的连续冲裁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模具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等行业。在生产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产品,属于系列产品,每种产品左右(或前后)均有冲压结构,且结构相同,产品宽度相同,只有整体长短不一,中间无冲压结构部位可长可短,同一产品的左右(或前后)冲压结构又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先根据产品长短剪裁,而后,由两套不同冲压结构的模具,分别冲压左右(前后)需要冲压的部位。这样至少需要3道工序:(1)先根据产品长短剪裁;(2)冲压右(前)结构;(3)冲压左(后)结构。每道工序都需要一定的人工,工序复杂,不好定位,工序衔接时间长,制造成本高。

故需要研制开发了一种加工装置,充分利用系列产品冲压结构相同,产品长短不一,这一系列产品特性,把左右(前后)两套模具的冲压结构及剪裁结构,集合制造在一套模具上,根据产品的长短,输送不同的长度,剪裁出不同长短的产品。这样一套加工装置可由单人完成操作,生产出长短不一的各种规格的系列产品。解决了上述三个工序的人工多、制造工序多的问题,减少了工序衔接和制造时间,节约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卷材的连续冲裁装置,一套加工装置可由单人完成操作,生产出长短不一的各种规格的系列产品,解决了上述三个工序的人工多、制造工序多的问题,减少了工序衔接和制造时间,节约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卷材的连续冲裁装置,包括NC伺服送料机、导料板、底板、抗冲击板、模板、转辊A、卷材、转辊B、冲裁槽、转辊C、转辊D、转辊E、转辊F和储料箱,所述储料箱、NC伺服送料机、导料板从左向右依次相连且依次由所述卷材通过,所述导料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其与所述抗冲击板相连,所述抗冲击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中央且其上安装有所述转辊A、转辊B、转辊C、转辊D、转辊E和转辊F,所述模板安装在所述转辊A、转辊B、转辊C、转辊D、转辊E和转辊F上方且其上有所述冲裁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辊A、转辊E和转辊F从右到左依次排列,且其均处于所述卷材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辊B、转辊C、转辊D从右到左依次排列,且其均处于所述卷材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套加工装置可由单人完成操作,生产出长短不一的各种规格的系列产品。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三个工序的人工多、制造工序多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工序衔接和制造时间,节约制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中:1-NC伺服送料机,2-导料板,3-底板,4-抗冲击板,5-模板,6-转辊A,7-卷材,8-转辊B,9-冲裁槽,10-转辊C,11-转辊D,12-转辊E,13-转辊F,14-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卷材的连续冲裁装置,包括NC伺服送料机1、导料板2、底板3、抗冲击板4、模板5、转辊A6、卷材7、转辊B8、冲裁槽9、转辊C10、转辊D11、转辊E12、转辊F13和储料箱14,储料箱14、NC伺服送料机1、导料板2从左向右依次相连且依次由卷材7通过,导料板2安装在底板3上且其与抗冲击板4相连,抗冲击板4安装在底板3中央且其上安装有转辊A6、转辊B8、转辊C10、转辊D11、转辊E12和转辊F13,模板5安装在转辊A6、转辊B8、转辊C10、转辊D11、转辊E12和转辊F13上方且其上有冲裁槽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辊A6、转辊E12和转辊F13从右到左依次排列,且其均处于卷材7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辊B8、转辊C10、转辊D11从右到左依次排列,且其均处于卷材7的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一定量的卷材7从储料箱14由NC伺服送料机1经过导料板2送入抗冲击板4与模板5之间后,冲裁刀具可以经过冲裁槽9对卷材7进行冲裁,然后由转辊A6、转辊B8、转辊C10、转辊D11、转辊E12和转辊F13带动送出模板5下方,完成冲裁,后续的另一定量的卷材7重复上述步骤,加工量由NC伺服送料机1进行设定调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