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87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它由芯模(1)、压模(2)、模套(3)和底模(4)共同组成;所述模套(3)为圆筒状构件,底端面和内孔按工件(5)坯料外壁形状及尺寸预置模腔;所述底模(4)呈法兰状构件,朝上的凸台定位安装模套(3)构成外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1)是一种平置的扇形块,圆弧边与工件(5)内孔定位配合,其底端面由工件(5)已成形的第一道径向内环上端面和底模(4)上端面共同支承,芯模(1)的厚度尺寸等于工件(5)内置两道径向内环轴向间距;所述压模(2)是一种轴向截面为扇形的构件,圆弧边与模套(3)内孔定位配合,安置在芯模(1)之上的压模(2)由配套压机的压头控制上下运动,压模(2)下行施压使工件(5)朝上的薄壁敞口端一段被镦挤,每一镦挤工位在施压之后都等间距朝同一方向移动配对的芯模(1)和压模(2),压模(2)按顺序定点施压一周,从而得到由分段成形组成完整的第二道径向内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2)的扇形圆心角α2=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1)的扇形圆心角α1=5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2)底端部顺弧长方向两边角分别设有r=3~6mm的外凸圆弧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