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81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件运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锻铸。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在批量生产出锻造件毛坯后,需要流转到下一工序,或者装箱运送到相应的客户。传统的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在运载锻造件中经常导致中转车车厢的损坏,影响了锻造件的卸载以及中转车的使用寿命,同时传统的中转车没有倾斜的功能,使工人卸载锻造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锻造件相互碰撞造成厢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包括中转车本体和液压控制器,所述中转车本体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泵、后车轮和前车轮,所述液压伸缩泵位于后车轮的一侧,所述前车轮位于后车轮的另一侧,所述液压伸缩泵上安装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与支撑底板通过液压伸缩杆连接,所述中转车本体一侧安装有前厢板,所述前厢板上安装有扶手,所述中转车本体的上安装有中转车车厢,所述中转车车厢与橡胶防撞块通过压缩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控制器安装在扶手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泵与液压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车轮和前车轮与中转车本体之间设有减震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高效;通过液压控制器可以控制液压伸缩泵的工作特性,使液压伸缩杆上下的伸缩,让中转车本体倾斜一定的角度,方便工人对锻造件的卸载,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劳动时间,避免工人操作劳累,提高了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的实用性;通过中转车车厢与橡胶防撞块经过压缩弹簧连接,避免工人在使用中转车使锻造件碰撞到中转车车厢上,造成中转车车厢的损坏,从而延长了中转车的使用寿命;通过后车轮和前车轮与中转车本体之间设有减震器,保证了中转车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转车车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伸缩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转车本体;2-液压伸缩泵;3-前厢板;4-扶手;5-液压控制器;6-后车轮;7-前车轮;8-中转车车厢;9-橡胶防撞块;10-压缩弹簧;11-伸缩筒;12-液压伸缩杆;13-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包括中转车本体1和液压控制器5,中转车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泵2、后车轮6和前车轮7,液压伸缩泵2位于后车轮6的一侧,液压伸缩泵2使液压伸缩杆12进行伸缩使中转车本体1倾斜一定角度,便于工人对锻造件的卸载,使前车轮7位于后车轮6的另一侧,液压伸缩泵2上安装有伸缩筒11,伸缩筒11与支撑底板13通过液压伸缩杆12连接,中转车本体1一侧安装有前厢板3,前厢板3上安装有扶手4,中转车本体1的上安装有中转车车厢8,中转车车厢8与橡胶防撞块9通过压缩弹簧10连接,橡胶防撞块9可以避免锻造件相互碰撞造成中转车车厢8的损坏,液压控制器5安装在扶手4上,支撑底板13的底部安装有橡胶软垫,液压伸缩泵2与液压控制器5通过导线连接,后车轮6和前车轮7与中转车本体1之间设有减震器。

具体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将锻造件摆放到中转车车厢8上,推动扶手4,将中转车本体1推到指定的地方,手动调控液压控制器5控制液压伸缩泵2上的液压伸缩杆12的伸缩长度,使中转车本体1倾斜一定的角度,方便工人对锻造件的卸载,在移动中转车本体1中,橡胶防撞块9有效的避免了锻造件碰撞到中转车车厢8表璧上,造成中转车车厢8的损坏,提高了锻造件下翻板中转车的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