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锻挤压整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582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形锻造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锻挤压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汽车车轮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质量的车轮轮毂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基本的条件,以前,汽车车轮大多数采用铸造的方式,铸造方式造价成本低、生产快,并可大批量生产,但是铸造的轮毂在刚度和强度方面不够达标,在车轮的使用中,常常出现车轮开裂等的质量问题,有潜在的危险,且更换周期短,综合费用不低;随着环形锻造的成熟,锻造也开始运用于车轮轮毂的生产,通常的工序为加热炉加热、初锻成型、环锻挤压整形、冷却、入库储放。在现在的环锻挤压成型的装备中,大多数为大型的自动化的设备,价格昂贵,成本大,对于一般的小工厂承担不起购买费用,且耗费人力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锻挤压整形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节省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环锻挤压整形机构,包括长方体形机架和固定在机架内部的电机,其特征是,机架中部位置设有的可转动的内滚模具,通过电机连接减速器提供动力;内滚模具下方设铰接座,铰接座上安装有可转动的扣板,内滚模具的内端由机架支撑,外端通过扣板上端支撑;机架上端固定有向下的压缸,压缸轴端固定有与内滚模具平行、并可转动的外滚模具;机架底面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朝向内滚模具的支撑缸,支撑缸轴端固定有与内滚模具平行并可转动的支撑转筒。

所述的环锻挤压整形机构,其中,所述的机架内部设与内滚模具平行的挡块气缸,挡块气缸轴端固定有处在内滚模具上方的挡块。

优选的,所述的挡块为耐热钢材质。

所述的环锻挤压整形机构,其中,所述的机架倾斜3-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通过内滚模具和外滚模具的挤压,通过下方左右的支撑转筒支撑滚动,完成挤压整形动作,工作效率高;2、安全性高,结构稳定牢靠,扣板既能起到支撑内滚模具,防止由于压力过大而损坏,又能起防止轮毂在挤压过程中掉落,而发生烫伤和砸伤的问题; 3、整个机架倾斜一定角度,更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防止轮毂掉落;4、通过更换不同的内滚模具和外滚模具来挤压不同的轮毂,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压缸,3、外滚模具,4、支撑缸,5、支撑转筒,6、内滚模具,7、挡块气缸,8、挡块,9、底座,10、扣板,11、铰接座,12、电机,13、减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环锻挤压整形机构,包括倾斜5°长方体形机架1和固定在机架1内部的电机12,机架1外板面的中部位置设有的横向的可转动的内滚模具6,内滚模具6通过电机12连接到减速器13从而提供动力;内滚模具6正下方设铰接座11,铰接座11上安装有可转动的扣板10;内滚模具6的内端由机架1的外板面支撑,内滚模具6外端通过扣板10的上端支撑;机架1上端固定有方向向下的压缸2,压缸2轴端固定有与内滚模具6平行、并可转动的外滚模具3;机架1底面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底座9,底座9上固定有方向朝内滚模具6的支撑缸4,支撑缸4轴端固定有与内滚模具6平行的、并可转动的支撑转筒5;在机架1的内部设与内滚模具6平行的挡块气缸7,挡块气缸7轴端固定有耐热钢材质的挡块8,挡块8处于内滚模具6上方。

在使用本环锻挤压整形机构时,挤压整形不同的轮毂,选择更换与轮毂相适应的内滚模具6和外滚模具3,使用运输设备把初锻成型的粗胚轮毂挂在内滚模具6上,通过调节挡块气缸7伸缩,来调整挡块8的位置,使轮毂处在内滚模具6正中,然后扣上扣板10,用于支撑内滚模具6外端,压缸2伸出,同时调节两个支撑缸4同时伸出,压缸2压在轮毂壁上时,支撑缸4上端的支撑转筒5与轮毂外侧面接触,起支撑固定作用,防止在转动过程中轮毂晃动;电机12带动内滚模具6转动,同时压缸2慢慢加压伸出,直到限定工位,完成整个挤压整形动作,通过各部件的恢复原始位置,吊出轮毂。本环锻挤压整形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能满足中小型工厂轮毂的挤压整形动作,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强,扣板既能起到支撑内滚模具作用,又能防止轮毂在挤压过程中掉落而产生危险的问题;整个机架1倾斜一定角度,在初始放置轮毂时更加容易悬挂在内滚模具6上,防止轮毂掉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