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64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置中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



背景技术:

在将板材工件放置到机床上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机床是以预定路径对板材工件进行外型加工的,而这预定路径是参考用于固定板材工件的夹具的具体位置而编定的,所以需要采用置中治具将板材工件定位到夹具的中心位置,板材工件的放置位置越准确,板材毛坯件的预留量就可以越减少,而且不会因为中心位置偏离而导致板料工件的某一位置没加工到位,从而导致工件不良率上升。

现有技术中,置中治具一般都包括四个推板,四个推板分别位于板材工件的四个侧面,通过驱动机构推动四个推板同步向其中心聚拢,进而将板材工件推向夹具的中心位置,由于四个推板同步向其中心移动,正因为是同步移动,所以当遇到板材工件的尺寸有误差时,特别是纵向和横向尺寸有误差时,采用现有的置中治具就无法把板材工件置中,这是因为板材工件其中一对边被置中治具的一对推板夹持定位后,该对推板将停止移动,由于四个推板同步运动,这样另外一对推板也停止动作,但是板材工件的另一对边却未被推板夹住,这样就无法确保板材工件已经准确定位到夹具的中心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该置中治具能够对尺寸有误差的板材工件进行精确置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包括驱动器和至少两对推板,每对推板中的两推板相互平行,驱动器的固定件与其中一对推板连接以使驱动器能够带动该对推板相向运动,驱动器的转动件与其中另一对推板连接以使驱动器能够带动该对推板相向运动。

其中,每个推板均固接有齿条,固定件有第一齿轮,转动件固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其中一对推板的两个齿条啮合以使该两个齿条能够相向运动,第二齿轮与其中另一对推板的两个齿条啮合以使该两个齿条能够相向运动。

其中,每对推板的两个齿条相互平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齿条之间。

其中,每个齿条均垂直于与其固接的推板的内推面。

其中,推板有两对,一对推板的中心连线和另一对推板的中心连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交叉呈十字形。

其中,其中一对推板的两个齿条均通过连杆与对应的推板固接以使该对齿条与另一对推板的齿条在空间上错开。

其中,驱动器为驱动电机,固定件为驱动电机的定子芯轴,转动件为驱动电机的转子芯轴。

其中,第一齿轮固接于定子芯轴的端部,第二齿轮设于转子芯轴的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板材工件置中治具,其结构包括驱动器和至少两对推板,驱动器的固定件与其中一对推板连接以使驱动器能够带动该对推板相向运动,驱动器的转动件与其中另一对推板连接以使驱动器能够带动该对推板相向运动,这样待驱动器通电后,驱动器的转动件开始转动,这样转动件将带动与其连接的一对推板相向运动,直至该对推板夹持住板材工件,在转动件转动过程中,由于其受到推板的阻力,固定件将朝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固定件将带动与其连接的一对推板相向运动,直至该对推板夹持住板材工件,当板材工件的尺寸有偏差时,其中一对推板夹持住板材工件时,与该对推板连接的转动件或者固定件的扭力将传递至与其中另一对推板连接的固定件或者转动件上,这样另一对推板在传递过来的扭力作用下还可继续相向移动直至夹持住板材工件,这样即可将板材工件精确锁定在夹具的中心位置,实现了尺寸有偏差的板材工件的置中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

1-驱动电机、11-定子芯轴、12-转子芯轴;

2-第一对推板;

3-第二对推板;

4-第一对齿条;

5-第二对齿条;

6-第一齿轮;

7-第二齿轮;

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板材工件置中治具, 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驱动器和两对推板,驱动器为驱动电机1,驱动器的固定件为驱动电机1的定子芯轴11,驱动器的转动件为驱动电机1的转子芯轴12;两对推板分别为第一对推板2和第二对推板3,第一对推板2的中心连线和第二对推板3的中心连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交叉呈十字形,可将待定位置中的板件工件放置于两对推板的中间。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推板均设有齿条,每个齿条均垂直于与其固接的推板的内推面,也即是每对推板的两个齿条相互平行。定子芯轴11的上端部固接有第一齿轮6,转子芯轴12的下端部固接有第二齿轮7,第一齿轮6位于第一对推板2的两个齿条之间,第一对推板2的两个齿条为第一对齿条4,且第一对齿条4都与第一齿轮6啮合,将第一齿轮6的转动转化为第一对齿条4的平动,这样第一齿轮6可同步带动该第一对齿条4同步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对推板2相向运动;第二齿轮7位于第二对推板3的两个齿条之间,第二对推板3的两个齿条为第二对齿条5,且第二对齿条5都与第二齿轮7啮合,将第二齿轮7的转动转化为第二对齿条5的平动,这样第二齿轮7可同步带动该第二对齿条5同步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对推板3相向运动。

待需要对放置于两对推板中间的板材工件进行置中定位时,给驱动电机1接通电源,转子芯轴12开始顺时针转动,这样转子芯轴12将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对齿条5相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对推板3相向运动,直至该对推板夹持住板材工件的前后侧面;在转子芯轴12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由于其受到第一对推板2运动的阻力,定子芯轴11将朝与转子芯轴1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定子芯轴11逆时针转动,这样定子芯轴11将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对齿轮相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对推板2相向运动,直至该对推板夹持住板材工件的左右侧面;当板材工件的尺寸有偏差时,例如板材工件的左右尺寸偏大,待第一对推板2夹持住板材工件的左右侧面时,第一齿轮6的逆时针转动受阻,这样第一齿轮6的扭力将通过驱动电机1传递至第二齿轮7上,第二齿轮7继续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二对推板3继续相向运用直至夹持住板材工件的前后侧面,这样即可将尺寸由偏差的板材工件精确锁定在夹具的中心位置,实现了该类型板材工件的置中定位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对齿条5均通过连杆8与其对应的推板固接,这样可使第一对齿条4和第二对齿条5在空间上相互错开。

本发明的置中治具仅通过合理利用驱动电机1的转动来实现尺寸由偏差的板材工件的置中定位,不仅结构简单,且置中定位准确,可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的盖板、背板的生产上,例如手机玻璃盖板、背板生产上,能够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