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990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震动防护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部分民用及人防工程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地板隔震系统或整体隔震系统,设计和施工均较为成熟。其中,整体隔震系统底部隔震器需要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大的动位移量,来支撑整个隔震系统的重量,而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如专利号为zl02267872.7的鼓形斜夹式钢丝绳隔震器)是一种结构紧凑、各向水平刚度相等、承载力高、动位移大、耐久性好的钢丝绳隔震器,整体隔震系统一般采用该类钢丝绳隔震器作为结构底部的震动耗能元件。但该类钢丝绳隔震器结构复杂,不易加工,大量生产时,没有成熟的装配工艺,完全依靠熟练技术工人的加工经验,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性能不统一,影响到工程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其装配设备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装配方便快捷,产品合格率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压套前准备,在压制钢套之前先将钢丝绳截断成3~5m长度,置于压套机“v”形导轨槽中,并辅以适当的压紧措施,以防止钢丝绳弯曲,将钢套一次性穿好。

步骤2、钢丝绳压套,选用材质较软、延性较大的低碳钢材料,钢套分成两段,压制宽度控制在40~50mm左右(切割前),中间留5~8mm间隙。

步骤3、钢丝绳切断,钢丝绳压完套后从套中间一分为二,切割成等长度的钢丝绳。

步骤4、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上夹板装配,将端盖板轴内的齿条保持在完全收缩的位置,把定位大挡环放在立轴上,再将上夹板的下压盘放在定位大挡环上;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使端盖板轴内的齿条完全伸出,将上夹板的上压盘放在齿条上,利用齿条的宽度保持上下压盘间距;对上下压盘进行初步连接(非固接),将端盖板盖安装到端盖板轴上;将压套完毕,等长度切割后并且去毛刺的钢丝绳,按左、右捻向不同分成两组,不同捻向的钢丝绳间隔布置,对称放入上夹板的安装孔内;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端盖板轴内的齿条完全收缩到端盖板轴内;启动液压缸,压缩夹板使上下压盘之间的间距至设定位置,对称拧紧夹板的连接螺栓,确保上下压盘连接均匀可靠;加载油缸卸载复位,取出一端安装好的钢丝绳隔震器和定位大挡环,将隔震器倒置放到立轴上,再将定位大挡环安放在立轴上。

步骤5、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下夹板装配,将下夹板下压盘放在定位大挡环上,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使端盖板轴内的齿条完全伸出;将下夹板上压盘放到齿条上,利用齿条的宽度保持上下压盘间距;对上下压盘进行初步连接(非固接),将端盖板盖安装到端盖板轴上;按照左、右捻向钢丝绳间隔布置原则,利用专用工具将钢丝绳对称压入下夹板的安装孔内;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端盖板轴内的齿条完全收缩到端盖板轴内;启动液压缸,压缩夹板使上下压盘之间的间距至设定位置,对称拧紧夹板的连接螺栓,确保上下压盘的螺栓连接均匀可靠;加载油缸卸载复位,卸下装配完成的钢丝绳隔震器。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装配台体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装配方便快捷,产品合格率高。

本发明通过高度调节挡环、立轴、定位大挡环及端盖板盖的改变可以实现产品型号的转换。使装配台体维护成本低、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涉及的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涉及的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平台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涉及的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及其装配平台轴测图。

图中:1、钢丝绳2、钢套3、下压盘4、上压盘5、连接螺栓6、支腿脚7、支腿8、装配台面9、加载油缸10、高度调节挡环11、立轴12、连接杆13、端盖板轴14、定位大挡环15、齿条16、齿轮轴17、端盖板盖。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所述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主要由钢丝绳(1)、钢套(2)、下压盘(3)、上压盘(4)、连接螺栓(5)组成,其中,每根钢丝绳两端均进行压套处理,避免隔震器在强冲击作用下钢丝绳被拉脱。

所述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结构为上下夹板和数十根长度相等的左右双捻向钢丝绳压套处理后装配而成,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压套前准备,在压制钢套之前先将钢丝绳截断成3~5m长度,置于压套机“v”形导轨槽中,并辅以适当的压紧措施,以防止钢丝绳弯曲,将钢套(2)一次性穿好。

步骤2、钢丝绳压套,选用材质较软、延性较大的低碳钢材料,钢套分成两段,压制宽度控制在40~50mm左右(切割前),中间留5~8mm间隙。

步骤3、钢丝绳切断,钢丝绳压完套处理后从套中间一分为二,切割成等长度的钢丝绳(1)。

步骤4、隔震器上夹板装配,将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保持在完全收缩的位置,把定位大挡环(14)放在立轴(11)上,再将上夹板的下压盘(3)放在定位大挡环(14)上;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使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完全伸出,将上夹板的上压盘(4)放在齿条(15)上,利用齿条的宽度保持上压盘(4)与下压盘(3)间距;对上压盘(4)与下压盘(3)进行初步连接(非固接),将端盖板盖(17)安装到端盖板轴(13)上;将压套完毕、等长度切割后并且去毛刺的钢丝绳(1),按左、右捻向不同分成两组,不同捻向的钢丝绳(1)间隔布置,对称放入上夹板的安装孔内;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完全收缩到端盖板轴(13)内;启动加载油缸(9),压缩作用下使上压盘(4)和下压盘(3)之间的间距至设定位置,再对称拧紧夹板的连接螺栓,确保上压盘(4)和下压盘(3)的螺栓连接均匀可靠;加载油缸(9)卸载复位,取出一端安装好的钢丝绳隔震器和定位大挡环(14),将隔震器倒置放到立轴(11)上,再将定位大挡环(14)安放在立轴(11)上。

步骤5、隔震器下夹板装配,将下夹板下压盘(3)放在定位大挡环(14)上,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使端盖板轴内(13)的齿条(15)完全伸出;将下夹板上压盘(4)放到齿条(15)上,利用齿条(15)的宽度保持上压盘(4)和下压盘(3)间距;对上压盘(4)和下压盘(3)进行初步连接(非固接),将端盖板盖(17)安装到端盖板轴(13)上;按照左、右捻向钢丝绳间隔布置原则,将钢丝绳(1)对称压入下夹板的安装孔内;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完全收缩到端盖板轴(13)内;启动加载油缸(9),压缩作用下使上压盘(4)和下压盘(3)之间的间距至设定位置,再对称拧紧夹板的连接螺栓,确保上压盘(4)和下压盘(3)的螺栓连接均匀可靠;加载油缸(9)卸载复位,卸下装配完成的钢丝绳隔震器。

步骤6、动态静态性能检测,对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进行动态、静态示功试验,绘制试验曲线,每只隔震器的预压次数和试验重复次数均不少于3次,检验隔震器是否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

步骤7、包装,钢丝绳隔震器经检验合格后,外部涂摸优质黄油后,贴合格标签,然后打包、装箱出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