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350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摩擦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



背景技术:

摩擦焊接时需要对磨耗量进行精确控制,焊件与顶杆之间存在间隙,如果出现间隙,测量磨耗量时,会产生误差,但由于焊件夹装的位置每次都不同,每次间隙均不同,测量出来的误差也不同,磨耗量无法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包括壳体、顶杆、楔块以及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顶杆水平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楔块竖直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顶杆的第一斜面与楔块的第二斜面重叠在一起,所述动力装置与楔块连接,将楔块向上移动转换为顶杆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5与所述壳体1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壳体1竖直通孔的径向面积,所述动力装置4与所述楔块3通过所述连接板5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设置有滑槽和和与之匹配的滑块,使楔块下移时带动顶杆向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燕尾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顶杆连接并且设置在楔块的第二斜面的相对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b不大于7.5°。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与所述壳体通过弹簧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楔块推动顶杆轴向移动,消除焊件装夹时产生的轴向间隙,由于斜面自锁,消隙可靠,结构简单有效,使磨耗量测量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且更清楚的展示如何实现本发明,现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的未工作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

1、壳体,2、顶杆,3、楔块,4、动力装置,5、连接板,6、限位面,11、第一斜面,21、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摩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包括壳体1、顶杆2、楔块3以及动力装置4,其中,壳体1的水平和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并且相交,顶杆2设置在壳体1的水平通孔内,楔块3设置在壳体1的竖直通孔内,顶杆2设置在壳体1内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11,楔块3与顶杆2接触部设置有与顶杆2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21,所述动力装置4与楔块3连接,使楔块可以上下移动,楔块3与顶杆2配合将动力装置4的力转换为水平方向的力。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限位杆消隙装置还包括连接板5,连接板5与壳体1接触面的面积大于壳体1竖直通孔的径向面积,动力装置4与楔块3通过连接板5连接在一起,可以防止在工人未放置焊件或者焊件与顶杆2间隙较大的情况下楔块上移造成移出壳体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21之间设置有滑槽和和与之匹配的滑块,使楔块3下移时带动顶杆2向右移动。优选的,滑槽为燕尾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面6,限位面6与顶杆2具有第一斜面11的一端连接,并且设置在楔块3的第二斜面21的相对一侧,用于防止顶杆2滑出壳体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b不大于7.5°,这样可以达到斜面自锁的效果。

上述的动力装置4为油缸。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顶杆2与壳体1通过弹簧6连接,使顶杆2始终有一个向右的力,可以在焊接完成后对顶杆2进行自动复位。

在使用本发明的一种摩擦焊接限位杆消隙装置时:

如图3和图4所示,将本发明放置在焊件的非焊接端的一侧,将焊件靠近消隙装置放置在夹具上,夹具夹紧,由于人工放置,焊件与顶杆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油缸向上顶,将力转换为使顶杆向左移动的力,当顶杆2与焊件贴合时,油缸继续保持向上的力。

当焊接时,另一个焊件会向有一股向右的推力,由于推力很大,夹具无法将焊件牢牢夹紧,此时需要顶杆的力保持焊件不被推移。

当工人忘记将焊件放置在夹具上,或者焊件与顶杆的间隙较大,防止楔块3移出,当移动到最大距离,连接板5被壳体1挡住,防止油缸继续向上顶将楔块3顶出壳体1对装置造成损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摩擦焊机限位杆消隙装置,包括壳体、顶杆、楔块以及动力装置,其中,顶杆水平设置在壳体内,楔块竖直设置在壳体内,顶杆的第一斜面与楔块的第二斜面重叠在一起,动力装置与楔块连接,将楔块向上移动转换为顶杆水平移动;通过设置滑槽或者弹簧可以使其在使用完后自动复位;本发明通过楔块推动顶杆轴向移动,消除焊件装夹时产生的轴向间隙,由于斜面自锁,消隙可靠,结构简单有效,磨耗量测量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付吉艳;姜洪权;赵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西岩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3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