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过滤网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6846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墨盒过滤网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墨盒内均需焊接一层滤网,而目前的加工方式大多为先将滤网条切成墨盒所需滤网的长度,再将滤网焊接于墨盒上,此工作过程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手工切滤网,不容易控制好滤网长度的精准性,容易造成人工误差;2.滤网体积较小,人工不容易焊接,且焊接质量受操作者熟练程度影响。

目前而出现了一些自动切滤网的机器,但由于滤网条的长度一般为1.2m-1.8m,故机器在工作时,需经常停机换滤网条,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可自动分切滤网并焊接于墨盒上且焊接效果好的墨盒过滤网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滤网载料盘,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内部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滤网切片装置,所述机架上的顶板下端设置有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所述顶板的上端设置有均与所述滤网切片装置和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电性连接的MCU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载料盘内盘绕有由若干条滤网条首尾拼接而成的滤网卷条,所述滤网条的外形为平行四边形,相邻的所述滤网条的拼接处均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切片装置包括滤网移料机构、滤网切刀机构和滤网片载台机构,所述滤网移料机构位于所述滤网载料盘的一端,所述滤网切刀机构位于所述滤网移料机构的一端,所述滤网片载台机构位于所述滤网切刀机构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切刀机构包括切刀架、驱动装置一、切刀夹板和切刀,所述切刀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驱动装置一设置于所述切刀架的上端,所述切刀夹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一相连接,所述切刀夹板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切刀。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移料机构包括支撑侧板、滤网输送轨、滤网定位器、滤网移动器和滤网切板,所述支撑侧板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端,所述滤网输送轨、所述滤网定位器、所述滤网移动器和滤网切板依次安装于所述支撑侧板上,且所述滤网输送轨位于所述滤网载料盘的一端,所述滤网切板内设置有传感器一,所述滤网切板还设置有与所述切刀相适配的通槽,所述切刀可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滤网片载台机构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片载台机构包括支撑台、导轨一、驱动装置二、滑动载板一和滤网载台,所述支撑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支撑侧板的一侧,所述导轨一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滑动载板与所述导轨一相适配且与所述驱动装置二相连接,所述滤网载台设置于所述滑动载板上,所述滤网载台上设有与滤网片相适配的凹槽载具,所述凹槽载具内设置有真空吸嘴一,所述凹槽载具可移动至所述通槽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包括导轨二、驱动装置三、滑动载板二、焊接器,所述导轨二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端,所述滑动载板二与所述导轨二相适配且与所述驱动装置三相连接,所述焊接器与所述滑动载板二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焊接器的焊嘴内设置有真空吸嘴二,所述真空吸嘴二的吸力比所述真空吸嘴一的吸力大。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卷条从所述滤网载料盘出料后,依次穿过所述滤网输送轨、所述滤网定位器、所述滤网移动器和所述滤网切板。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载板一和所述滤网载台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滤网载料盘,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内部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滤网切片装置,所述机架上的顶板下端设置有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所述顶板的上端设置有均与所述滤网切片装置和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电性连接的MCU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所述滤网载料盘出料后,由所述滤网切片装置将滤网切成焊接于墨盒上所需的滤网尺寸,再通过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将滤网焊接于外部的装载墨盒的载具上,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滤网从切片至焊接于墨盒上的自动化生产加工过程,使其工作效率高,且通过所述MCU控制器控制此加工过程,可以使焊接加工效果好,使良品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滤网载料盘和滤网切片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滤网卷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滤网载料盘2,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机架3,所述机架3内部且位于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滤网切片装置4,所述机架3上的顶板5下端设置有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所述顶板5的上端设置有均与所述滤网切片装置4和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电性连接的MCU控制器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载料盘2内盘绕有由若干条滤网条21首尾拼接而成的滤网卷条22,所述滤网条21的外形为平行四边形,相邻的所述滤网条21的拼接处23均设置有通孔24,由于目前所述滤网条21的长度均在1.2-1.8m范围内,若直接利用单条所述滤网条21加工,就需要人工经常停机加所述滤网条,这样就会使加工效率大大降低,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滤网条21首尾拼接而成的滤网卷条22,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长时间的连续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切片装置4包括滤网移料机构8、滤网切刀机构9和滤网片载台机构10,所述滤网移料机构8位于所述滤网载料盘2的一端,所述滤网切刀机构9位于所述滤网移料机构8的一端,所述滤网片载台机构10位于所述滤网切刀机构9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切刀机构9包括切刀架91、驱动装置一92、切刀夹板93和切刀94,所述切刀架9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端,所述驱动装置一92设置于所述切刀架91的上端,所述切刀夹板9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一92相连接,所述切刀夹板93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切刀94,此设计结构用于切断所述滤网条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移料机构8包括支撑侧板81、滤网输送轨82、滤网定位器83、滤网移动器84和滤网切板85,所述支撑侧板8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所述滤网输送轨82、所述滤网定位器83、所述滤网移动器84和滤网切板85依次安装于所述支撑侧板81上,且所述滤网输送轨82位于所述滤网载料盘2的一端,所述滤网切板85内设置有传感器一86,所述传感器一86为安可雷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通孔24,所述滤网切板85还设置有与所述切刀94相适配的通槽,所述切刀94可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滤网片载台机构10相接触,所述滤网定位器83、所述滤网移动器84内均设置有与所述滤网条21相适配的滤网通道,使所述滤网条21可在所述滤网定位器83、所述滤网移动器84内移动,所述滤网移动器84内的所述滤网通道上设有滤网夹紧模组,且所述滤网移动器84可在所述支撑侧板81上来回移动,所以本设计结构可以通过所述滤网移动器84带动所述滤网条21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片载台机构10包括支撑台11、导轨一12、驱动装置二13、滑动载板一14和滤网载台15,所述支撑台1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支撑侧板81的一侧,所述导轨一12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1上,所述滑动载板与所述导轨一12相适配且与所述驱动装置二13相连接,所述滤网载台15设置于所述滑动载板一14上,所述滤网载台15上设有与滤网片相适配的凹槽载具16,所述凹槽载具16内设置有真空吸嘴一,所述凹槽载具16可移动至所述通槽的下端,此设计结构可以配合所述滤网切刀机构9的将所述滤网条21切成所需的滤网片,再通过所述真空吸嘴一将滤网片吸紧于所述凹槽载具16,再移动至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包括导轨二61、驱动装置三62、滑动载板二63、焊接器64,所述导轨二61设置于所述顶板5的下端,所述滑动载板二63与所述导轨二61相适配且与所述驱动装置三62相连接,所述焊接器64与所述滑动载板二6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焊接器64的焊嘴65内设置有真空吸嘴二,所述真空吸嘴二的吸力比所述真空吸嘴一的吸力大,从而使所述焊接器64可以从所述凹槽载具16上吸取转移所述滤网片片,此设计结构用于焊接所述滤网于墨盒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卷条22从所述滤网载料盘2出料后,依次穿过所述滤网输送轨82、所述滤网定位器83、所述滤网移动器84和所述滤网切板8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载板一14和所述滤网载台15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可以使所述滤网载台15在所述滑动载板一14上稍微上下移动,从而使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与所述滤网载台15在转移吸取所述滤网片时,有缓冲效果,不会发生直接碰撞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且所述机架3上设有传感器二66,所述传感器二66用于感应墨盒焊接的具体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所述滤网载料盘2出料后经过所述滤网输送轨82后进入所述滤网定位器83,再通过所述滤网移动器84不断夹持输送所述滤网条21至所述滤网切板85内,然后通过所述滤网切片装置4分切所述滤网条21,再通过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夹持滤网片并焊接于墨盒上,当所述传感器一86检测到所述通孔24时,所述滤网片夹持焊接装置6直接夹持滤网片至所述废料盒内。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打印耗材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