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送料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58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送料结构的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送料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零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与汽车的一种产品;而随着汽车零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引用,汽车零配件加工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大势。

现有的零配件在装配是会有两种材料需要结合在一起;例如一种是棍状的金属材料另一种则是底座类的非金属类材料;两者不同材料如果需要结合在一起装配十分不便,此时就需要一种能自动送料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能自动送料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自动送料结构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自动送料结构的模具,包括放置于地面的下壳体,、通过连接支架与下壳体连接的防尘罩、连接在防尘罩上方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振动盘用于输送金属材料,所述防尘罩内设置有识别装置用以识别不同规格的金属材料的长度;所述振动盘与识别装置通过软管连接用于输送金属材料;所述识别装置下设置有漏斗状接收口,所述漏斗状接收口下连接有输送管的一端,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下方还连接有推动气缸,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输送缓冲装置,所述输送缓冲装置包括保护壳体和设置在保护壳体底部的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上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上方为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并且延伸至输送通道底部,所述输送通道上端设置有缓冲通道,所述保护壳体上部还设置有成形槽用以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所述输送缓冲装置上设置有成形装置,所述成形槽上部的成形装置下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弹簧推杆的一端,所述弹簧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成形槽内;输送缓冲装置的保护壳体上设置有开关门用于方便检修;述缓冲通道的底部与输送通道连接处设置有缓冲O型圈;所述识别装置上设置有传感器用以识别不同规格的金属材料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盘输送金属材料并采用识别装置上的传感器确定不同规格长度的金属材料,然后再通过输送管将其送至输送通道并采用推动气缸推动输送管将金属材料振动使其从开口到输送通道中,然后输送通道底部的液压装置推动推动杆将金属材料至成型槽,并且通过缓冲通道底部的O型圈和成形装置下的弹簧进行缓冲防止液压装置对金属材料的冲力过大;然后非金属材料直接在成型槽内成形使得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能直接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保证两者材料的结合实现自动化的功能,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实现金属材料的自动运料;2)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结合实现自动化;3)在金属材料运送至成形槽内时施加缓冲装置防止冲击力过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除保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缓冲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8,一种具有自动送料结构的模具,包括放置于地面的下壳体,3、通过连接支架11与下壳体3连接的防尘罩2、连接在防尘罩2上方的上壳体1a,所述上壳体1a内设置有振动盘1用于输送金属材料12,所述防尘罩2内设置有识别装置4用以识别不同规格的金属材料12的长度;所述振动盘1与识别装置4通过软管1b连接用于输送金属材料12;所述识别装置4下设置有漏斗状接收口5,所述漏斗状接收口5下连接有输送管6的一端,所述输送管6的一端下方还连接有推动气缸7,所述下壳体3上设置有输送缓冲装置8,所述输送缓冲装置8包括保护壳体81和设置在保护壳体81底部的液压装置84,所述液压装置84上设置有推动杆85,所述推动杆85上方为输送通道86,所述输送通道86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861,所述输送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61并且延伸至输送通道86底部,所述输送通道86上端设置有缓冲通道87,所述保护壳体81上部还设置有成形槽10用以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所述输送缓冲装置8上设置有成形装置9,所述成形槽10上部的成形装置9下设置有凹槽93,所述凹槽93内设置有弹簧92,所述弹簧92连接有弹簧推杆91的一端,所述弹簧推杆91的另一端延伸至成形槽10内;输送缓冲装置8的保护壳体81上设置有开关门82用于方便检修;述缓冲通道87的底部与输送通道86连接处设置有缓冲O型圈871;所述识别装置4上设置有传感器4a用以识别不同规格的金属材料12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a中的振动盘1将棍状的金属材料12通过软管1b输送至识别装置4中,有识别装置4上的传感器4a来识别棍状的金属材料的长度用以适应不同规格和长度的棍状的金属材料12,识别完合格的棍状的金属材料12就会落入到漏斗状接收口5中进而通过输送管6到输送管6底部的第二开口61处,然后输送管6的一端下方连接的推动气缸7就会直接用力振动一下输送管6,使得在输送管6底部的棍状的金属材料12被振动通过输送通道86底部的第一开口861进入到输送通道86中,然后输送通道86下的液压装置84就会启动使得与其连接的推动杆85推动棍状的金属材料12到成形槽10中;而为了防止液压装置84推动棍状的金属材料12的力度过大,输送通道86与成形槽10之间还设置有缓冲通道87,并且在棍状的金属材料12被推动至缓冲通道87中是还会被缓冲通道87底部的缓冲O型圈871减速缓冲,而成形槽10上部的成形装置9下设置有的凹槽93里还有弹簧92,弹簧92连接有弹簧推杆91延伸至成形槽10内,这样棍状的金属材料12被推动至成形槽10内时就会碰到与弹簧92连接的弹簧推杆91用以缓冲减速,最后被液压装置84的推动杆85推动至成形槽10内的棍状的金属材料12就会与成形槽10内形成的非金属材料结合在一起,完成两个不同材料的零配件的自动化装配,提高了装配的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