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制造厂用高效率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671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制造厂用高效率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制造厂用高效率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多用此类管材,有执行标准GB/T5310,用于高压锅炉:有执行标准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3087,低压锅炉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T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常见材质有合金(15CrMo、12Cr1MoV)碳钢(10#、20#、45#)不锈钢(304、316)。包括:PPR管,PVC管,UPVC管,铜管,钢管,纤维管,复合管,镀锌管,软管,异径管,水管。

切割是一种物理动作。狭义的切割是指用刀等利器将物体(如食物、木料等硬度较低的物体)切开;广义的切割是指利用工具,如机床、火焰等将物体,使物体在压力或高温的作用下断开。数学中也有引申出的"切割线",是指能将一个平面分成几个部分的直线。切割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管材切割装置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和安全性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管材制造厂用高效率和高安全的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管材切割装置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和安全性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材制造厂用高效率和高安全的切割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管材制造厂用高效率切割装置,包括有大支柱、安装箱、传送机构、小支柱、放置槽、切割机构和升降机构;大支柱固接于安装箱底部的两端部,安装箱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两小支柱固接于安装箱底部,放置槽两端部固接于小支柱顶部,且放置槽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用于传输管材的传送机构固接于安装箱内壁后侧,且位于小支柱之间;用于带动切割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固接于安装箱顶部,用于切割管材的切割机构固接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

优选地,传送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橡胶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和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与第一轴承座固接于安装箱内壁后侧;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另一端部;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另一端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且平皮带外表绕有橡胶带。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三转轴、筒形凸轮、支杆、摆动杆、齿条、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第二电机、支杆和第一滑轨依次固接于安装箱内壁的顶部,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二电机输出端枢接,筒形凸轮固接于第三转轴;筒形凸轮外表面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铣槽;摆动杆中部与支杆铰接,摆动杆一端部固接有与铣槽滑动配合的卡块,另一端部固接有扇形齿轮;齿条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

优选地,切割机构包括有固定杆、第三电机、第四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五转轴、切割刀、第二轴承座和固定架;固定杆一端部固接于第一滑块底部,第三电机固接于固定杆另一端部;第四转轴一端与第三电机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固接于第四转轴另一端部;固定架一端部固接于固定杆一侧部,第五转轴通过第二轴承座与固定架枢接,第二锥齿轮固接于第五转轴另一端部,且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切割刀固接于第五转轴中部。

工作原理:当管材制造厂切割管材时,工人给该装置通电,工人先把需要切割的管材通过第一通孔放置于放置槽内,再控制传送机构运转,带动放置槽内的管材左右运动,当管材需要切割的位置运动至切割机构正下方时,控制传送机构调整运转,然后控制切割机构运转,并控制升降机构运转带动切割机构向下运动,使得切割机构对管材进行切割。切割好的管材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通过第三通孔输送到机器外。

因为传送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橡胶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和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与第一轴承座固接于安装箱内壁后侧;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另一端部;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另一端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且平皮带外表绕有橡胶带,所以当需要切割管材时,工人把需要切割的管材放置于放置槽内,再控制第一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上饶着的平皮带和橡胶带转动,如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因为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三转轴、筒形凸轮、支杆、摆动杆、齿条、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第二电机、支杆和第一滑轨依次固接于安装箱内壁的顶部,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二电机输出端枢接,筒形凸轮固接于第三转轴;筒形凸轮外表面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铣槽;摆动杆中部与支杆铰接,摆动杆一端部固接有与铣槽滑动配合的卡块,另一端部固接有扇形齿轮;齿条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所以当切割管材时,工人控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筒形凸轮转动,从而带动卡块沿着铣槽运动,卡块带动摆动杆摆动,进而带动扇形齿轮上下摆动,从而带动齿条沿着第一滑轨上下运动,如此达到了带动切割机构升降的效果。

因为切割机构包括有固定杆、第三电机、第四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五转轴、切割刀、第二轴承座和固定架;固定杆一端部固接于第一滑块底部,第三电机固接于固定杆另一端部;第四转轴一端与第三电机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固接于第四转轴另一端部;固定架一端部固接于固定杆一侧部,第五转轴通过第二轴承座与固定架枢接,第二锥齿轮固接于第五转轴另一端部,且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切割刀固接于第五转轴中部,当需要切割管材时,工人控制第三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紧接着带动第五转动表面的切割刀开始转动,如此达到了切割管材的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机构、升降机构、切割机构的相配合达到了高效率和高安全的效果,该实用新型还保障了切割管材的精确度与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大支柱,2-安装箱,3-传送机构,31-第一电机,32-第一转轴,33-第一皮带轮,34-平皮带,35-橡胶带,36-第二皮带轮,37-第二转轴,38-第一轴承座,4-第一通孔,5-小支柱,6-第二通孔,7-放置槽,8-第三通孔,9-切割机构,91-固定杆,92-第三电机,93-第四转轴,94-第一锥齿轮,95-第二锥齿轮,96-第五转轴,97-切割刀,98-第二轴承座,99-固定架,10-升降机构,101-第二电机,102-第三转轴,103-筒形凸轮,104-铣槽,105-卡块,106-支杆,107-摆动杆,108-扇形齿轮,109-齿条,1010-第一滑轨,1011-第一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管材制造厂用高效率切割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大支柱1、安装箱2、传送机构3、小支柱5、放置槽7、切割机构9和升降机构10;大支柱1固接于安装箱2底部的两端部,安装箱2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4与第三通孔8;两小支柱5固接于安装箱2底部,放置槽7两端部固接于小支柱5顶部,且放置槽7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6;用于传输管材的传送机构3固接于安装箱2内壁后侧,且位于小支柱5之间;用于带动切割机构9升降的升降机构10固接于安装箱2顶部,用于切割管材的切割机构9固接于升降机构10的输出端。

传送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1、第一转轴32、第一皮带轮33、橡胶带35、第二皮带轮36、第二转轴37和第一轴承座38;第一电机31与第一轴承座38固接于安装箱2内壁后侧;第一转轴32一端部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皮带轮33固接于第一转轴32另一端部;第二转轴37一端与第一轴承座38枢接,第二皮带轮36固接于第二转轴37另一端部;第一皮带轮33与第二皮带轮36之间绕有平皮带34,且平皮带34外表绕有橡胶带35。

升降机构10包括有第二电机101、第三转轴102、筒形凸轮103、支杆106、摆动杆107、齿条109、第一滑轨1010和第一滑块1011;第二电机101、支杆106和第一滑轨1010依次固接于安装箱2内壁的顶部,第三转轴102一端部与第二电机101输出端枢接,筒形凸轮103固接于第三转轴102;筒形凸轮103外表面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铣槽104;摆动杆107中部与支杆106铰接,摆动杆107一端部固接有与铣槽104滑动配合的卡块105,另一端部固接有扇形齿轮108;齿条109通过第一滑块1011与第一滑轨1010滑动连接,且齿条109与扇形齿轮108啮合。

切割机构9包括有固定杆91、第三电机92、第四转轴93、第一锥齿轮94、第二锥齿轮95、第五转轴96、切割刀97、第二轴承座98和固定架99;固定杆91一端部固接于第一滑块1011底部,第三电机92固接于固定杆91另一端部;第四转轴93一端与第三电机92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4固接于第四转轴93另一端部;固定架99一端部固接于固定杆91一侧部,第五转轴96通过第二轴承座98与固定架99枢接,第二锥齿轮95固接于第五转轴96另一端部,且与第二锥齿轮95啮合;切割刀97固接于第五转轴96中部。

工作原理:当管材制造厂切割管材时,工人给该装置通电,工人先把需要切割的管材通过第一通孔4放置于放置槽7内,再控制传送机构3运转,带动放置槽7内的管材左右运动,当管材需要切割的位置运动至切割机构9正下方时,控制传送机构3调整运转,然后控制切割机构9运转,并控制升降机构10运转带动切割机构9向下运动,使得切割机构9对管材进行切割。切割好的管材在传送机构3的带动下,通过第三通孔8输送到机器外。

因为传送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1、第一转轴32、第一皮带轮33、橡胶带35、第二皮带轮36、第二转轴37和第一轴承座38;第一电机31与第一轴承座38固接于安装箱2内壁后侧;第一转轴32一端部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皮带轮33固接于第一转轴32另一端部;第二转轴37一端与第一轴承座38枢接,第二皮带轮36固接于第二转轴37另一端部;第一皮带轮33与第二皮带轮36之间绕有平皮带34,且平皮带34外表绕有橡胶带35,所以当需要切割管材时,工人把需要切割的管材放置于放置槽7内,再控制第一电机3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33与第二皮带轮3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33与第二皮带轮36上饶着的平皮带34和橡胶带35转动,如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因为升降机构10包括有第二电机101、第三转轴102、筒形凸轮103、支杆106、摆动杆107、齿条109、第一滑轨1010和第一滑块1011;第二电机101、支杆106和第一滑轨1010依次固接于安装箱2内壁的顶部,第三转轴102一端部与第二电机101输出端枢接,筒形凸轮103固接于第三转轴102;筒形凸轮103外表面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铣槽104;摆动杆107中部与支杆106铰接,摆动杆107一端部固接有与铣槽104滑动配合的卡块105,另一端部固接有扇形齿轮108;齿条109通过第一滑块1011与第一滑轨1010滑动连接,且齿条109与扇形齿轮108啮合,所以当切割管材时,工人控制第二电机101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102转动,进而带动筒形凸轮103转动,从而带动卡块105沿着铣槽104运动,卡块105带动摆动杆107摆动,进而带动扇形齿轮108上下摆动,从而带动齿条109沿着第一滑轨1010上下运动,如此达到了带动切割机构9升降的效果。

因为切割机构9包括有固定杆91、第三电机92、第四转轴93、第一锥齿轮94、第二锥齿轮95、第五转轴96、切割刀97、第二轴承座98和固定架99;固定杆91一端部固接于第一滑块1011底部,第三电机92固接于固定杆91另一端部;第四转轴93一端与第三电机92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4固接于第四转轴93另一端部;固定架99一端部固接于固定杆91一侧部,第五转轴96通过第二轴承座98与固定架99枢接,第二锥齿轮95固接于第五转轴96另一端部,且与第二锥齿轮95啮合;切割刀97固接于第五转轴96中部,当需要切割管材时,工人控制第三电机92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93上的第一锥齿轮9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95转动,紧接着带动第五转动表面的切割刀97开始转动,如此达到了切割管材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