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355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

承载于所述支架(1)上的、用于承载若干铜柱且对铜柱进行依次传送的传送机构(2);

承载于所述支架(1)上、用于放置以及定位所述风叶的定位座(3);

连通于所述传送机构(2)的、用于传送所述铜柱的连通件(7);

连通于所述连通件(7)的、在所述铜柱导入后夹持所述铜柱的夹持组件(5);

承载于所述支架(1)上、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5)移动的、在所述夹持组件(5)移动至所述定位座(3)上的所述风叶表面时抵接于所述支架(1)而对所述夹持组件(5)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组件(6);

带动所述限位组件(6)移动的、在所述限位组件(6)移动至对所述夹持组件(5)起到限位作用的位置时推出所述夹持组件(5)所夹持的所述铜柱、并将所述铜柱推入所述风叶内的推动机构(4);

固定于所述定位座(3)上、以用于检测所述定位座(3)上是否放置有风叶的感应器(8);以及,

电连接于所述感应器(8)的、且在所述感应器(8)的感应信号指示所述定位座(3)上放置有所述风叶后、控制所述推动机构(4)动作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

用于承载若干所述铜柱并将所述铜柱依次导出的振动盘(21);

连通于所述振动盘(21)的导出口的、以供所述铜柱依次下落的传送管(22);

对所述传送管(22)内的最下层所述铜柱起到承载作用的承载座(23);以及,

承载于所述承载座(23)上、依次将所述传送管(22)内的最下层所述铜柱推入所述连通件(7)的驱动气缸(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4)包括:

用于推动所述夹持组件(5)内所夹持的所述铜柱的推动气缸(41);以及,

固定于所述推动气缸(41)的活塞杆的、用于带动所述限位组件(6)移动的固定板(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

承载于所述限位组件(6)的、连通于所述连通件(7)的、设有供所述驱动气缸(24)的活塞杆穿过的通孔、并在所述铜柱导入后供所述推动气缸(41)的活塞杆穿过而推动所述铜柱的固定块(51);

若干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51)的、对导入所述固定块(51)内的所述铜柱起到夹持作用的、在所述固定块(51)移动至所述定位座(3)上的所述风叶表面时、供所述驱动气缸(24)的活塞杆推动所述铜柱时相对所述固定块(51)转动以供所述铜柱被推出的转动块(52);以及,

装配于所述固定块(51)的、驱动所述转动块(52)夹持所述铜柱、且供所述转动块(52)转动后复位的扭簧(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

承载于所述支架(1)上的滑轨(61);

一条边用于承载所述夹持组件(5)、另一条边沿所述滑轨(61)滑动、并在所述固定块(51)移动至所述定位座(3)上的所述风叶表面时,抵接于所述支架(1)且呈L形的限位板(62);以及,

固定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板(62)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42)且在活动端设有一承载于所述固定板(42)上端面的卡板(63)、以供所述固定板(42)带动所述限位板(62)及所述夹持组件(5)移动的连接杆(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3)的一侧设有待所述风叶装配所述铜柱后、朝向所述风叶吹风而将所述风叶吹离所述定位座(3)的吹风组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9)包括:

连通于外部气路管道的吹气管(91);以及,

用于固定所述吹气管(91)、以供所述吹气管(91)朝向所述定位座(3)上的所述风叶吹风的固定座(9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7)为连通于所述传送机构(2)和所述固定块(51)之间的弹簧管(7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叶与铜柱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承载有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检测到工作人员在所述支架(1)上的工作区作业时、传输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推动机构(4)停止动作的光栅传感器(1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