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9090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



背景技术:

棒材生产线通常在水冷装置之后,倍尺飞剪之前设置夹送辊。夹送辊主要用于对棒材进行夹持和输送,并为棒材提供前进的动力。夹送辊由上辊环和下两辊环组成,辊环上设有孔型,针对不同规格的棒材,可以在辊环上开设不同大小的孔型。如图1所示,夹送辊入口导槽安装于夹送辊前,用于将棒材输送至夹送辊处,对进入夹送辊的棒材起到导向作用。

目前生产线上夹送辊入口导槽结构如图1、图2所示,导槽由导槽上盖1、导槽本体2组成。导槽本体2为一体式,采用焊接结构,导槽本体2的宽度(两侧板之间的距离)不可调整,根据生产棒材的最大规格确定。但是由于棒材生产线的产品规格范围比较大,棒材的直径跨度可为Φ14-70mm甚至更大,这样,导槽本体2的宽度一般就需要大于70mm,对于小规格轧件来说,此种结构的导槽无法实现轧件的对中,也就不能精确将轧件导入夹送辊辊环的孔型中,导致夹送辊设备运行不稳定,进而影响了轧线生产效率。

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能够调整导槽的宽度,对不同规格的轧件均能实现对中,从而精确地将轧件导入夹送辊的辊环的孔型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包括底板和两个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的侧挡板,每个侧挡板均包括沿所述底板的轴向顺序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板体固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板体朝向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通过连接件铰接在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块和销轴,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并包括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部固接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外壁上,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第一板体的轴向凸出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下方并固接在所述连接端的外壁上,所述销轴贯穿所述凸出部和所述连接块。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端铰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销轴,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固接在所述连接端的外壁上,所述销轴贯穿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底板。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和插销,所述定位板水平设置并固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外壁上,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定位板上的多个安装孔和对应开设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定位孔,所述插销贯穿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定位孔。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第二板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插销呈L型,所述插销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贯穿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定位孔,所述水平部顶抵在所述定位板上表面。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下端。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焊接在所述底板上。

如上所述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中,所述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顶端的导槽上盖,所述导槽上盖水平设置并跨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板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可以通过移动第二板体的摆动端来改变两个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也就改变了导槽出口的宽度,这样,便可以根据轧件(棒材)的规格改变导槽出口的宽度,使得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对不同规格的轧件均能实现对中,能够精确将轧件导入夹送辊其辊环的孔型中,保证了夹送辊设备的稳定性。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安装在夹送辊前,并使导槽的出口(该出口由两个摆动端和底板围合而成)对准夹送辊辊环的孔型,轧件(棒材)经过导槽进入夹送辊的辊环的孔型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其第二板体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第一板体或底板上,为分体式结构,当第二板体磨损后,可以只更换第二板体,无须更换整个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槽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板体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板体及底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板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 110 底板;

120 侧挡板; 121 第一板体;

122 第二板体; 123 连接端;

130 连接件; 131 连接板;

1311 连接部; 1312 凸出部;

132 连接块; 133 销轴;

140 定位机构; 141 定位板;

142 插销; 143 安装孔;

144 定位孔; 150 导槽上盖;

200 夹送辊; C 夹送辊中心线;

1 上盖; 2 导槽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3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100包括底板110和两个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的侧挡板120,每个侧挡板120均包括沿底板110的轴向顺序设置的第一板体121和第二板体122,第一板体121和第二板体122均竖直设置,第一板体121固设在底板110的上表面,第二板体122朝向第一板体121的一端为连接端123,连接端123通过连接件130铰接在第一板体121上或铰接在底板110上,第二板体122和底板110之间设有定位机构14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100,其底板110和两个侧挡板120围合形成开口向上的导槽,侧挡板120由第一板体121和第二板体122构成,其中,第二板体12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板体121或底板110上,第二板体122的另一端为能绕铰接点摆动的摆动端,进而可以通过移动第二板体122的摆动端来改变两个第二板体122之间的距离,也就改变了导槽出口的宽度,这样,便可以根据轧件(棒材)的规格改变导槽出口的宽度,使得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100对不同规格的轧件均能实现对中,能够精确将轧件导入夹送辊200辊环的孔型中,保证了夹送辊设备的稳定性。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100安装在夹送辊200前,并使导槽的出口(该出口由两个摆动端和底板围合而成)对准夹送辊200辊环的孔型,轧件(棒材)经过导槽进入夹送辊200的辊环的孔型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100,其第二板体122通过连接件130安装在第一板体121或底板110上,为分体式结构,当第二板体122磨损后,可以只更换第二板体122,无须更换整个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100,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连接端123铰接在第一板体121上,连接件130包括连接板131、连接块132和销轴133,连接板131水平设置并包括连接部1311和凸出部1312,连接部1311固接在第一板体121的外壁上,凸出部1312沿第一板体121的轴向凸出于第一板体121,连接块132位于凸出部1312的下方并固接在连接端123的外壁上,凸出部1312和连接块132均开设有用于插设销轴133的安装销孔,销轴133贯穿凸出部1312和连接块132。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连接板131为钢板并焊接在第一板体121上,连接板131上的安装销孔为贯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连接端123铰接在底板110上,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销轴(图中未示出),连接块位于底板的上表面并固接在连接端的外壁上,销轴贯穿连接块和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定位机构140包括定位板141和插销142,定位板141水平设置并固接在第二板体122的外壁上,定位机构140还包括开设在定位板141上的多个安装孔143和对应开设在底板110上的多个定位孔144,插销142贯穿安装孔143和定位孔144。对第二板体122定位时,根据需要将定位板141上的某一个安装孔143与底板110上的某一个定位孔144对齐,再将插销142插上入上述安装孔143和定位孔144中,将第二板体122固定于底板上;当更换轧件(棒材)产品规格时,根据轧件的规格调整导槽宽度,具体的,将插销142拔出,使第二板体122绕着销轴133(铰接点)旋转,根据需要将第二板体122摆动至合适的位置并使定位板141上的一安装孔143与底板110上的另一定位孔144对齐,再将插销142插上,将第二板体122固定于底板110上,达到调整导槽宽度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定位孔144纵向(垂直于底板110轴向)和横向(沿底板110的轴向)之间均按一定的间距排布,数量可多可少,安装孔143和定位孔144均用于安装插销142。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多个安装孔143沿第二板体122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插销142呈L型,插销142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贯穿安装孔143和定位孔144,水平部顶抵在定位板141上表面,进而保证插销142能够稳定地插设在安装孔143和定位孔144中,不会从安装孔143和定位孔144中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定位板141设置在第二板体122的下端,定位板141与底板110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第一板体121焊接在底板110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夹送辊入口导槽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板体121顶端的导槽上盖150,导槽上盖150水平设置并跨设在两个第一板体121之间。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