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流叶片压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633发布日期:2018-09-01 03:5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元流叶片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元流叶片压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三元流动理论是目前世界上的前沿科技,风机行业的三元流叶轮以高效节能为显著特色的新型产品。三元流风机叶轮制作成本高,为风机行业所公认,其中三元流叶片的压型模具通常是上模为与三元流叶片相对应的上模面,下模为与三元流叶片相对应的下模面,通过压型模具的上模面与下模面实现对三元流叶片进行定型,而由于三元流叶片已经被制备出来,其大体形状基本一致,只需要对三元流叶片定型一定时间来保持三元流叶片的整体形状,而传统压型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往往一个三元流叶片型号就需要一套定型模具,这导致一套定型模具无法很好的通用,这就使得三元流叶片定型处理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流叶片压型模具,通过定位销与下压板或下模板的定位孔定位连接实现将三元流叶片定位于所有下压板顶部,上模的上模板底部固定有多个上压板,通过上压板与下压板相互紧密夹持住三元流叶片相应部位,这样三元流叶片的不同关键部位均被上压板与下压板紧密定型夹持住,各个上压板之间或各个下压板之间均具有三元流叶片定型弧形面适应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元流叶片压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与上模相互合模的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和上压板,所述上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压板,所有上压板在上模板底部相互平行并排设置;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压板,所述下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压板,所有下压板在下模板顶部相互平行并排设置,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一一对应设置,所有上压板与所有下压板之间构成有三元流叶片模压定型空间;所述下模板或/和下压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定位三元流叶片的定位孔,所有定位孔中安装有用于限位三元流叶片的定位销。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三元流叶片模压定型空间中安装有三元流叶片,所述三元流叶片通过若干个定位销定位连接于所有下压板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压板与上模板连接位置处的两侧分别通过焊缝A加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压板与下模板连接位置处的两侧分别通过焊缝B加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销与下压板或下模板的定位孔定位连接实现将三元流叶片定位于所有下压板顶部,上模的上模板底部固定有多个上压板,通过上压板与下压板相互紧密夹持住三元流叶片相应部位,这样三元流叶片的不同关键部位均被上压板与下压板紧密定型夹持住,各个上压板之间或各个下压板之间均具有三元流叶片定型弧形面适应空间;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简单、合理,制备成本低廉,对三元流叶片定型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模定位安装好三元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上模板,2-上压板,3-下模板,4-下压板,5-焊缝A,6-焊缝B,7-三元流叶片,8-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三元流叶片压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与上模相互合模的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1和上压板2,上模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压板2,所有上压板2 在上模板1底部相互平行并排设置,所有上压板2在上模板1底部间隔相同的距离,其间隔距离根据三元流叶片7弧面变化程度决定,所有上压板2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不同位置上压板2的高度根据三元流叶片7弧面变化决定。下模包括下模板3和下压板4,下模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压板4,所有下压板4在下模板3顶部相互平行并排设置,所有下压板4在下模板3底部间隔相同的距离,其间隔距离根据三元流叶片 7弧面变化程度决定,所有下压板4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不同位置下压板 4的高度根据三元流叶片7弧面变化决定,上压板2与所对应下压板4之间形成空间间隙。

如图1所示,所有上压板2与所有下压板4一一对应设置,即在上模与下模合模后,一个上压板2的底部与一个下压板4的顶部相互对应设置;所有上压板2与所有下压板4 之间构成有三元流叶片模压定型空间,该三元流叶片模压定型空间由所有上压板2与所有下压板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间隙构成。

如图2所示,下模板3或/和下压板4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定位三元流叶片7的定位孔,所有定位孔中安装有用于限位三元流叶片7的定位销8。三元流叶片模压定型空间中安装有三元流叶片7,三元流叶片7通过若干个定位销8定位连接于所有下压板4顶部。

本实施例优选的上压板2与上模板1连接位置处的两侧分别通过焊缝A5加固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的下压板4与下模板3连接位置处的两侧分别通过焊缝B6加固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