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柴油机配件生产的镗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8183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用于柴油机配件生产的镗床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镗床,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柴油机配件生产的镗床夹具。



背景技术:

镗床主要用镗刀对工件已有的预制孔进行镗削的机床,通常镗刀旋转为主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为进给运动;镗床在对工件镗孔之前,需要通过夹具将工件夹持固定。

公开号为CN20606598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生产变压器用镗床夹具,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具单元和第二夹具单元,在装夹工件时将工件放置于第一夹具单元和第二夹具单元之间,并通过相对滑动第一夹具单元和第二夹具单元夹持固定工件。

上述方案适用于矩形这类两侧和底端均为平整面的工件,但是不适用于图5所示的下端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为平整面,两侧以及顶端均为不规则形状的工件。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柴油机配件生产的镗床夹具,能够装夹两侧为不规则形状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配件生产的镗床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正对镗刀的装夹板,所述装夹板设置有下边沿,所述装夹板顶端垂直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朝向镗床延伸,其延伸部螺纹配合有丝杆,所述装夹板转动连接有卡钩,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U型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夹工件时,工件下端面贴合下边沿,后端面贴合装夹板;顺时针转动丝杆,丝杆与抵接板配合产生螺纹推进力推动丝杆下移至其底端抵触于工件顶端的凹陷部位,从而通过丝杆与下边沿配合夹紧工件,限制工件上下的活动度,同时由于丝杆抵接于工件的凹陷部位,因此工件左右的活动度得以限制;转动卡钩至贴合工件前端面,从而工件处于卡钩与装夹板形成的U型夹口内,工件前后的活动度得以限制;综上所述,通过限制工件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活动度,在适应该工件装夹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装夹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夹板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底座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板插接配合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加工不同的工件时,沿插槽拔出连接板完成装夹板的拆卸,并插入不同规格的装夹板即可适应另一种形状的工件的装夹;通过上述设计实现装夹板的可拆卸设计,为加工不同的工件提供技术支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与连接板螺纹配合有加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夹板通过连接板与插槽的插接配合安装于底座上之后,将加固螺栓拧入连接板与底座之间,从而限制连接板沿插槽滑动的活动度,进而提高装夹板与底座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夹板正对镗刀贯穿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可供镗刀穿过的通孔,一方面避免镗刀与装夹板发生碰撞产生损坏;另一方面镗孔时产生的废屑能够由工件孔两端掉出,为排出废屑提供便利,进而确保废屑及时掉出工件孔,提高镗孔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夹板设置有用于贴合工件侧壁的定位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安装于装夹板之上时,定位沿贴合工件侧壁,从而由定位沿指定工件的安装位置,为工件安装于正确位置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底端转动连接有抵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紧或者松开工件时,转动丝杆控制其上下滑动,抵接头由于抵触于工件顶端,并不会随丝杆一同旋转,从而有效避免丝杆或者工件发生磨损;如果不设置抵接头,在丝杆旋转的过程中其底端势必对工件顶端产生类似钻孔机的作用力,存在磨损工件或者丝杆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头底端设置有弹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弹性层贴合工件顶端,一方面利用弹性层的形变能力避免工件或者抵接头发生损伤,另一方面利用弹性层的弹力增加夹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顶端设置有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旋柄提供一个转动丝杆的施力点,为旋转丝杆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钩包括与装夹板转动连接的转轴以及与转轴固定的卡块,所述卡块朝向装夹板开设有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夹持工件时以转轴为转动中心向内转动卡块,使其倾斜面抵触于工件边沿,通过倾斜面配合装夹板夹持工件,从而能够夹持厚度存在差异的工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限制工件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活动度,在适应该工件装夹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装夹的可靠性;通过装夹板与底座的可拆卸设计,为装夹不同形状的工件提供技术支持;装夹板上设置定位沿,为对准工件提供便利;通过设置具有转动能力的抵接头,避免丝杆或者工件发生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夹工件后配合镗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夹具正面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方向的机构示意图,主要表示夹具背面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丝杆的爆炸视图,主要表示抵接头与丝杆的配合关系;

图5为需要通孔的工件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装夹板;12、下边沿;13、抵接板;14、丝杆;15、卡钩;16、连接板;17、插槽;18、加固螺栓;21、通孔;22、定位沿;23、抵接头;24、弹性层;25、旋柄;26、转轴;27、卡块;28、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用于柴油机配件生产的镗床夹具,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正对镗刀的装夹板11,装夹板11焊接固定有下边沿12,装夹板11顶端螺栓固定有与之垂直的抵接板13,抵接板13朝向镗床延伸,其延伸部螺纹配合有丝杆14,装夹板11转动连接有卡钩15,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U型夹口;工件装夹于装夹板11上时,其下端面贴合于下边沿12上表面,其后端面贴合于装夹板11朝向镗床的表面,顺时针拧转丝杆14,丝杆14与抵接板13配合产生向下的螺纹推进力推动丝杆14下移,丝杆14底端压迫于工件的凹陷部位,从而限制工件左右的活动度,同时丝杆14通过与下边沿12的配合于上下两端夹持住工件,限制工件上下的活动度,向内转动卡钩15,使得工件处于卡钩15与装夹板11形成的U型夹口内,从而限制工件前后的活动度,综上所述,工件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活动度均得以限制,在适应该工件装夹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装夹的可靠性;工件完成镗孔时,向外转动卡钩15,工件脱离卡钩15与装夹板11形成的U型夹口,逆时针转动丝杆14,丝杆14上移其底端不再抵触工件。

为适应不同形状工件的装夹需求,如图2、图3所示,装夹板11底端一体成型有与之垂直的连接板16,底座1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板16插接配合的插槽17,在需要更换适应其他工件的装夹板11时,沿插槽17拔出插接板16,完成装夹板11的拆卸,需要更换的装夹板11通过插接板16插入插槽17,完成装夹板11的更换;此处需要说明,更换后的装夹板11与原有装夹板11不同点在于丝杆14所处位置不同,两者的丝杆14均正对相应工件的凹陷部位。

为提高装夹板11与底座1的连接强度,如图3所示,底座1与连接板16螺纹配合有加固螺栓18;在连接板16插入插槽17内后,加固螺栓18拧入底座1与连接板16内,从而限制连接板16沿插槽17滑动,进而提高装夹板11与底座1的连接强度;在拆卸装夹板11时,将加固螺栓18拧出即可,并不影响装夹板11的可拆卸。

为避免镗刀在镗孔过程中与装夹板11发生碰撞,如图2所示,装夹板11正对镗刀贯穿开设有可供镗刀穿过的通孔21,从而在避免镗刀与装夹板11发生碰撞的同时,镗孔产生的废屑能够及时由通孔21掉出,进而降低废屑对镗孔精度的影响。

为便于对准工件,如图2所示,装夹板11焊接固定有用于贴合工件侧壁的定位沿22,在装夹工件时,工件下端面贴合下边沿12,其后端面贴合装夹板11,其一侧壁贴合定位沿22,从而在整个三维空间内对工件的装夹位置进行限制,为对准工件与镗刀提供便利。

在上述方案中,丝杆14需要以旋转的方式实现其升高或者下降,当丝杆14与工件处于贴合状态时,这样的旋转会产生类似钻孔机的作用力施加于工件之上,导致工件或者丝杆14产生一定的磨损,如图4所示,为此丝杆14底端转动连接有抵接头23,从而通过抵接头23与丝杆14的相对旋转,减少丝杆14或者工件发生磨损的可能性;为进一步减少磨损的可能性,抵接头23下端面粘附有弹性层24,弹性层24可以为具有弹性形变的橡胶,从而利用弹性层24的形变能力,降低工件或者抵接头23损伤的可能性;为便于旋转丝杆14,丝杆14顶端焊接固定有旋柄25,从而由旋柄25提供一个转动丝杆14的施力点。

在实际运用中发生,各个工件的厚度存有微小的差异,导致卡钩15无法适应所有工件的夹持需求,为此回到图2,卡钩15包括与装夹板11转动连接的转轴26以及与转轴26焊接固定的卡块27,卡块27朝向装夹板11开设有倾斜面28,从而由倾斜面28抵触于工件的边沿对工件进行夹持,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