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缝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290发布日期:2018-11-02 23:1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机,特别涉及一种铜带缝合机。

背景技术

在某些金属带材产品的生产中,需要将两卷金属带材的首尾连接起来,便于流水线操作,而现有的连接方法主要是焊接、粘合与人工缝合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288028y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金属带材缝合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活动梁、活动梁的驱动油缸及上、下冲模组成。其中一个冲模固联在活动梁上,另一个冲模固联在机架上,冲模的冲剪刃从冲压方向看均为阶梯状。缝合时,两带材重叠,先冲剪出一排阶梯状切口,再将两带材错动,两带材的切口即可咬合在一起,从而将两带材连接起来。

但是通过阶梯状切口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方式虽然方便、效率高,当铜带过于松弛或是两带材之间受到外力相互挤压时,则容易导致咬合处分离,从而使两带材断开连接,没有穿线缝合等方式的连接牢固,因此需要一种既连接牢固、又简单方便的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带缝合机,具有连接牢固、便于穿线且操作简单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铜带缝合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冲剪装置与下冲剪装置,所述上冲剪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安装板与设置在上安装板底部的上模具,所述上安装板与上模具之间通过上弹性装置连接,所述上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竖直向下贯穿上模具的上冲头;

所述下冲剪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下安装板与设置在下安装板上的下模具,所述下安装板与下模具之间通过下弹性装置连接,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竖直向上贯穿下模具的下冲头,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能够驱动下安装板朝上安装板方向运动的液压缸;

所述上冲头与下冲头沿铜带的宽度方向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上冲头与下冲头的刃口设置在上冲头与下冲头相邻的两侧端面上;所述上冲头与下冲头相邻的端面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穿线孔,所述上冲头与下冲头的端部均设置有竖直连通穿线孔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压缸控制下冲剪装置朝上冲剪装置方向运动,使上模具与下模具将铜带紧紧压在一起,再利用上冲头与下冲头在铜带上切出预定的冲剪刃口;此时上冲头与下冲头上的穿线孔相互连通,则将铜线从一侧穿过所有上冲头与下冲头的穿线孔,达到缝合的效果,再将铜线的两端均朝内弯折形成限位,而上冲头与下冲头相互分离时,铜线分别从上下两侧的缺口中穿出并留在两层铜带上交错的冲剪孔内,达到牢固的缝合效果,且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铜线穿设进穿线孔的穿线装置,所述穿线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穿线座、朝上冲剪装置方向设置于穿线座上的气缸、设置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的顶针;所述顶针端部设置有能够限制铜线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铜线的一端弯折后嵌入顶针端部的限位槽内,再利用气缸推动顶针穿过所有穿线孔,从而将铜线穿进穿线孔内,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与控制的效果,节约人力资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线装置设置于上冲剪装置一侧,且顶针的轴心线与上冲头上的穿线孔的轴心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针对准上冲头上的穿线孔,当下冲头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向上进行冲剪时,上冲头的位置不变,则顶针在气缸的作用下能够直接、准确的穿设进穿线孔内,增加缝合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滑块,所述顶针的端部固定于滑块上,所述穿线座上于顶针下方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块与滑槽之间的配合滑移,对顶针的运动进行导向,防止顶针在顶出过程中出现偏斜,导致无法穿进穿线孔内或是造成较大的磨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针为中空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两端贯穿的穿线通道,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连通穿线通道的通孔;所述穿线座上设置有能够放置铜线圈的放卷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铜线圈缠绕在放卷辊上,然后将其一端通过滑块上的通孔穿进穿线通道内,再从顶针的另一端穿出并弯折嵌入限位槽内;则当顶针穿进穿线孔内时会带动铜线圈自动放卷,而每次缝合后只需将铜线要进行缝合的一端裁断再将顶针端部的铜线头部重新弯折进限位槽内即可,无需每一次都准备一根铜线并将其固定在顶针上,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且穿线通道内的铜线在顶针顶出时受到反向的拉力,使得限位槽内弯折后的铜线在顶出时会贴着顶针顶端朝外翻转,因此当顶针从穿线孔中穿出后,限位槽内的铜线失去穿线孔的约束会朝外翻转一定的角度,使得顶针在收回时铜线无法在拉动下穿过穿线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线通道的轴心线位于顶针的偏心位置,所述限位槽设置于顶针上与穿线通道相对的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穿线通道设置于顶针的偏心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增加顶针直径的情况下为限位槽留有足够的深度,进而能够选择较粗的铜线并使其从穿线通道内穿出后再嵌入到限位槽内,且不阻碍到顶针在穿线孔内的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长度等于顶针从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穿过后超出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的长度控制铜线弯折后嵌入限位槽内的长度,避免顶针从穿线孔内穿出后铜线的端部仍然在穿线孔内,导致顶针收回时带动铜线收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针在收回后其端部与上模具之间的间距大小大于或等于限位槽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顶针上裁断后的铜线长度能够达到与限位槽长度一致,从而翻折进限位槽内为下一次缝合做准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安装板上竖直向下设置有若干导向柱,所述下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柱与导向孔之间的配合滑移,使下冲剪装置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防止下模具向上运动时出现偏移而导致下冲头无法与上模具对准,影响冲剪刃口的形成以及顶针的穿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将铜线从一侧穿过所有上冲头与下冲头的穿线孔进行缝合,再将铜线的两端均朝内弯折形成限位,而上冲头与下冲头相互分离时,铜线分别从上下两侧的缺口中穿出并留在两层铜带上交错的冲剪孔内,达到牢固的缝合效果,且操作简单、方便;

2、将穿线通道设置于顶针的偏心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增加顶针直径的情况下为限位槽留有足够的深度,进而能够选择较粗的铜线并使其从穿线通道内穿出后再嵌入到限位槽内,且不阻碍到顶针在穿线孔内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冲剪装置与下冲剪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穿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上冲剪装置;3、下冲剪装置;4、穿线装置;5、上安装板;6、上模具;7、上弹簧;8、下安装板;9、下模具;10、下弹簧;11、上冲头;12、下冲头;13、液压缸;14、导向柱;15、导向孔;16、穿线孔;17、缺口;18、穿线座;19、气缸;20、滑块;21、顶针;22、滑槽;23、穿线通道;24、通孔;25、限位槽;26、放卷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铜带缝合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能够对上、下两层铜带进行冲剪的上冲剪装置2与下冲剪装置3,机架1上位于上冲剪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在铜带之间穿设缝合线的穿线装置4,其中缝合线为与铜带相同材质的铜线。

如图1、图2所示,上冲剪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上安装板5与设置在上安装板5底部的上模具6,上安装板5与上模具6之间通过上弹性装置连接,上弹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安装板5四个角上的四个上弹簧7与配合的限位螺栓;下冲剪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下安装板8与设置在下安装板8上端面的下模具9,下安装板8与下模具9之间通过下弹性装置连接,下弹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下安装板8四个角上的四个下弹簧10与配合的限位螺栓。

如图2所示,上安装板5与下安装板8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下贯穿上模具6的上冲头11与竖直向上贯穿下模具9的下冲头12,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沿铜带的宽度方向相互交错设置,且两者相邻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刃口,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通过相互交错对铜带进行进行裁冲。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3,液压缸13的活塞杆与下安装板8相连接,通过液压缸13能够驱动下安装板8朝上安装板5方向运动,使上模具6与下模具9进行合模,而活塞杆继续伸出,使上安装板5与下安装板8分别压缩上弹簧7与下弹簧10并相互靠近,从而使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分别穿过上模板与下模板上的预留孔对夹紧在中间的两层铜带进行冲剪。且上安装板5的四个角上均竖直向下固定有一根导向柱14,下安装板8上对应导向柱14开设有四个导向孔15,利用导向柱14与导向孔15之间的配合滑移,使下冲剪装置3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防止下模具9向上运动时出现偏移而导致下冲头12无法与上模具6对准,影响冲剪刃口的形成。

如图2、图3所示,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两侧的刃口所在端面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穿线孔16,且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的端部均开设有竖直连通穿线孔16的缺口17。当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在铜带上切出预定的冲剪刃口时,此时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上的穿线孔16相互连通,则能够通过将铜线从一侧穿过所有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的穿线孔16,再将铜线的两端均朝内弯折形成限位,而上冲头11与下冲头12在相互分离时,铜线分别从上下两个缺口17中穿出并留在两层铜带上交错的冲剪孔内,达到牢固的缝合效果。

如图2、图4所示,为节约人力资源、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与控制的效果,上冲剪装置2一侧安装有用于将铜线穿设进穿线孔16的穿线装置4。穿线装置4包括固定于机架1(见图1)上的穿线座18、朝上冲剪装置2方向固定于穿线座18上的气缸19、固定于气缸19的活塞杆端部的滑块20、固定于滑块20上的顶针21。穿线座18上于顶针21下方开设有与滑块20配合的滑槽22,而顶针21的端部对准上冲头11且轴心线与上冲头11上穿线孔16的轴心线重合,则利用气缸19能够推动顶针21依次穿过所有的穿线孔16,而利用滑块20与滑槽22之间的配合滑移,对顶针21的运动进行导向,能够防止顶针21在顶出过程中出现偏斜,导致无法穿进穿线孔16内或是造成较大的磨损。

如图5、图6所示,顶针21为中空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两端贯穿的穿线通道23,滑块20上设置有连通穿线通道23的通孔24,而顶针21的端部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能够嵌入铜线的限位槽25。将铜线从滑块20上的通孔24穿进穿线通道23内,再从顶针21的另一端穿出并反向弯折嵌入限位槽25内,使顶针21在依次穿过所有穿线孔16(见图2)时能够带动铜线同向运动,从而将铜线穿进穿线孔16内。

如图2、图5所示,限位槽25的长度等于顶针21从上模具6与下模具9之间穿过后超出的长度,利用限位槽25控制嵌入的铜线长度,避免顶针21从穿线孔16内穿出后铜线的端部仍然在穿线孔16内,导致顶针21收回时带动铜线收回。而顶针21在收回后其端部与上模具6之间的间距大小等于限位槽25的长度,则沿着上模具6边缘将铜线裁断后,顶针21上裁断后的铜线长度能够达到与限位槽25长度一致,从而翻折进限位槽25内为下一次缝合做准备;再将留在铜带内的铜线朝该侧拉动,使另一端的弯折段勾在铜带上,并为裁断端留有足够的长度弯折进行限位。

如图2、图5所示,穿线通道23的轴心线位于顶针21的偏心位置,限位槽25设置于顶针21上与穿线通道23相对的另一侧,从而能够在不增加顶针21直径的情况下为限位槽25留有足够的深度,进而能够选择较粗的铜线并使其从穿线通道23内穿出后再嵌入到限位槽25内,且不阻碍到顶针21在穿线孔16内的运动。

如图5、图6所示,穿线座18上于滑块20的另一侧固定有能够放置铜线圈的放卷辊26,将铜线缠绕在放卷辊26上,然后将铜线的另一端通过顶针21进行限位,则当顶针21穿进穿线孔16内时会带动铜线圈自动放卷,而每次缝合后只需将铜线要进行缝合的一端裁断再将顶针21端部的铜线头部重新弯折进限位槽25内即可,无需每一次都准备一根铜线并将其固定在顶针21上,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且穿线通道23内的铜线在顶针21顶出时受到铜线圈反向的拉力,使得限位槽25内弯折后的铜线在顶出时会贴着顶针21顶端朝外翻转,因此当顶针21从穿线孔16中穿出后,限位槽25内的铜线失去穿线孔16的约束会朝外翻转一定的角度,使得顶针21在收回时铜线无法在拉动下穿过穿线孔1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