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804发布日期:2018-12-11 21:1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激光切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激光切管设备上下料时,首先需要将管材输送到位后再对管材进行夹紧定位,而管材大小不一,夹紧装置夹持的位置到激光切割设备的旋转加工中心距离不固定,需先设定输送的棺材尺寸规格然后实现不同管材夹紧后送到设备的旋转加工中心。

发明人在研究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上述过程包括多个串联动作,因此需要每个动作合理衔接,花费一定的等待时间,使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管材上下料过程的夹紧对中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传动机构和驱动模组;

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均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驱动模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模组同所述传动机构组合安装;所述第一夹持部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导向,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导向;

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运动以夹持工件。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还包括两根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平行地装设在所述基座的两侧顶端。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两条平行线槽和连通所述两条平行线槽的斜槽。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构造同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的构造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夹板、固定板和凸轮轴承;

所述夹板通过所述凸轮轴承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上,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夹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导轨副。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构造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构造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

所述第一齿条同所述驱动模组组合安装,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驱动模组为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一端同所述第一齿条组合安装,所述夹紧气缸伸缩驱动所述第一齿条运动。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基座之间均形成有导轨副。

进一步,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轴承座和一个或多个深沟球轴承;

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基座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深沟球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齿轮同所述轴承座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深沟球轴承轴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传动机构和驱动模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均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驱动模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模组同所述传动机构组合安装;所述第一夹持部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导向,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导向;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运动以夹持工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持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在竖直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安装,其在管材输送时可以进行自动避位,并在管材到位时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管材的对中夹紧,适用性和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导向杆、3-第一导向结构、4-第二导向结构、5-第一夹持部、6-第二夹持部、7-驱动模组、8-传动机构、51-夹板、52-固定板、53-凸轮轴承、81-第一齿条、82-第二齿条、83-齿轮、84-轴承座、85-深沟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下”、“上端”、“下端”、“底部”、“顶端”等仅表示了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当进行翻转或旋转时,这一相对位置关系可能会发生颠倒或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导向结构3、第二导向结构4、第一夹持部5、第二夹持部6、驱动模组7和传动机构8。

所述基座1为中空的类长方体结构,其水平方向上三面及下端面近似封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3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4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座1一侧的内壁上并从所述基座1的底面向下伸出。所述传动机构8和所述驱动模组7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内表面上,所述驱动模组7同所述传动机构8组合安装。所述第一夹持部5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8上,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3上通过所述第一导向结构3导向,所述第二夹持部6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8上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结构4上通过所述第二导向结构4导向。

所述驱动模组7驱动所述传动机构8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5和所述第二夹持部6运动用以夹持工件,所述第一夹持部5的运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6的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两根导向杆2。两根所述导向杆2平行地装设在所述基座1的两侧顶端,两根所述导向杆用于放置管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3上加工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两条平行线槽和连通所述两条平行线槽的斜槽;其中,所述两条平行线槽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相交。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4的构造同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的构造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第一夹持部5与第二夹持部6的运动路线和从基座1中的伸出高度根据第一导向结构3和第二导向结构4中导向槽的构造决定。这种设计可以在管材输送时自动进行避让,以及在管材输送到位时实现夹紧对中,使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实现对管材的夹紧对中。

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持部5包括:夹板51、固定板52和凸轮轴承53。

竖直放置的所述夹板51通过所述凸轮轴承53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3上,所述固定板52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8上。所述夹板51与所述固定板52之间形成有导轨副。由此当所述驱动模组7驱动所述传动机构8运动时,通过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8上的所述固定板52,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3活动连接的所述凸轮轴承53,可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5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夹持部5沿所述第一导向结构3中的导向槽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部6的构造同所述第一夹持部5的构造相同,其运动过程也与所述第一夹持部5类似。当所述驱动模组7驱动所述传动机构8运动时,可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5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二运动部5沿所述第二导向结构4中的导向槽运动。所述第一夹持部4的运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5的运动同步,且所述第一夹持部5的运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6的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向。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部4和所述第二夹持部5的同步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对放置于两根所述导向杆2上的管材的夹紧对中。

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3沿A-A线的剖视图。所述传动机构8包括:第一齿条81、第二齿条82和齿轮83。

所述第一齿条81同所述驱动模组7组合安装,所述齿轮83位于所述第一齿条81和所述第二齿条8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齿条81和所述第二齿条82啮合。通过所述齿轮83的传动,所述第一齿条81和所述第二齿条82的运动同步,且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夹持部5中所述第一导轨副52通过所述固定板52固定于所述第一齿条81的末端。

所述第一齿条81同所述第二齿条82的构造相同,且所述第一齿条81与所述第二齿条82相对于所述齿轮83中心对称。第一夹持部5的位置与第二夹持部6的位置也相对于所述齿轮83中心对称。由此可使对不同规格的管材夹紧对中时中心距离恒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7为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一端同所述第一齿条81组合安装,其气缸伸缩动作快慢可调,因此可以使所述夹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基本没有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条81与所述基座1之间、所述第二齿条82与所述基座1之间均形成有导轨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8还包括:轴承座83和一个或多个深沟球轴承84。所述轴承座83固定在所述基座1中,所述轴承座83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深沟球轴承84。所述深沟球轴承84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深沟球轴承84同轴安装且大小尺寸相同。所述齿轮83同所述轴承座83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深沟球轴承84轴接,即通过轴实现键连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持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驱动模组7,即气缸伸出驱动第一齿条81移动,第一齿条81带动齿轮83旋转进而带动第二齿条82移动,第一齿条81和第二齿条82以齿轮83为中心实现同时对中张开或夹紧。第一齿条81和第二齿条82的运动引导所述第一夹持部5沿第一导向结构3中的导向槽和第二夹持部6沿第二导向结构4中的导向槽爬坡或水平移动,当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升高,而进行水平移动实现对中夹紧。当气缸缩回时,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运动回初始位置,最后高度低于两根导向杆2,从而避开管材的水平输送线路,完成了一个动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持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在竖直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安装,同时其工作过程中噪音小、响应速度快,在管材输送时可以进行自动避位,不阻碍管材的输送线路,并在管材到位时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管材的对中夹紧,适用性和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等价形式的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